传统车企有奇瑞,造车新势力有爱驰,它还缺啥?

传统车企有奇瑞,造车新势力有爱驰,它还缺啥?


近日,造车新势力爱驰汽车公布了一项专利——一款移动充电机器人,它不仅可以自己寻找对象并给其充电,而且充完电后还可以自己回到底座上给自己充电——对,跟扫地机器人差不多。


传统车企有奇瑞,造车新势力有爱驰,它还缺啥?


爱驰汽车?爱驰汽车是谁?

也许对汽车不那么了解的人,的确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至少,相较特斯拉和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品牌,爱驰汽车确实差点存在感。

都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爱驰汽车好像一个理工男,只会埋头搞技术,却忽略了装扮自己,增加回头率。

那么,爱驰汽车到底有什么厉害的呢?现在又面临哪些问题?

01

“理工男”爱驰到底有多厉害?

作为造车新势力,几乎都逃不出代工、合资、收购、自建工厂的“铁律”,但爱驰汽车是个例外。早在2017年创立爱驰汽车品牌之初,就明确定下了自建生产基地的发展基调,在江西上饶自建工厂。

能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要么不差钱,要么就是执著。而爱驰汽车似乎这两个“毛病”都有——这点倒是和传统领域的奇瑞汽车挺像的。

爱驰品牌于2017年2月成立,大约一个月后,上饶工厂即破土动工。且同年8月份就在德国成立子公司并正式运营,第二年就在上海嘉定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至今,已经形成了上饶整车制造基地、常熟电池工厂、上海研发中心、丹麦甲醇制氢科研中心和制造基地、美国底特律前瞻技术实验室、德国恭博品牌总部及欧洲研发中心等。其中仅仅是上饶生产基地就投资了133亿元,一期建成后年产能将达15万辆,二期建成后提升到30万辆年产能,包括纯电动轿车、SUV、MPV等。而且据了解,该工厂启用的是共享化制造模式和柔性化生产线。


传统车企有奇瑞,造车新势力有爱驰,它还缺啥?


不仅布局全球化,创始团队也是国际化人才,而且是清一色的“技术型”人才。如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付强曾担任一汽-大众奥迪以及沃尔沃等多个品牌的营销高管,联合创始人CEO谷峰曾担任上汽集团CFO,联席总裁徐骏曾是长安PSA合资项目的重要牵头人和缔造者,CTO兼技术中心总经理王东晨曾是德国大众在华研发体系最高级别的华裔工程师,CPO兼德国爱驰恭博汽车公司总经理恭博是“奥迪quattro之父”和阿波罗超跑缔造者,执行副总裁柯力世博士是国际知名的汽车传略咨询与互联网专家等,他们都是在传统汽车行业从业经历超过15年的“老将”。从这点上看,爱驰的起步就比别人高一个台阶。


传统车企有奇瑞,造车新势力有爱驰,它还缺啥?


作为一家技术型车企,爱驰还研发了MAS纯电专属架构平台,这一点别说是造车新势力,就算在传统车企中,能做到这点都屈指可数。


传统车企有奇瑞,造车新势力有爱驰,它还缺啥?


02

为了生产资质“收购”江铃控股

爱驰汽车其实也参与了“收购”。2019年7月26日,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变由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变更为爱驰汽车联席总裁徐骏。这意味着爱驰正式获得了造车资质。

但这次交易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的“收购”不同。首先,准确地说,不是收购,而是入股,以控股50%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另外50%由江铃集团与长安各占25%;其次,与其他造车新势力“先收购后自建工厂”不同的是,爱驰的这次“收购”是在自建工厂之后。


传统车企有奇瑞,造车新势力有爱驰,它还缺啥?


但此处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江铃控股并非大家所熟悉的江西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是2004年10月由长安汽车和江铃汽车以50:50的比例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而江西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有陆风汽车和江铃汽车两家整车制造厂。

而且,就在最近还爆出“爱驰或将收购陆风汽车”的消息。虽然无法核实此消息的准确性,但参考2018年的一则消息,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2018年12月江西发改委发布公告称,江铃控股有限公司上饶分公司年产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已核准批复,拟租用江西亿维的土地进行建设。而前者为陆风的母公司,后者的股东为爱驰汽车。而且一旦交易完成,对于三方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爱驰汽车而言,能以较低的价格入手,为后期产能做储备;于正经历“阵痛期”的陆风汽车而言,算是找到了一个好归宿;而于当地政府而言更是求之不得,正好可以甩掉这个包袱。


传统车企有奇瑞,造车新势力有爱驰,它还缺啥?


03

移动充电机器人是奇思妙想么?

正如开头提到的,为了进一步解决充电问题,爱驰汽车研发了一款移动充电机器人,而且这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机器人,不仅为爱驰汽车充电,也可以对其他品牌电动车开放。


传统车企有奇瑞,造车新势力有爱驰,它还缺啥?


更重要的是,充电机器人没有时间、地域限制,可通过App随时“下单”给爱车充电,把“车找桩”变为“桩找车”。而且对于因没有车库和停车位而无法安装充电桩的老旧社区,移动充电机器人更能够发挥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这一概念也被很多车企所看好,如之前大众、福特都曾经发布过这一概念,但目前还未有一家车企正式量产,想必这将涉及到交通、路权方面的问题。但由此来看,爱驰也算在积极探索各种方案,试图解决“充电难”问题。

而最近又有消息称,爱驰汽车宣布将在2020年辅助用户和地方政府新建新能源充电站,提升充电服务体验便捷性。从目前规划看,充电桩建设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首先,是针对爱驰服务网点的布局。预计到今年底,爱驰的服务网点将扩展到300个,其中自建的充电桩将超过1000个。这些充电站不仅针对爱驰用户,也开放给其他品牌电动车使用;其次,爱驰也与地方政府合作,在更多公共开放区域建设充电桩。


传统车企有奇瑞,造车新势力有爱驰,它还缺啥?


这一切布局,对于爱驰汽车未来发展都是“超前规划”,就像京东物流一样,虽然前期需要大量投入,但只要火候到了,就会散发出浓浓的吸引力。 

04

“理工男”如何破解营销难题?

从技术角度看,爱驰汽车确实是一家靠谱的新势力车企。但目前来看,其自身也有需要亟待解决的难题。

首先是品牌影响力还有一定提升空间。“理工男”占据技术优势,但往往得强化自我推销。爱驰汽车主动露脸的机会不多,从而使大家对其品牌认知度还不够。


传统车企有奇瑞,造车新势力有爱驰,它还缺啥?


其次,爱驰强调自己的“德系基因”有利有弊。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爱驰U5一上市就进军欧洲市场,希望通过“欧洲标准”提升整体形象,这是好事。而另一方面,或还得将欧洲标准“带回国内”,让国内消费者认同,毕竟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全球最大。


传统车企有奇瑞,造车新势力有爱驰,它还缺啥?


所以,现在对于爱驰汽车而言,首要的任务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和蔚来、小鹏形成差异化,提升品牌影响力,补齐短板。产品是好、技术是好,但这是需要时间来检验,打开知名度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传统车企有奇瑞,造车新势力有爱驰,它还缺啥?


写在最后:2019年底上市的爱驰首款车型U5,有点生不逢时的意味,上市不久就遇上特殊情况,使国内营销工作和销量都受到了影响。但话说回来,连最难的研发起步期都挺过来了,产品也已成形上市,笔者还是希望爱驰能够拥有可期的未来。毕竟,一个好品牌难得,一台好车难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