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

昨天在回答幼小衔接的时候跟一位应该是妈妈在幼小衔接上产生了一些分歧,有一些争论。后来冷静下来想了以后觉得应该是自己的看法还不太全面,需要认真反思和修正一下。疏离以后把觉得幼小衔接作为父母必须要意识到的几点整理在下面:

首先要判断孩子的类型

这里的类型主要就是两种,已经形成非常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和学习兴趣和习惯还需要引导的。判断孩子的学习类型,主要要靠平时的观察。如果孩子在看故事时主动问这个字怎么读,教会后能自己记住,或者看到数学相关题目能够自己思考自己想办法去解出来,而且这种情况是相对稳定一贯性的,那恭喜你中奖了,而且是头等奖,以后只要不打击积极性,孩子学习家长基本上不用费多大劲。但是如果孩子对于深入和持续性地学习缺乏坚持态度和稳定性,那就一定要尽早开始学前教育,以降低孩子一年级的入学压力。

幼小衔接,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

学习习惯养成是水磨工夫

了解学前教育的目的

学前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较长时间的连续学习,习惯放学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完成学习任务,习惯预习和复习等。同时初步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一定不是空中楼阁,只有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慢慢具备,而这个学习过程性价比最高的莫过于预习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具体学习方法在其他文章中已经详细列举,有兴趣的爸妈可以翻看一下。

幼小衔接,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

有了好的学习习惯事半功倍

学前教育的作用

孩子在上小学之初,面临的是全新的作息时间,全新的学习制度,全新的活动环境,全新的学习生活要求,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其实适应的压力是比较大的。有些适应慢的孩子刚刚适应小学生活,发现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课程学习上半生不熟,落后一大截,然后就开启恶补,追赶模式,孩子辛苦,家长闹心,而且家长和孩子都会很有挫败感。所以学前教育就是把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一部分知识这部分可以提前预备的先拎出来让孩子适应,让孩子幼升小的过程不要面临太多压力,缩短适应的时间,降低适应过程中的不适程度。

幼小衔接,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

快乐入学,轻松适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