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和誰學的兵法,為何出場即巔峰力敵項羽?

路北0770


韓信軍事才能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自學成才,一個是學習項羽。

韓信出身草根,並無顯赫的家世,很貧寒,這種情況下,韓信軍事理論更多的是來自於自學成才。

韓信從軍,成為項羽部下,並且成為項羽親兵,是執戟郎,可以說是項羽貼身侍衛,這是韓信學習軍事才能的最好機會,跟隨項羽參與了重大軍事行動,對提高韓信軍事素養起到了關鍵作用。

正是因為韓信對項羽知根知底,所以,韓信在後來的楚漢戰爭中能夠針對性的開展軍事部署,出其不意與十面埋伏是韓信根據戰場形勢做出的恰當選擇。

總之,韓信軍事才能是自學成才和學習項羽造就的。


德足歸樸


韓信是劉邦口中的“漢初三傑”之一,劉邦對他的評價是,“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可以說,韓信為了劉邦的事業,立下了卓越的功勳。不過,我們對韓信的生平進行研究,就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韓信在被劉邦拜為大將前,就沒有統帥重兵的經歷。那麼,他是怎麼擁有的那麼強大的軍事指揮才能,誰又是韓信的兵法老師呢?


一、韓信的戰績。

韓信在被劉邦拜為大將後,就採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戰術,奪取了關中。劉邦在彭城之戰失敗後,韓信緊急從關中趕來,擊破了項羽的追兵,穩定了局勢。在平定魏國的叛變後,韓信向劉邦請纓,以三萬人馬北上攻打位於項羽側翼的諸侯國。韓信連續攻下代、趙、燕、齊等國,並且在雎水之戰中,將項羽手下大將龍且的軍隊全部消滅,一舉改變了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

歷史事實證明,沒有韓信,劉邦是難以取得最後的勝利的。這是因為項羽的軍事能力是當時最強的,不在戰場上徹底打敗項羽,就不能徹底解決戰爭。在劉邦和項羽最後的決戰中,韓信沒有到達戰場的時候,雖然劉邦的兵力佔絕對優勢,可也是被項羽打得大敗。


只有韓信趕到後,統一指揮劉邦的軍隊,這才在垓下之戰中大敗項羽。項羽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突圍而走,自刎烏江。可以說,只有在韓信的指揮下,才發揮出劉邦軍隊數量上的優勢,打敗了項羽。在後來韓信調侃劉邦,說劉邦只能帶十萬人馬,而自己則帶領軍隊多多益善也不是過甚之詞。

可是,韓信的來歷我們都知道,他當年在項羽軍中位不過執戟,到了劉邦軍中也不過是個管後勤的小官。他對劉邦失望而走,多虧了蕭何將他追回,向劉邦舉薦,才得到了劉邦的重視。劉邦接受蕭何的建議,登壇拜韓信為大將,韓信從此開始了他的光輝軍事篇章。那麼,韓信一直名不見經傳,他敢於擔任大將,說明他自身具備有這種才能。那麼,韓信的這種才能是從何而來的,他的師父又是誰呢?


我們看史書對漢初三傑的記載,蕭何出身是一個小官吏,他的才能是日常磨練出來的。而張良的老師是有明確記載的,是圯上老人,也就是傳說中的黃石公。是他先磨練張良的脾氣,再傳授給張良《太公兵法》,使得張良得以成為出色的謀略家。而對於韓信的老師,則根本沒有分毫的記載。那麼,韓信的軍事才能是怎麼得來的呢?

二、韓信的經歷。

當然,才能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讓我們從歷史上記載的韓信的生平來探究一下。我們看韓信的少年時代,就能夠感覺到韓信這個人不一般。他的做派是一種貴族的做派,而且是一種破落貴族的做派。他有文化,有見識,但是不願意去從事勞動生產,不願意去操持底層勞動人民的工作,乃至於餓得釣魚為生。


而他周邊的人對他的身份都心知肚明。給他飯吃的漂母就曾經說過,我可憐你是王孫吃不上飯才接濟你,不圖你的報答。“王孫”這個稱呼並不是隨便誰都受得起的。而韓信隨身一直佩戴著代表身份的寶劍,再困難也不去賣掉它。這一切都可以表明,韓信就是一個破落貴族的後裔。

可是,既然是貴族,即便是破落了,也會留有一些產業,在當地有一定的勢力。我們可以看到,韓信在當地卻備受嘲笑和欺壓,甚至出現了忍受胯下之辱的情況。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個地方既不是韓信家的封地,也不是韓信的家鄉。他是在秦朝統一天下的時候,逃亡出來,流落到那裡的。


那麼,韓信究竟是哪國貴族的後裔,使得他不得不逃亡。我們從韓信的姓就能夠知道了。當年韓國滅亡,韓國貴族紛紛逃亡。這批人散佈在江淮一帶,以韓為姓。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韓信是韓國的逃亡貴族,而且過去是有一定的地位。

再加上他和張良之間還有著一定關係。張良是韓國幾世老臣的後代,以復興韓國為己任。在韓信想要擔任齊王的時候,劉邦派張良去宣佈旨意,並安撫韓信。這使得韓信沒有被他人說動自立。張良和韓信之間如果沒有一定的關係,劉邦是不會派他親自去的。


那麼,既然韓信是韓國過去有勢力的破落貴族,這一切就很好解釋了。韓信的家庭,能夠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雖然家庭敗落,但是這些學習到腦子裡的知識是丟不掉的。我們看韓信在井陘之戰後,和部下討論戰役經驗時,引用的“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就是出自《孫子兵法·九地篇》的原文。韓信能夠熟讀兵法,沒有受過一定的教育是辦不到的。韓信長大成人後,他的志向也逐漸豐滿。在這一點上,韓信和項羽是相似的。項羽也是破落貴族出身,他和韓信的志向相同,都是推翻秦朝統治,恢復自己的江山。

我們從歷史上記載上看,韓信是一個恩怨分明的人。他對待劉邦,因為劉邦的恩義,他推辭了他人勸說自立為王的建議。對待給他飯吃的漂母,他贈送了千金,而對那個對待他半途而廢的亭長給了百錢。而對於侮辱他的閒漢,他讓他當了楚國的中尉。那麼,如果他又如同圯上老人那樣的老師,他怎麼會不好好報答他呢?


這隻能說明,韓信並沒有像圯上老人那樣的老師,教他文化的只不過是尋常家庭教師那樣的人。這種人在貴族家庭中,屬於為自己服務的人員,只不過是韓信的啟蒙老師,韓信是不可能承認是他傳授了自己兵法的。所以說,我們可以肯定,韓信的學習的兵法,只能來自於他家傳的文獻。韓信並沒有著名的兵法老師,他是通過自己學習掌握的兵法理論。

三、韓信在實戰中的學習老師。

不過,如果從另一個方面講,韓信在世上還是有一位兵法老師的,這個人就是項羽。我們只看到韓信一直擔任中下級軍官,在劉邦的軍隊中一步登天,成為大將。卻沒有注意到韓信在項羽軍中的經歷。韓信在項羽軍中擔任執戟郎中的官職。這個官職雖小,不過卻是項羽身邊衛隊的成員。這使得韓信能夠親自跟隨項羽作戰,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我們不能不承認,在當時中國最強的將領,最強的戰術家就是項羽。項羽作戰並不是僅僅依靠他的武勇,他還擁有極高的戰術素養。在鉅鹿之戰中,項羽就充分表現了他的戰術眼光,率領楚軍,以少擊眾,大敗秦軍。

在這一戰中,項羽首先批駁了宋義的所謂讓秦趙互相消耗,等到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出戰的錯誤觀念。秦強趙弱,秦軍打敗趙軍是必然的。秦軍打敗趙軍後會士氣大振,變得更強,怎麼能夠出現兩敗俱傷的局面讓諸侯軍可乘。項羽在無法說服宋義,還遭到宋義威脅的情況下,一怒之下,殺了宋義,然後進軍鉅鹿。


項羽在鉅鹿之戰中,就給韓信演示了什麼叫做“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他率領楚軍渡河,破釜沉舟,只帶三天的糧食。這樣一來,極大的振奮了將士的士氣,使得楚軍和秦軍交戰的時候,無不以一當十,呼聲動天。

在作戰時,項羽又敏銳的抓住秦軍兵力分散,糧食運輸困難的弱點。首先攻破秦軍運糧的甬道,然後分割章邯和王離兩支部隊,接下來先消滅了王離的部隊,迫降了章邯的部隊。作為項羽的直接手下,項羽的這一系列戰術動作,給韓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說過去韓信只有軍事理論知識,在項羽的身邊經過一系列的實戰鍛鍊後,韓信對他領悟的軍事理論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從此,韓信的軍事能力有了昇華,他具備了一流將領的能力,唯一欠缺的就是一展身手的機會了。

在韓信在劉邦這裡得到軍權之後,他就開始把他的軍事才華展現出來。我們可以從韓信的作戰中,看到鉅鹿之戰的影子。而且韓信經過他的精心加工,將這些理論表現得淋漓盡致。在井陘之戰中,他就複製了鉅鹿之戰背水一戰,死地求生的一幕。


在和項羽的軍隊交戰的時候,韓信運用他在項羽軍中的認識,巧妙的消滅了敵人。他利用龍且看不起自己的心理,誘敵深入,放水沖斷敵軍隊伍,分割包圍消滅敵人。在和項羽進行的垓下決戰中,他針對項羽慣用的中央突破的戰術,採取厚集中央軍力,兩翼包抄的戰術,打敗了項羽。

從韓信的作戰中,我們可以看到項羽指揮作戰的影子。正是韓信在項羽軍中的歷練,才使得他從一個只有理論知識的書生,變成一個能征慣戰的將領。所以說,如果韓信有兵法上的老師的話,那個人就是項羽。


結語:

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中戰場將領的代表,他的軍事指揮能力在漢軍中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在歷史上,我們沒有看到,關於他兵法老師的記載。我們從他的經歷就可以知道,韓信的用兵能力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學習得來的。

韓信作為破落貴族的一員,雖然家道敗落,但是他自小得到的優良教育讓他受益匪淺。他熟讀兵書,見識不凡,但是僅僅依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僅僅擁有理論知識,是不能成為優秀的將領的。這也是韓信在項羽手下不被看好的原因。韓信雖然向項羽多次進言獻策,可是他的建議不被項羽所採納。這主要是這些理論上的建議,和實際並不能完全符合。


不過,韓信並沒有因此而消沉。他通過在項羽的手下作戰,對項羽的作戰指揮進行了研究學習,使得自己的軍事水平得到了提高。可以說,項羽是韓信在實戰中的老師。正是在項羽軍中的這一段實戰經歷,韓信才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兵仙。世界上沒有無師自通的天才,韓信的兵法就是依靠他學習的兵法理論知識,再加上在項羽軍隊實戰的學習,這才成熟了起來。這才是韓信兵法由來的真正根源。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偉大領袖毛主席又向誰學兵法?有些能力與生俱來,只要稍看看書等途徑就能融會貫通,推陳出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