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學校附近都有很多小吃,可以講一下你最難忘的學校附近的小吃嗎?

黑鹿咖啡


每一個學校附近都有很多小吃,可以講一下你最難忘的學校附近的小吃嗎?

小布丁

說到這個,小布丁雪糕簡直是90後幾乎每個人都吃過的零食之一了,五毛一根,牛奶味十足,而且口感綿軟細糯,想想都流口水。但是現在很少有店鋪有的賣了,就算有的賣也不是以前的味道了。

綠舌頭冰棍

這個在我讀小學的時候幾乎人手一支,可見大家熱愛的程度,但是大家喜愛的不是它的味道,而是它獨特的特性,就是吃著吃著會“彎腰”,其實它是以果凍為主體的冰棍,冰凍時它是硬的,口感帶有一種沙沙的感覺,但是溫度升高後它就會慢慢變軟,就像舌頭一樣,duang來duang去的,很好玩,所以在學生中爆紅,也算是當時的網紅產品了。

三鮮伊麵

這個是給我讀書時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零食了。小時候因為愛吃,總把當天父母給的午餐費瞬間吃光,導致中午沒有錢吃飯,就只能去買三鮮伊麵充飢,當時三鮮伊麵在學校外的小賣部是五毛一個,我買了一個,結果小賣部老闆看我沒飯吃,就直接幫我把面煮好還加了個雞蛋給我吃,當我拿過那個碗的時候,內心感動的已經說不出話了,所以這碗麵的味道,小賣部老闆的模樣和當時情景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直到現在我都很感謝那個老闆,但是已經找不到那個老闆了,畢業後回學校看看的時候,那個小賣部已經轉手了,這也成為我的遺憾,沒鄭重的和他說一聲謝謝。

跳跳糖

哇塞,這個零食在小時候必不可少啊,和綠舌頭一樣,紅的不是它的味道,而是它的特性,好玩。有幾種口味,放進嘴裡之後,糖粒就立刻在口腔裡跳起來,注意千萬別放太多糖粒在嘴裡,會把你的口腔內膜”彈“損的哦。

咪咪

這個就不需要多介紹了吧,直到現在都在各個學校門口出現的零食,簡直是零食中的元老啊,小時候總會吃,就算不是自己買,身邊也有人買來吃,脆脆香香的,一包五毛錢,經濟實惠好吃啊。


大大卷

超人大大卷香口膠也是小時候好玩的零食,一般香口膠都是一整個的,或者是一片長條的那種,而這個是捲尺一樣,一點一點卷著咬,卷著嚼,很有樂趣。

沙爹魚串

這個就是小時候”富二代“吃的零食,因為吃一串根本不夠,但是吃幾串又買不起,學生時期的零用錢還是管的很嚴格的,根本沒有富餘的錢,但是也壓根不阻礙我喜歡吃它,在老家大伯家零食店,我們就一袋一袋猛吃,簡直好吃的不要不要的。不過現在的味道感覺沒有以前好吃,可能因為年齡的掙扎吧

無花果

小時候最愛的乾果了,因為便宜,開胃,酸酸甜甜的,太好吃了,但是據別人說裡面不是真的無花果乾,而是蘿蔔乾!omg!!!請告訴我不是真的,我無法接受這個說法。


以上就是我在學校外零食店經常吃的和愛吃的零食,每一個都是滿滿的回憶啊,但是現在已經吃不到以前的那種味道了,你們呢?有沒有和我一樣的?


勺子研究所


這個問題突然讓我回憶起我的學生時代,好懷念那時候,學校裡面的飯菜不知道是吃煩了還是不好吃,或者兩者都有吧,感覺學校外面的小吃特別好吃,簡單說一下,高中和大學時代那些讓我流連忘返的學校附近的小吃吧。

高中時期:

一、陝西涼皮。我們數學老師是陝西人,特意給我們說過這家是正宗陝西人做的陝西涼皮,我感覺特別棒,買上一個夾餅,再來一份涼皮,中午就這麼解決了。

二、蘭州拉麵。現在才知道人家叫蘭州牛肉麵,在我們這樣的外地才叫拉州拉麵,但是特別好吃,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上高中時整天就是飢腸轆轆的,來上一碗蘭州拉麵,能讓胃滿足一整天。

三、工友快餐。這是這個店的名字,現在這個店已經不存在了,他們家的特色就是菜的分量特別大,炒一盤土豆絲可以三個人吃,主要是當時也沒錢,再來上他家現做的油餅,香酥脆嫩,簡直美味。

四、安徽板面。他家沒有店,是在學校對過得一個衚衕裡,每當我和同學去的時候都會說,來一份小碗板面,多加青菜,多加辣椒,多加湯。反覆幾次老闆娘都認得我們了,也是安徽人過來擺的攤子。

大學時期:

一、炒餅絲。因為我們學校在山上,周圍荒無人煙,賣小吃的也只有在我們學校後山上擺攤,其中一家炒餅絲,一直讓我回味無窮,即使颳著大風,鍋裡基本上全是灰,我的熱情也沒有減退。

二、羊雜湯。說這名字的時候大家可能猜出這是什麼地方的特色小吃了,最近比較火的萊蕪,撤市歸濟南。我們學校後山也有賣的,喝著還挺不錯,吃著當地的特色硬麵火燒,別有一番風味。

簡單說這麼多吧,快到晚飯時間了,想想該吃什麼了,吃貨的時間表裡沒有別的。

分享生活,分享美食,分享故事,我是範可同學!!!


範可同學


說到學校附近的小吃,不由自主的就想起高中時學校旁邊巷子裡那對老夫妻做的雞蛋餅。記得那時剛到高中,第一次到城市裡的我們對學校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因為是寄宿,我們只有在早上和週末才能出校門,而週末於那時對城市渴望的我們來說,莫過於遙遠的期盼。所以每日早上出門便成了很多寄宿生對外界的探索,而這個探索最直接就是美食。早餐有很多,除了門店裡的包子饅頭稀飯麵條米粉,各類點心等等,學校旁的巷子裡有一群特別的存在-路邊攤,這裡才是早上學生們的最愛,從甜到鹹的各種粥類,外表不揚內裡充實的小籠包,現炸的土豆餅/大煎餃,現弄的酸辣粉/擔擔麵,還有那我最愛的雞蛋薄餅。賣薄餅的是一對年過半百的老夫妻,兩老分工明確,叔叔負責攤餅,阿姨負責收錢打包,沒有過多的花樣,白白的麵漿均勻的攤在小小煎餅爐上,一面微黃的時候,便打入一個雞蛋,將雞蛋攤勻,反面再煎一下,最後撒上蔥花即可出爐。沒有過多的裝飾,也沒有過多的調料,也沒有很多的配料,就那麼簡單的兩面金黃的雞蛋餅。

用一個小小的塑料袋裝上,拿在手上邊走邊吃,熱乎勁正好,不燙不冷,不腥不膩,不硬不軟,一切都剛剛好,吃的讓人好不爽快。以至於那小小的1塊錢一個的雞蛋餅攤,每天成了巷子裡生意最好的小吃攤,可即使生意再好,夫妻兩人配合的也很快,幾乎沒有錯過單,整個攤子也是乾乾淨淨,對每個買餅的同學都是熱忱以待,大多數同學買餅的時候也都會阿姨叔叔的叫著,並狗腿的讓叔叔多加一點麵漿,多方一點蔥花,再來一個雞蛋啥的。.

時間飛逝,十多年後,現在的雞蛋餅加了火腿,青菜各種各樣的配料,但是不管怎麼吃也吃不出當年的那種純粹感了。


木姐美食派


初中校門口3塊錢一碗的麻辣燙。❤

老闆娘會把菜、面幫我們抓進一個小筐筐裡,我們人手拿一個燙麵的小筐,圍著一個大鍋,自己煮自己燙😂

覺得熟了就拿出來倒在碗裡,然後加兩勺醋,再來一勺剛炸好的芝麻辣椒油,在他們家的土炕上放一個炕桌(我是不是暴露自己的產地了),坐一圈,吃的超級香!!!

後來吃楊國福、馬玉濤、張亮……這些,都覺得沒有那時候的麻辣燙好吃。

時間太久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味道很好,還是因為加了一些回憶進去,所以怎麼回味都是美好的。

今年畢業,我選擇當了一個零食博主,立志要找到所有好吃的零食~~✌✌✌✌

(筐和鍋大概長這樣👇)





食五娘


記得那是小時候,我們學校還比較簡陋,沒有小賣部。只在學校外面有一個小攤販。他做的好像是火腿腸之類的東西。燒烤攤是一個阿姨。他每天都準時出現在我們校門口。快到下課的時候總是有一股香噴噴的味道從窗戶處飄進來,可把我饞死了。於是,我的心早就飛到了外面。一股腦的只盼望著快點下課。終於到了下課的時間。我飛奔似的來到了那個攤旁邊。拽著手裡的一塊錢。買了我最喜歡吃的烤火腿腸。火腿腸烤的比較焦。外焦裡嫩咬一口滋滋的響,嘴角邊直冒油。上面被阿姨撒了一點孜然,辣椒麵,還有番茄醬。可好吃了,讓人回味。


曬曬黑1


學校附近的路邊攤就是我們的第二個食堂。每次看到學校周邊的小吃攤總會勾起讀書時的回憶。相信大家回憶的都是小吃串串什麼的。而我確偏偏想念炒飯。

記得我在讀職高的時候學校外有一個小攤每到飯點總是排很長的隊。每次都要等很久才會才會得到吃。同樣是賣炒飯為什麼隔壁小攤生意就沒那麼火爆呢?

老闆是一個光頭,頭頂都油亮亮的那種,大概是頭髮掉光的吧。一米七幾左右的微胖,雖然胖,但做事挺利索的。老闆每天總是愛吹牛給我們學生聽。小攤就叫光頭炒飯。老闆並沒有因沒自己的長相而自卑,恰恰這個原因發揮自己的特點。

炒飯非常的便宜,雞蛋火腿炒飯7元一份,份量還特別大,加一種葷菜加2元錢。比學校食堂的還便宜,配菜是可以自己選的,根據自己的喜好炒出來大家當然愛吃。老闆每次我們都喜歡看老闆炒,他一邊炒一邊吹自己有多牛逼,最常的就是,好吃不貴,吃起有味。帥鍋,這炒的巴士的板,我新東方畢業的........

正是因為價格便宜,份量足,老闆幽默才吸引大量的人來吃吃炒飯。


蓉漂小夥


我上小學時,學校門口有一家老太太煮的千張,還可以喝湯,我覺得她煮的湯甚至比千張味道更好,現在想起那種味道,覺得她應該在湯裡放的至少有胡椒粉,雞精粉吧。我記得那時我一下都買了好幾塊錢的千張,然後就喝著她熬的湯,喝著可香了,越喝越上癮,然後就經常去她那裡。


還有一家就是米線涼皮店,她家裡的米線是用雞湯熬製的,裡面放了好多面筋,海帶,芝麻醬,米線也很軟,口感特別好。現在街上賣的米線再也沒有以前的那種味道了。

還有涼皮兒,那時的涼皮兒裡面放了好多面筋,芝麻醬,綠豆芽,吃著可香了。每次我去吃飯,涼皮兒和米線都想吃,可是太多了吃不完,我就買了半份米線半份涼皮兒,我都是那家的老顧客了,所以老闆也會這樣賣給我,到現在我都還很懷念那時的味道。


藍色妖姬9817


說起學校,簡直就是美食的發源地,從小到大,經歷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每個階段都有難以忘記的美食!一一舉例說明。

小學時候門口有一賣廣味小烤腸和蛋烘糕的,相當好吃,兩毛錢一根的小烤腸,雖然很短,但是味道很好,放學的時候隔三差五就要去買,再粘點幹辣椒麵,簡直不能太棒!

初中校門口有兩個特別喜歡的,一個是燒烤,一個是賣冰粉涼蝦的。燒烤經常上完晚自習回家路上吃,當時的燒烤還很便宜,五毛一串,排骨好像一元吧。涼蝦冰粉也是五毛一碗,夏天的時候每天喝,還沒走到攤鋪,老闆就把涼蝦準備好了。

到了高中,那簡直就是美食的天堂,因為學校位置的關係,周圍全是吃的,烤鴨脖,奶茶,狼牙土豆,各路小吃應有盡有,很滿足也很不幸,在進高中不到一學期的時間,瞬間長胖了不少。

大學周圍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牛羊開胃粉,屬於米粉小吃,味道相當好,也是至今唯一還現存的美食了。


生活老饕


說到學校附近難忘的小吃,那真的是可多了。

先從我小學學校附近小吃開始講起吧,出了小學學校門口右拐,有一家小零食鋪兼賣薄餅的,他家的薄餅分兩種餡料,五毛錢的薄餅是包著紅糖的,一塊五或兩塊錢的包的是火腿腸啊什麼的。印象蠻深刻的,那時候的經常放了學就會去買著吃的。

初中的學校附近好像沒什麼難忘的小吃。直接跳到高中學校附近的小吃吧,也不能說離的很近,還是需要走一小段路才能買的到的。

那就是“武大郎燒餅”,是一對外省夫婦賣的,這個燒餅看著沒什麼特別之處,就是在薄餅上摸了一層肉末,然後放上香菜蔥,再弄點辣椒就可以了。但是,你還真別說,特別好吃。第一次吃是被餡裡獨特秘方的辣椒辣到快哭了,吃完薄餅嘴裡需要含半天的冰水,才能緩解舌尖上的辣。誰叫我不會吃辣,但特別好這口的人,對自己也是無語死了。吃過第一次後,從此就上癮了。不過現在搬走了,不知上哪賣去了,還挺想念的。

上了大學,好像又發現了美食的新天地啊!也就是來到了現在廣州這個城市,學校側街的麻辣燙、關東煮、腸粉、蒸米粉等等這些小吃。除了腸粉,其他都是第一次吃,絕了,吃過一次就又愛上了。

舍友那時候聽我說第一次吃麻辣燙,看我一臉拒絕的樣子,現在隔些天吵著去吃,笑話了我好久,這些小吃還第一次吃?

你還真別笑話我,從小學到高中,都是走讀的。每天一放學只能回家吃飯的人,哪能有機會食人間煙火啊~我想吃,父母也不讓啊。現在離開了家,遠離了父母,沒人管住我這張嘴了,從此也沒停下過。對第一次吃的東西,真的是非常難忘。





百年剪刀手耶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然後學校有一家賣幹拌麵的,一個就是大盤子,超大的一個盆子,然後裡邊放的麵條就是澆面吧,現在但是它的味道特別好,而且價格也相當的便宜呢。一會兒才三塊五毛錢,吃的人特別多,每天都得排隊。然後還有一個就是小學的時候,學校門口有一個賣學校門口有一個賣油和老李的,然後他的做法特別獨特,然後是嗯,用大骨頭熬製的湯,然後就是加上咱們平常吃的那個擔擔麵,在湯裡稍微熱一下,放上點小蔥,香菜,放點醋,辣椒,兩毛錢一碗,特別好吃,到現在都念念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