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是秦朝時期製作的,為什麼秦朝之後的朝代依然認可傳國玉璽的地位?

blueten


這裡是不親自來的守仁君

第一和氏璧的傳奇來歷

眾所周知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打造,不說玉璽,光這塊玉就已經是充滿傳奇故事,價值連城了。

當年楚國人卞和在荊山中獲精美璞玉一塊,他將這塊璞玉獻給楚厲王,結果被不識貨的厲王認定為是一塊石頭,並且以欺君之罪砍了卞和左腳。


後來楚武王繼位,卞和又抱著這塊玉去見武王,武王不愧是和他老子一脈相承,二話不說砍了卞和的右腳了事。失望至極的卞和抱著和氏璧痛苦三天三夜,甚至哭出了血淚,當時楚文王在位,文王聽說後很好奇,便差人詢問卞和老在這哭雞鳥嚎的是咋回事,卞和說我不在乎厲王武王砍了我的雙腳,我只是可惜天下人竟然沒有一人識貨。文王聽說後便命玉工將和氏璧剖開,果然裡面是稀世珍寶。

後來楚趙結親,和氏璧便做嫁妝來到了趙國,秦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便以十五城為代價和趙國換和氏璧,遂有了“完璧歸趙”之故事。

再後來始皇帝一統天下,便將這和氏璧雕刻為傳國玉璽,上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以表示自己乃上天註定的皇帝,並且希望國家能一代傳一代,萬世不絕。

第二傳國玉璽的特殊意義


傳國玉璽雖然是塊石頭,但是其意義非常大,尤其是到了漢朝這,因為劉邦農民出身,卻最終得到了帝位,他不想讓別人認為皇帝位是個人就能坐,於是給自己編了一套神話故事,同時也給傳國玉璽附上了“君權神授”的意義,此後傳國玉璽幾乎就代表了君權,為什麼孫堅撈到傳國玉璽能那麼開心,就是這個原因。

不僅如此,傳國玉璽還代表著一種傳承,曹丕篡位時特意在傳國玉璽旁邊又刻上了“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表示自己的帝位是由漢皇傳給自己的,並不是自己篡的。


傳國玉璽得之則表示“受命於天”,失之則代表“氣數已經”。而沒有傳國玉璽而登大位的人則大多被嘲諷為“白板皇帝”。在中國古代封建時期對於加強皇權,維護統治有著重要的作用。

傳國玉璽的影響力非常強大,自五代十國遺失後,後世的王朝要不就謊稱找到了傳國玉璽,要不就大刻璽印,以抹除傳國玉璽的影響,但是大多都是欲蓋彌彰,反而更加突出了傳國玉璽的價值。


守仁讀仁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唯有陋室銘~我是Gurunding-古蘭丁!

大家好~很高興能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知道傳國玉璽所代表的意思所在:

眾所周知,傳國玉璽是以和氏璧為藍本製作的玉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稱“皇帝”的秦始皇製作完成的。據史料記載,傳國玉璽方圓4寸,上交五龍環繞,其正面由丞相李斯所刻八字篆體:“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秦始皇以此“皇權天授,正統合法”的證明來做為帝國傳承的信物。

其次,我們開始瞭解為什麼秦朝之後的朝代依然認可傳國玉璽的地位:

一、做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的象徵;

古來皇權多變革,你爭我奪,就是為了榮登帝位,永世繁華。因此,各種陰謀詭計、滅絕人性、燒殺搶掠、謀奪兵變、黃袍加身、逼壓威迫等等手段呈現出紛亂、熾熱的場景。

不論是和平禪讓也好,還是威壓逼迫也罷,背後或多或少都伴隨著血雨腥風,因此在謀得帝位之後,能不能首先得到天下人的認可是這些人的首要目標。

做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的象徵,獲得傳國玉璽就證明了自己登帝位的合法性、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的,因此每代帝王都需要傳國玉璽的展現,例如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失而復得、禪讓過程中的進獻傳國玉璽、唐王李淵入關中後的道士進獻傳國玉璽等等,這些事蹟的說明就是為了展示這些帝王們獲得皇帝席位的正當性、合法性。

二、為國之重器,歷代帝王奉若珍寶;

大家都知道“和氏璧”的故事,正因為“和氏璧”是歷代不可多得的珍寶,獨一無二,不可複製。因此,做為以“和氏璧”為底本做出來的傳國玉璽更加的不可複製和獨一無二,裡面除了傳承下和氏璧的天生神器的性質外,更加入了後天賦予給它的藝術、文化類的加工和神話,使得傳國玉璽成為了國之重器,猶如夏禹之九鼎般的國家象徵。

三、做為大家都認可的“符應”,流傳於世;

什麼是“符應”?符應就是上天顯示與人世間的人和事物相應的徵兆,因此可以說傳國玉璽是歷史上最真實也是最重要的“符應”,它的每一次出現和消失都展示出每個朝代的興衰史。因此,更多的人把傳國玉璽當做“符應”,得之證明“天命所受”,失之說明“氣數已盡”。所以,每代帝王都會對傳國玉璽嚴加保護,甚至有些極端的皇帝會與傳國玉璽同寢同活,同生共死,例如最有名的後唐末帝李從珂,最後就是抱著傳國玉璽自焚在自己的寢殿之中。

<strong>皮埃斯句題外話:上述文中我並沒有說明傳國玉璽到底是真是假;也沒有討論後代帝王所拿的傳國玉璽到底是不是和秦始皇製作的是同一塊;更沒說明傳國玉璽什麼時候消失和結束;因此,我在這想補充說明一個我的觀點:傳國玉璽除了秦始皇用和氏璧製作的以外,歷代帝王所用的玉璽均可以稱之為傳國玉璽,至於是真是假我們也無從得知,歷代帝王也寧願把假的當做是真的,因此這些傳國玉璽除了不是和氏璧做的外,其餘所代表的意義和秦始皇所製作的傳國玉璽並沒有什麼兩樣。


Gurunding


傳說傳國玉璽取材於趙國和氏璧。後秦國統一天下,得此壁,始皇帝令人打造,並讓李斯篆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於正面,以作為“君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它是古代皇權的象徵,是皇帝行使權力的信物。古代人比較迷信,又追求正統合法,當然我也是覺得這其實更多的是上層的思想宣傳思想控制。而“傳國玉璽”的出現,即是古代人迷信的結果,又是古代統治者加強統治的一個手段。因此,劉邦滅秦,建立漢朝就需要一個合理的說法,來表明漢的建立是符合正統的,是上天派來毀滅暴秦建立新朝的,是上天的旨意。而得到“傳國玉璽”,無疑更表明了上天也拋棄了前朝,使得漢朝“受命於天”更有說服力,更具合法性!對於皇帝本身的統治,也更有底氣。後續王朝莫不是如此,因此傳國玉璽在王朝政權的建立和覆滅中,不斷轉移,直到南唐末帝李從珂,帶著傳國玉璽登樓自焚。從此,傳國玉璽不知所蹤。後世傳找到傳國玉璽,然不知真假。其實我認為也是當時統治者為加強統治,使用的伎倆。


燕月閣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得和氏璧,命李斯將其製作成傳國玉璽,其形狀: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秦始皇是想把自己打下來的江山,一代一代傳下去的,秦一世、秦二世……

秦子嬰元年,子嬰跪捧玉璽獻於劉邦,劉邦繼天子位,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秦始皇是很得民心的,是被承認的,起義的不是秦始皇而是趙高掌權時的暴政。不然也就不會繼續使用傳國玉璽了。

直到後唐李從珂攜傳國玉璽跳樓自焚,傳國玉璽自此銷聲匿跡…(此時的御璽已經不是完整的了,已經是用黃金修補過的了,估計摔毀的可能性很大。)

唐太宗李世民時,就自制過御璽,已經有過先例,後唐之後的朝代都是自制的御璽。





超越愛影視


一,秦始皇是無數皇帝的偶像,秦始皇的制度能模仿都儘量模仿。

二,漢高祖也是無數皇帝的偶像,漢高祖是第一個通過奪權登上帝位的皇帝,也非常具有模仿意義。

可以想象,如果漢朝繼續照搬秦朝所有制度,那麼後世朝代更會是秦始皇的忠誠粉。

其實後世朝代的皇帝都是在做模仿秀,既然漢高祖繼續捧著秦始皇玉璽,那麼後世繼續捧著一點不丟人,反而增強法理性。


microkof


如果現在找到了是不是得值錦旗一面和200塊獎金


願一切安好147901743


傳國玉璽只是個傳說,就如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會用中華民國政府的印信一樣,漢朝使用秦朝的玉璽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高祖功臣侯者


因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手機用戶64365184897


古代繼位都講究合法性,加上迷信。受命於天,本身就是向大眾說明自己皇位的合法,就像起事都要編個順口溜,挖出個什麼一樣。


卡拉波水晶之塔


雖然秦朝有這樣那樣的諸多不好,雖然秦朝那麼的黑暗殘暴,可是玉璽和金銀一樣是有價值,而且玉璽是無價之寶啊!財富沒有錯,至於財富怎麼來,誰又在乎呢?不義之財也是財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