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哲學》: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吹響人性解放的號角

導語:

風靡全球的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在《活法》這本書中有一個重要的觀點:關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他的回答既明瞭又透徹:提升心性,磨鍊靈魂,人在死的時候可以讓自己的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更高尚。

稻盛和夫是位企業家,更是位哲學家,尤其是他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外界對他的一致認可,他無疑是位成功人士。但歸根究源,源自中國古代文化精華的很多理念,被他常常引用並貫徹在工作中執行,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稻盛哲學。而這些被我們所熟知的學問和道理,其中很多觀點都可以在明朝學者王陽明身上找到答案。

《王陽明哲學》: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吹響人性解放的號角

王陽明


一、王陽明一生為人稱道的成就

王陽明被譽為我國曆史上二個半完人(孔子一個、王陽明一個、曾國藩半個);儒家的四大聖人(孔孟朱王)之一;他是近500年來中國最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也就是自陽明先生以降,無出其右等。

當然與他百戰百勝的赫赫戰功相比,令他名垂青史的還是他創立的心學體系,被後人堪稱為入世之道的指路燈: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

他的學說與薛瑄、胡居仁、陳獻章齊名,他們四人一起成為了明朝從祀孔廟的四位學者,這也是官方對王陽明的一種認可。王陽明心學後來還傳入了日本、朝鮮等國,在他弟子們的傳播下影響更是日漸深遠,特別是久負盛名的日本企業家兼學者的稻盛和夫很多理念源於此。


《王陽明哲學》: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吹響人性解放的號角

王陽明


二、王陽明的成長追溯,生而不凡

王陽明出生在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父親官至南京史部尚書,他超十月呱呱落地,出生前他的祖母夢見祥雲降臨,給他取名王雲,到5歲還不會說話,但卻有過人的記憶,祖父所讀的書都裝進了他的小腦袋瓜。後經一高僧指點改名為“守仁”,竟化解了開口之難題。

王陽明在良好的家風薰陶下,熟讀私塾,給他的人生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在他十三歲時,母親因病去世,對他的人生是一個很大的挫折,早慧的他更平添了一份早熟的心志。他勤勉於學業,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在學堂上往往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見解,重聖賢輕科舉的意識也悄悄地根植於心。他小小的年紀能有如此深刻的認識更是深得先生的讚許。

當時朝政動盪,他志向高遠,勤學兵法,屢次上書皇帝,獻策獻計,心繫國家安危。那時王陽明的胸襟眼界已遠超凡人,不羈少年卻有一顆憂國憂民的聖賢心,這慧根也註定他將來要走不同於尋常人的路。

王陽明17歲娶妻,從此更安心學問。喜好鑽研朱熹的“格物致知”,卻大失所望,這也顛覆了他對舊文學的推究,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經過此番推究,讓他懂得了一個道理: 做學問不能墨守成規,經此也幫他打開了新的思路。

《王陽明哲學》: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吹響人性解放的號角


大抵不平凡的人從小就有一份改變世界的雄心壯志,有句話說:心不喚物,物不至。讓我們翻看歷史的名冊,對國家有傑出貢獻的人,他們從小都心懷夢想,有家國情懷,刻苦鑽研學業,以期報效國家。

三、王陽明哲學的前三變,異質的轉變

1、從氾濫於詞章之學到追隨內心的聲音的求變。

王陽明從21歲從鄉試中脫穎而出,樂道於誇誇其談。後接連三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是名落孫山而告終,卻依然奮發不棄其志。

《王陽明哲學》: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吹響人性解放的號角

王陽明書法


環顧我們現在生活的四周,如遭這樣的打擊能忍受的人也少之又少。特別是校園的青青學子,一旦老師批評、同學欺凌,就以生命作為謝禮,匆匆告別人世。我們相比古時的王陽明,生活條件不知道要多優越。他也是家境優渥,卻沒有一顆玻璃心,科舉受挫依然能堅定自己的志向。我們真該好好向他學習,他父親安慰他科舉失敗時的精彩回答: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而恥。他有這樣的覺醒才能抵擋以後人生世事的不斷刁難。唯若此,他才能一步步抵達他想要的人生道路。

2、陽明洞修煉悟道佛教的“同體”,又得儒家的“薄厚”。

王陽明在浙江紹興陽明洞修煉功夫到一定程度,本來以為可以就此得道,但他突然惦念起父親和祖母,也因此覺悟: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親人都要捨棄的話,這跟他修行的初衷是相違背的,所以他的心學兼顧了“同體”和“薄厚”的道理,心與理的統一端倪已初見成效,為後來的龍場悟道打下了基礎。

《王陽明哲學》: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吹響人性解放的號角

陽明洞


3、三十七歲的龍場悟道: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求之理於事物者,誤也。

弘治十二年(1499年),時年二十八的王陽明中舉南宮第二人,觀政工部。後官至授刑部主事,授兵部武選司主事。在1506年,因上疏論救良官得罪宦官劉瑾而被謫貶至貴州龍場,其父也一同受牽連被貶。

王陽明死裡逃生後,也豁然開朗。面對龍場荒涼境地,他沒有氣餒,反而開化教導當地人,大家齊心協力搞生產,因此也受到了民眾的愛戴。在此期間,他潛心研究學問,突然領悟一個真諦:聖人之道,悟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意思是我們想要追求聖賢之道,應該求之於自己內心的良知,而不是外在的各種事物。寫出了被後人稱道的“教條示龍場諸生”,這就是他心學的主要成就之一:龍場悟道。

《王陽明哲學》: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吹響人性解放的號角

龍場悟道


四、王陽明哲學的後三變,同質的轉變

1、默坐澄心的養生之道:存天理,去人慾的正念良知發心。

2、講學宗旨:致良知,與工作一起修行。

第一,收斂與發散圓融為一,心的篤定。

第二,未發已發無先後之分,中庸處事。

第三,知與行合二為一,知得真切、篤實,行得明覺、精察。

王陽明的致良知,其實就是終身學習,終身磨礪自己,聖人必可學而至,用自己能瞭解到的最好的最高的最正確的道理來指導自己,當一個人修為不斷接近聖人的時候,他做什麼都能做得好。

王陽明將心學總結為”四句教”: 1.無善無噁心之體。人之初心,無善無惡。2.有善有惡意之動。意念產生,善惡自來。3.知善知惡是良知。痛恨惡行,喜歡善事。4.為善去惡是格物。主動行善,主動去惡。

知行合一,就是實踐是真理的唯一標準,人活在世上,不光要學到很多道理,而且要不斷實踐,不斷磨鍊修行!人活的是個過程!

《王陽明哲學》: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吹響人性解放的號角

王陽明講學


在日本,以白手起家創建京瓷,以拯救涉臨破產邊緣的日航,而聞名於世的稻盛和夫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京瓷初期,他對經營公司毫無概念,既沒有知識也沒有經驗,但是他秉承作為人何為正確的樸素的做人信念,以此作為經營公司的起點和宗旨,在稻盛和夫親力親為的帶領下,一步步把公司做了起來,逐漸地壯大直至後來的成功。

稻盛和夫倡導員工遵循不必脫離俗世,在工作現場就能磨鍊意志、修行,認真工作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活得幸福。

稻盛和夫說的這句話跟王陽明的人在事上磨,有異曲同工之妙。人的成長離不開工作場所的磨鍊和體悟。也唯有在這樣的日復一日,長年累月的積累中才能收穫本心的修行。


《王陽明哲學》: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吹響人性解放的號角

稻盛和夫


3、圓熟化境的晚年境界,與孔子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所求殊途同歸。

死後弟子問王陽明可有遺言,他的一句:“此心光明,夫復何言!”

結語:

王陽明成學前的三變,是“自我發現”的過程;悟道以後的三變,則是“自我完成”的過程。從“自我發現”到“自我完成”,亦正是他一生踐履的過程,這不是思辨的事,而是實踐的事。

王陽明生於士大夫風行的明代,他的大丈夫氣概主導和顛覆了文化人的禁區,他的講學運動無疑是明代歷史上一場思想的鉅變,就此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他的思想流傳千古,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中受益匪淺。

《王陽明哲學》: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吹響人性解放的號角

陽明先生


王陽明是聖賢中的狂者,他的一生,用世而不阿時,自持而不隱士,是一個有堅定毅力的喜歡進取的狂者。

王陽明的始於良知的敬畏和穩當灑落的行事風格是兩者皆具的儒家之學。

《王陽明哲學》是他一生的思想歷程,也是他一生的修為所得。對我們做人做事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塵世紛繁複雜,人心容易迷失、思想時有迷茫,但我們只要堅信自己的珍貴,愛我所愛,行我所行,聽從我心,無問西東。一生定當光明磊落,幸福觸手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