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的上海小籠包

無錫小籠跟上海小籠可是老冤家了。無錫小籠肉餡飽滿,醬油和糖加得慷慨,吃不慣的人卻斥之為“一包糖水”。上海小籠倒是精緻小巧,湯汁清鮮,但無錫黨卻認為它“風味不足”。

要是把蘇州、常州的小籠也算進來,場面更加混亂。蘇州小籠也加醬油,但不如無錫的甜,又不如上海的鹹,算是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常州小籠歷史悠久,又以“加蟹小籠”自傲,其它地方的選手一概入不了他的眼。

眼見江浙人民吵得熱鬧,北方人也要來插一腳,卻是替杭州出頭。在他們心裡,“正宗杭州小籠包”是和沙縣小吃、蘭州拉麵一樣神聖的存在。然而江浙人民往往會一臉懵逼,畢竟就連杭州本地也沒有所謂“正宗杭州小籠包”。

傳奇的上海小籠包

北方常見的“正宗杭州小籠包”

兩派人馬聯手追查一番,才發現問題出在離杭州不遠的嵊州。嵊州人民到外地做小籠包的生意,擔心家鄉沒什麼名氣,於是借了杭州的名頭來打廣告。這些店裡的“小籠包”都是發麵皮子,肉實油重,十足就是個縮小版的肉包。

不過,各派小籠平時內鬥得不亦樂乎,遇到敵我矛盾時,倒是同仇敵愾,一致對外。譬如兩年前在上海,老外Christopher St.Cavish帶著剪刀、遊標卡尺和電子秤測量小籠包時,就引起了各地人民的群嘲:“你看,老外果然不會吃小籠包!”(至於他究竟為啥要這麼幹,請看我們昨天的採訪。)

不管爭議多大,至少Chris有一句話是對的:小籠包在上海是個標誌性的存在。拿遊標卡尺和電子秤測量小籠是個瘋狂又有趣的想法,但最迷人,也最值得探索的,終究還是小籠本身。

傳奇的上海小籠包

今天,我們就來解構一下,這枚傳奇的上海小籠。

1 | 來歷

是的,小籠,沒有包。這是上海人對它的愛稱。它的全名該是小籠饅頭——饅頭是江南地區對這類麵食的統稱,不管有餡還是沒餡。

小籠的起源眾說紛紜,難有定論,但上海人心目中的小籠,大多源於南翔。相傳在清代同治年間,南翔鎮上的“日華軒”老闆將傳統的大肉饅頭(包子)改良為“重餡薄皮”的小個頭,戳開小口,湯汁能滿溢碟中。一傳十,十傳百,許多人專程去南翔吃這一口小籠饅頭,“南翔小籠”就漸漸叫響了名氣。

但如今,你在上海吃到的小籠,未必都是“南翔派”。南翔小籠進了城裡,又在漫長的時間中受到其它流派影響,漸漸演變出了各種面貌。同時,無錫小籠在上海也不少見,經常讓外地遊客一頭霧水。其實,無錫小籠和上海小籠最直觀的區別,在於大小——無錫的大,上海的小。

傳奇的上海小籠包

左邊為無錫小籠,右邊為上海小籠

而在工藝和味道上,它們也有不同:

傳奇的上海小籠包

2 | 誕生

一枚完美的小籠有許多要素,但最關鍵的,無疑是咬開來時,如魔術般乍然溢出的滾熱湯汁。

傳奇的上海小籠包

小時候,總以為小籠裡的湯汁是用針筒打進去的。後來才知道,那些湯汁或是以“水打”的方式,將水分攪入肉餡裡,蒸的時候才徐徐滲出;又或是直接把皮凍和肉餡一起包入麵皮裡,加熱後就融化成一口熱燙鮮甜。

傳奇的上海小籠包

皮凍碎和肉餡

只不過“水打”肉餡費力又不好保存,如今少見,你吃到的多數上海小籠,都以皮凍為主。最講究的皮凍是用

豬背皮熬成的,背皮膠原蛋白含量很高,也最乾淨,然而價格也貴,出於成本考慮,少有店家會純用背皮,更常見的是用同樣富含膠原蛋白的雞腳混合豬皮來熬。熬好的皮凍會凝出一層浮油,一定要切掉,以免影響口感。

傳奇的上海小籠包

切掉的皮凍浮油

肉餡也有講究。以鮮肉小籠為例,很多店家會選用梅肉,也就是豬後頸肉,肥瘦適當,筋絡少,價格合理。但梅肉也有缺陷,因為豬的品類、大小有所不同,只用梅肉,難以保證每隻小籠口感如一。

有些品控要求高的店家,會選用豬腿肉和五花肉混合作餡——腿肉更勁道,但放多了會柴,五花口感更鬆軟,但放多了易散。箇中平衡,全要靠師傅的經驗來把握。

至於拌肉餡和皮凍,過程是這樣的:

傳奇的上海小籠包

說完了餡料,再來說麵皮。小籠皮子要用中筋麵粉,冷水和麵,有些師傅會在麵糰里加點鹽,或者加入一塊燙麵,大概佔整體比例的十分之一,讓面的口感更勁道。

如今,很多師傅會用細細的雙棍擀麵杖來擀麵,動作輕盈手速飛快,擀出來的麵皮中間厚兩邊薄,像個小飛碟,保證收口後頂部麵皮不會過厚。

傳奇的上海小籠包

不過,上海傳統的小籠皮子不用擀麵杖,而是在案臺上撒點油,面劑子放上去直接用掌心按平。這樣做出來的麵皮叫油檯面。用手掌來按麵皮就一個優點:快,然而皮子不會太薄,也很難做到勻稱。

傳奇的上海小籠包

說到包小籠,有些人對褶子數量有著近乎迷信的崇拜,很多店會特意強調自家小籠的褶子有16個,18個,甚至是21個。其實這個數字沒有太多的寓意,就是包個開心。追求褶子的數量為的是保障小籠的賣相,褶子數量多,師傅就得稍加耐心,而且一隻小籠就那麼大點,褶子多了自然就勻稱,賣相也端莊,坐在籠屜裡不會走形。

傳奇的上海小籠包

另外,褶子數多的小籠,麵皮都比較薄。掌心按出來的“油檯面”,褶子數大多不超15個。

蒸法也有講究。許多店家會在小籠饅頭底下墊油紙,成本低,用完即棄,乾淨方便,但油紙不利於透水透氣,小籠底部很容易吸水變軟。而有些老店還保留著傳統的水草簾子,雖然透氣性好,但凹凸不平,小籠皮子容易粘在上面。再高端點就是用布簾子,既透氣又平整,然而成本略高,用後還得仔細清洗。

3 | 使命

一枚小籠的使命,就是被趁熱吃掉。

當然,不能端上來一口塞嘴裡,溢出來的湯汁會燙到你懷疑人生。也不能等它涼了再吃,否則湯汁會被面皮吸收,同時部分凝固,導致湯汁變少——真是個很難伺候的食物。

許多賣小籠的老店,都會在窗口旁貼個口訣:“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簡單明瞭。小籠的巔峰就在咬開的時刻,熱氣從小口中騰騰而起,湊上去小心吮吸,期待著鮮甜又害怕燙口,那一瞬間的姿態可謂虔誠。

傳奇的上海小籠包

傳奇的上海小籠包

上海人吃小籠,還喜歡搭配薑絲和醋來提鮮,卻又不能讓它喧賓奪主。因此,醋要選擇清爽的鎮江醋,有時候還會加點糖豐富口感;薑絲得用嫩姜,上桌前用水過一次,稍微去掉點衝味。

當然,各家小籠所用的蘸料其實都有出入,而小籠的做法和味道,自然也各有千秋。每個上海人心中,都有一家眷眷不忘的小籠館子,實在難說哪家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