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最大疑点,不是诸葛亮而是身后两童子?难怪司马懿见后撤兵

引子

有人说战争不仅仅是武力上的较量,更多的是智力和心理的比拼。有勇无谋或者纸上谈兵在战场中是无法担任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指挥官角色。

早在《孙子兵法·谋攻》中就已经指出,战争的最高境界在于谋略,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而这一道理也在古往今来无数场战役中被阐释着,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官所遵循的准则。

空城计最大疑点,不是诸葛亮而是身后两童子?难怪司马懿见后撤兵

诸葛亮剧照

东汉末年,群雄纷争。而往往英雄人物和旷世奇才都是在这乱世中崭露头角叱咤风云。大多数人说起三国肯定离不开《三国演义》,可是《三国演义》是属于小说并非正史,所以里面的事件和人物关系是无法在历史事实中一一对应的。就拿诸葛亮来说,《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形象被扩大,其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形象被鲁迅称为近似妖,可见其多智的形象被过度夸大了。由此可见,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与历史中的真实模样还是相差悬殊的。如果我们研究历史中诸葛亮的形象就需要依据《三国志》中的记载。

空城计最大疑点,不是诸葛亮而是身后两童子?难怪司马懿见后撤兵

那《三国志》中所记载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形象呢?书中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历史中的诸葛亮确实是贤达之人,淡泊明志,隐居乡野却心怀天下。当地的有志之士都称赞诸葛亮为卧龙,可见其才能为众人所公认。而且据《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诸葛亮出生于官宦之后,从小学习儒家经典。后来父亲早亡,诸葛亮和弟弟就追随了叔父。这段经历也让诸葛亮的成长经历与常人不同。

  • 《三国演义》为何流传千年依旧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这是有其原因的,《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鲜明立体,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书中描述的很多故事,令人至今耳熟能详。许多曲折的剧情让人读后如痴如醉,唇齿留香。例如,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七星灯续命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让人拍案叫绝。
空城计最大疑点,不是诸葛亮而是身后两童子?难怪司马懿见后撤兵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一出颇为精彩,所以无论在如今的戏剧还是影视作品中都频频出现。空城计的故事是罗贯中根据《三国志》里的故事改编而来,其故事情节紧凑承接了上文的“马谡大意失街亭”,算是文中的小高潮。故事里的司马懿率领数十万大军追击至西城城下,却见到诸葛亮大开城门,于城头抚琴,旁边侍立两小童,城门口有扫地的百姓,一副大开城门请君入瓮的姿态,最终将生性多疑的司马懿吓退。这一幕让无数的读者惊叹之余又生出无限的遐想。为何区区几人就能吓退数十万的军队呢?有人认为回忆空城计最大疑点,不是诸葛亮而是身后两童子?所以难怪司马懿见后撤兵。我们来看看关于空城计疑点的分析吧。

空城计最大疑点,不是诸葛亮而是身后两童子?难怪司马懿见后撤兵

首先是镇定自若的诸葛亮,面对抚琴的诸葛亮,同样老奸巨猾的司马懿难道会被轻易糊弄住吗?即使诸葛亮可以在城门口故作镇静,甚至可以弹奏华丽动听的曲子,但司马懿绝对可以明白这是诸葛亮的表演,不足为信。但是作为孩子的两个侍童为何如今处变不惊,这才是司马懿担心的问题,也是让司马懿真正害怕的一点。一般的孩童在面对军临城下的场景,面对如此性命攸关的危机,肯定无法装作平静的。

空城计最大疑点,不是诸葛亮而是身后两童子?难怪司马懿见后撤兵

  • 此外还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司马懿其实当初已经看破诸葛亮的诡计,之所以不去追击是有着自己的打算。自古以来,开国的君主无一不会将开国的功臣慢慢卸除兵权,甚至残忍迫害。而手握兵权的司马懿一旦一举将蜀国消灭,那司马家族的灭亡也就不久了。所以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故意借此机会退军,这样也就保全了自己。

结语

通过以上两点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三国演义》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读者可以揣摩出不同的含义。同一个故事结合读者自己的经历得出不一样的感悟。虽然《三国演义》中的很多故事情节都是作者编造的,但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历经千年已经被封为我们四大经典名著,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参考资料:

《三国志》

《孙子兵法·谋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