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魏漢吳”,為什麼一直用“魏蜀吳”這個叫法?

公元220年,魏王曹丕廢掉漢獻帝劉協,稱帝代漢建立了魏國。後世為了將曹丕建立的王朝與其他國號為“魏”的王朝區分,習慣稱這個王朝為曹魏,也就是加了曹氏皇族的姓。

三國是“魏漢吳”,為什麼一直用“魏蜀吳”這個叫法?

公元221年,自封為漢中王的劉備聽說漢獻帝已經遇害,就在群臣的擁戴下,稱帝國號依然是“漢”。在古代以“漢”為號的王朝很多,後世為了區分將劉備建立的王朝稱為“蜀”或“蜀漢”,還有“劉蜀”等一些稱呼。


三國是“魏漢吳”,為什麼一直用“魏蜀吳”這個叫法?

公元229年,吳王孫權也稱帝國號為“吳”。後世為了將孫權建立的王朝與其他國號為“吳”的王朝區分,稱這個王朝為孫吳,也就是加了孫氏皇族的姓,還有是根據三國中孫吳的位置稱做“東吳”。


三國是“魏漢吳”,為什麼一直用“魏蜀吳”這個叫法?

從此三國已經形成我們的習慣稱之為魏蜀吳,這也是根據《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開始算起。曹魏和孫吳則都有官修的“魏書”、“吳書”,還有私人寫的史書,客觀上史料要豐富一些。陳壽本是蜀漢的官員,經歷了蜀漢被曹魏攻滅、曹魏又被西晉取代,成為了西晉的官員,在孫吳被西晉攻滅後,開始收集三國資料,撰寫《三國志》。《三國志》是後世研究三國曆史最重要的史料,也是官方認可的史書,但也是在這裡,陳壽分別列為“魏書”、“蜀書”和“吳書”,也就是說劉備建立的“漢朝”被稱為“蜀”。陳壽本身是蜀漢人,寫作《三國志》的時間距離蜀漢滅亡才20多年,他當然知道劉備建立的是“漢朝”,而不是所謂的“蜀”。陳壽之所以要把劉備建立的“漢朝”稱為“蜀”,就是因為他在西晉為官,西晉是以曹魏為正統的,曹魏、西晉都貶稱劉備建立的“漢朝”為“蜀”,陳壽出於現實考慮,也就在《三國志》中寫成“蜀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