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煉丹修仙?傳統道家思想來告訴你

中國古代思想分家不分科是大家公認的,而說起道家, “道可道,非常道”就呼之欲出。這個“道”是道德經的最高範疇。可是傳統文化中對“道家”還有很多的迥異見解。比如漢代的“道教”和修仙系列的“丹道”等等。《中華道教大辭典》更是把“道家”細分了“養生派、主玄派、逍遙派、貴無派” 等等。所以這裡我們先說明本文所說道家是以老子所說的“道”為核心,強調“自然無為和道法自然”這麼一個思想體系。

老聃乃以守藏史述黃帝上古之言,著道德五千言,莊、列、關尹之徒羽翼之,號為道家,蓋始此矣。是故道家者,君人南面之術,六藝之宗子,百家之祖。


太上老君?煉丹修仙?傳統道家思想來告訴你

道家起源是上古黃帝所傳的聖人之道,五千言的道德經是開山典籍,後來經過莊子、列子等人的不斷豐富才有了“道家”。既然老子的身份是史官,記載的是君主的言行,因此也有典籍稱“知道為君人要術,得之者昌,失之者亡,故立史官而世守之,以垂誡后王”。周代雖然禮教天下,但是道家仍由宮廷史官掌握,且“為王者師”。 簡而言之道家是“南面之術”。


太上老君?煉丹修仙?傳統道家思想來告訴你

這裡有一個“史官文化”,它是繼上古“巫官文化”之後新發展起來的進步文化,作為華夏文明發源地的黃河流域,曾經災禍不斷,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那是不可抗力,在這種背景下,巫官文化出現,希望用神鬼之力獲得更好的生存環境。先秦時期楚國就盛行巫官文化,國中巫風盛行,凡祭祀鬼神必用巫歌,楚辭中的《九歌》便是代表作。可是隨著後來大禹治水,讓人們看到依靠神鬼之力並不可靠的,人力的效果比祭祀鬼神的效果好,如此一來就有了進步的史官文化出現。


太上老君?煉丹修仙?傳統道家思想來告訴你

漢文帝時期,文景之治的輝煌正是來源於道家的政治實踐。可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卻抑制了道家的發展。到了唐朝,道家又再次崛起,高宗李治將《道德經》捧為“上經”納入國家選拔人才考試的範圍。宋代因國勢積弱,異邦肆虐,程朱理學吸取道家思想豐富了儒家學說,一定程度上程朱理學也稱之為道學。明太祖朱元璋推崇朱熹,宋明理學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大家熟知的王守仁的心學也是理學之一,宋明理學滿篇都是孔孟的仁義道德卻被世人稱之為“道學家”也是很滑稽的一件事。而宋明理學卻是如今“儒家”的前身。


太上老君?煉丹修仙?傳統道家思想來告訴你

到了清代宋明理學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成為了主流的意識形態,科舉考試都是以理學的《四書集註》為教材。清末朝廷內憂外患,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時,廣納人才,其中有一個進士叫楊長年的,寫了一篇《不動心說》獻給曾國藩,希望得到重用,文中自稱“置之二八佳人之側,鴻爐大鼎之旁,此心皆不可動”。表示自己意志堅定,不是那種聲色犬馬功名利祿可以動搖的。這個文章被曾國藩的幕僚李鴻裔看到後鬨堂大笑,戲批道“二八佳人側,鴻爐大鼎旁,此心皆不動,只要見中堂”。可見任何一種思想只要被當權者指定為統治思想而入功名利祿之途,就會被人當做升官發財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