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斬件》1.14 君子食無求飽 | “好學”至少有兩種不同用法

《論語斬件》1.14 君子食無求飽 | “好學”至少有兩種不同用法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友人嘗說,讀本章時心生疑惑,孔聖人莫不是在晃點我們?

眾所周知,孔聖人在山東老家的府邸,被尊稱為衍聖公府,其主辦的宴席,名曰孔府宴,蜚聲海內外,號稱“天下第一官府宴”。衍聖公府的歷代傳人,皆秉承孔聖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遺訓,對宴席的儀式、菜餚極為講究。

在孔府的各式宴席中,最讓人驚歎的當數“滿漢宴”,又名為“滿漢全席”。該宴十人一席,奏古樂伴宴,共上一百九十六道菜餚,使用四百零四件餐具,從滿族的全羊燒烤,到漢族的燕窩、魚翅等,另有全盒、火鍋、湯壺等,要整整吃上四天,才能吃完這場宴席。

至於孔府的壽、花、喜慶、迎賓等其它宴席,也皆匯聚南北飲食精華,集美味、寓意、排場於一身,極盡口腹之慾。

孔府宴席單是酒水一項,就已發展成大型的孔府宴酒業有限公司。該司於1995年豪擲3079萬元,拿下當年央視廣告“標王”,打出“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的大氣廣告,堪稱揮金如土。孔府宴席之豪奢,由此可見一斑。

如此景況,孔聖人居然對我們說:君子食無求飽?


事實上,“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一語,出自於《論語·鄉黨》(10.8),是孔子描述對祭食的要求,並非自身吃食的要求。

孔子認為禮制源於祭祀,故而極重祭祀儀式。祭祀使用的祭食,不能是尋常食物,其用料和加工都要特別講究,除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還有“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沽酒市脯不食”等八不食的規定,以彰顯祭祀的誠與敬。

祭祀以外,孔子對吃食其實不講究。

在《論語?述而》(7.16 )中,孔子這樣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意思是說,吃粗糧充飢,喝生水解渴,枕胳膊入睡,我照樣樂在其中。不符合仁義但能謀取富貴,這樣的想法,就如過眼浮雲,絲毫不影響我對理想的追求。

這才是孔子重精神輕物質的生活態度。


隨著儒學的興盛,孔子不斷被歷代帝王追封,其後人也因而不斷獲得蔭澤。在宋朝年間,孔子被追封為世襲衍聖公,其後人便另建新第,稱為衍聖公府。

也就是說,如今的衍聖公府,是孔子逝世一千多年後才興建的,純屬是後人的行為,與孔子本人的關係不大。

至於衍聖公府把“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一語,理解為孔子對美食的追求,並作為宣傳噱頭,大力發展孔府美食文化,賺得富且貴,這裡頭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孔子的後人不理解此語的涵義,真的把它奉作孔子遺訓。

第二種可能,孔子的後人理解此語的涵義,但出於商業需要,任由曲解的涵義流傳,甚至主動以此宣傳。

但無論是哪種可能,如今的衍聖公府及孔子後人,跟聖人之道已相去甚遠。事實上,他們更類似於一個找到合法藉口,把孔子的老臉皮拿出來賣錢的利益集團。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身為君子,飲食不追求飽足,居所不追求安逸。

君子:儒學理想化的人格。

食無求飽:飲食不追求飽足。飽,飽足。

居無求安:居所不追求安逸。安,安逸。

君子,是孔子定義的儒學理想化人格,他希望藉此樹立社會楷模,引導民眾守禮向善。

在前面的章節,孔子教導弟子如何成為一個君子:“君子,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這是君子外在的行為準則。(詳見前文《論語斬件1.8 君子不重》)

在本章,孔子所說的,則是君子的內在自我修養。

儒學的終極目的,是建立一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友愛互助、安居樂業的大同世界,這就是儒學的“仁”。君子,就是建設這個大同世界所需要的一根根棟樑之才。也就是說,君子胸懷建設大同世界的遠大志向。

所以,君子不會在意飲食飽足、居所安逸這等瑣事,因為這不是他的追求,這些事情跟他的志向相比起來,微不足道。

此處或會讓人產生誤解,認為孔子崇尚清貧生活,並非如此。富足的生活會讓人有更多時間、精力和資源,去實現志向,這是天然的優勢。無端端放棄這種優勢,是智商不夠的表現,並非孔子的教導。

孔子的教導是,不要過於貪求起居飲食的安逸享樂,以免消磨了遠大志向。


【敏於事而慎於言。】——做事幹練堅決,言行謹慎擔當。

敏於事:做事幹練堅決。敏,不解作疾速、靈敏,而是解作幹練、堅決。

慎於言:言行謹慎擔當。慎,審慎、小心。

敏於事,不是說做事很快,那個叫倉促,是魯莽的表現。而是說,君子做事,會把事情的方方面面都先行審慮周詳,然後以幹練堅決的態度,把事情做至圓滿。做好每一件本職工作,對君子來說,就是在一點一點的踐行志向,若有工作做不好,那就代表著,在通往遠大志向的道路上停滯了。

慎於言,也不是說話緩慢,而是不亂講話,以免多生是非。君子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經過考慮,是合乎道義,有擔當的,故而會廣受重視,長此以往,就會漸漸形成了極重的威望。

故而,敏於事而慎於言,是君子要實現遠大志向,所必須具備的兩項品質。


【就有道而正焉。】——以道德學問比自己好的人為榜樣,進行借鑑匡正。

就有道:借鑑道德高學問好的人。有道,符合儒家理念的行為,泛指道德高學問好之人。

正:動詞用法,匡正、校正。

孔子的偶像是西周時期的周公,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於一身,被尊稱為元聖,他所創立的禮樂制度,被孔子視為最理想的社會制度。孔子的儒學,以及一生所致力追求的“仁”,其中很多內容,都是借鑑了周公的禮樂制度,並因應時世進行改良……這就是“就有道而正焉”。

君子,要時常以有道之人為榜樣,進行借鑑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修養和學識,並藉此確認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這種孜孜求道的精神,是君子實現遠大的志向必須具備的第三項品質,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品質。

當然,國人自古至今皆有著崇拜祖先的情結,厚古薄今。所以一般所說的“有道”,都是指前賢古人。


【可謂好學也已。】——可以稱得上是賢能了。

好學:詳見下文解釋。

也已:語氣助詞,表示肯定和感嘆。

在《論語》當中,“好學”一共出現16次,但是歷來的註解,都是將其統一註解作“喜好學習”,這是不正確的。

《論語》中的“好學”,至少有兩種不同的用法:

第一種用法,是好(hào)學,意思是努力學習,孜孜不倦追求新知識。譬如說,在《論語·公冶長》篇中,孔子對子貢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當中的好學,就是努力學習的意思。

第二種用法,是好(hǎo)學,意思是學問好,也可理解作賢能。譬如說,在《論語·雍也》篇中,哀公問孔子:“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對話中提到的三次好學,都是指“學問好”的意思。

哀公這是在向孔子求賢,在你的學生中,誰的學問最好?他希望孔子能推薦學問好的賢能弟子,來輔助他治理國家,而不是跟孔子在玩小學生問答,你的弟子當中誰最愛學習啊?……而孔子的回答,卻是別有深意,以後我們會講到。

本句的“好學”,是第二種用法。

孔子認為,能夠做到以上所說的“食無求飽” “居無求安”“敏於事”“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等五點,那麼就稱得上是一個有好學問的賢能君子了。……而不是說,能夠做到以上這五點,就是一個喜好學習的人了,這些事跟喜好學習的關係不大。


鑑於此,本章我作以下註解。

孔子說:“身為君子,飲食不追求飽足,居所不追求安逸,做事幹練堅決,言行謹慎擔當,以有道之人為榜樣,進行借鑑匡正,這就是賢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