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走進強迫症患者內心,瞭解強迫症

  強迫症患者在精神上非常痛苦,強迫和反強迫的意願同時存在,讓他們感覺生不如死,總是處於矛盾的心理環境對患者心理健康危害也非常大。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部分患者還會誘發抑鬱、精神分裂這種比強迫症本身更加嚴重的精神疾病。而我們通常不理解想不通他們到底在糾結什麼?他們會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做?

讓我們一起走進強迫症患者內心,瞭解強迫症

強迫症

  強迫症是怎麼來的

  所有強迫症患者都曾經在某些情況下給自己設定了標準,要求自己專心或者消滅某些頑固的思想。在這種標準下,利用意志力強制消滅想要拒絕的某一念頭,這種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然後強迫症就產生了。

  思維消除的反噬效應

  強迫症最大的特點就是思維消除的反噬效應,你越是迫使自己清除腦海裡某個想法或感覺,讓它不再出現,掙扎過後這個慾望不僅不會消失還會來的更猛烈,而且會讓你更加痛苦。普通人面對這些討厭的東西,可以討厭,可以不在意,但不會想要讓大腦消除對它記憶。強迫症患者會一直想著消除它,不讓其在腦海出現。

讓我們一起走進強迫症患者內心,瞭解強迫症

思維消除

  強迫症患者的共同經歷

  假如把人的意識比作河流,它是由河堤上無數小孔流出匯聚而成。河流就是我們感知的世界,是我們的意識,河堤後面就是我們大腦的潛意識,有些東西是我們不喜歡的,於是去堵住了一個小孔,越堵越多之後總會爆發。你拒絕什麼想法,要消滅什麼想法,反而會讓什麼爆發的更加猛烈,你拒絕不喜歡的注意,希望消除它,這是強迫症,也是強迫症的共同經歷。

讓我們一起走進強迫症患者內心,瞭解強迫症

強迫症患者的共同經歷

  我們無法消滅自己的潛意識,這是自己的一部分,這是人的慾望,當然,我們可以不理它、忽視它、不去在意它。比如洗手強迫症患病者的手明明很乾淨可還是想去洗,他自己也會覺得這個想法可笑,於是拼命壓制,想讓這個想法從大腦消失,於是被這個思維反撲,最終形成洗手強迫。再比如產後抑鬱症,因為生產過程巨大的痛苦,患者希望消除這種感知,初期可以壓制,後期同樣爆發出變態的痛苦感,孕婦生產和抑鬱爆發的間隔就是暫時可以壓制痛苦感的時期。

  強迫症對於患者的生活影響很大,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造成更嚴重的危害,一定要引起重視。對於強迫症應早發現、早治療,對身邊強迫症患者我們也應以包容的心態接受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