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為了你好”:破壞一段關係,這句話就夠了

“我都是為了你好”:破壞一段關係,這句話就夠了


成年人的世界,連痛苦都是全方位的:


1

這個世界生病了


為什麼人際關係時常讓我們感到痛苦?


“我都是為了你好”:破壞一段關係,這句話就夠了


先不論做法優劣,如果我們研究一下北野武這段39年的婚姻,會發現其中充滿了控制與反控制。


“我都是為了你好”:破壞一段關係,這句話就夠了


但這段聽起來不像話的婚姻,卻折射出很多長期痛苦關係的現狀:


“我都是為了你好”:破壞一段關係,這句話就夠了


這背後,有一種“所有權思維”在作祟。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認為自己擁有他人,就會毫不遲疑地強迫他們聽從“指揮”——


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讓你好好做作業,你就要聽話;


你是我的女朋友,所以我不允許你跟別的男生吃飯;
你是我的丈夫,所以你要把工資卡交給我。



“我都是為了你好”:破壞一段關係,這句話就夠了

2

為什麼你會選擇痛苦


“不是痛苦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痛苦。”


比如,同樣面對城市的車水馬龍,你可能覺得很繁華很熱鬧,但陶淵明卻可能覺得糟透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才是他的優質世界。

“我都是為了你好”:破壞一段關係,這句話就夠了


優質世界從我們每個人出生後就開始在記憶中組建,它包含了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信息,就像內心的香格里拉。


比起“你必須聽我話”,更合適的說法,是說出自己的感受,給對方一個選擇。


比起控制別人最終慘遭對方優質世界的除名,更好的做法,是向對方解釋自己的顧慮,不強迫對方做決定,這才是獲得對方信任,得以留在對方優質世界的關鍵。


不論是威脅還是懲罰,我們都無法改變別人優質世界的畫面。


3

如何選擇幸福?


幸福和痛苦不是一種感覺,而是一種選擇。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痛苦無法避免,是因為錯誤看待了與他人的關係,把自己放在了控制或被控制者的角色。從控制關係中跳出來的關鍵,是把外界的刺激看作“信息”。信息不能強迫我們做什麼或不做什麼,我們也就可以選擇忽略或隨機應變。


但你只把這句話看成是一個信息,就會發現自己有很多種選擇:向長輩解釋,或者裝沒聽見,或者拂袖離去,等等。相信你會做出得體的選擇。


“我都是為了你好”:破壞一段關係,這句話就夠了

當你不把自己放在被控制的位置上,感受就會舒服很多。


紀錄片《人生果實》裡,有對神仙夫妻——90歲的津端先生和87歲的英子小姐,自從丈夫退休後,兩人就回到了農村。

“我都是為了你好”:破壞一段關係,這句話就夠了


40多年的耕種生活,50多年的婚姻,老兩口之所以能保持感情和睦的秘訣就是:

絕不勉強對方。


正如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所說的:“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

“我都是為了你好”:破壞一段關係,這句話就夠了


人生最可怕的事,不是出現難題,而是錯過一個個選擇的機會,看著人生逐漸失控。


“這世上沒有毫不遺憾的選擇,生活也沒有正確答案,只要堅信選擇的道路就是正確答案,並把它變成正確答案就可以了。”


掌控人生的關鍵,不靠控制,靠選擇。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你也有選擇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