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这么多年钢琴,你的孩子可能遇见了一个假老师

国内“钢琴热”只升不退,前有郎朗、李云迪这样的“成功实例”高唱凯歌,后有各种各样的钢琴培训机构打着“升学通行证”旗号。

家长和孩子在高强度的“前后夹击”下眼花缭乱,学钢琴学音乐最初的美好愿望你还记得吗?

郎朗等一些钢琴家的童年时光是怎么样的?

又有多少家庭可以复制这些钢琴家的成功呢?

在他们的成功背后真的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美满幸福吗?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学钢琴”三个字。

这三个字的含义在你和孩子心中又代表了什么?

学了这么多年钢琴,你的孩子可能遇见了一个假老师

耳光比掌声更响亮

30年前的一个除夕夜,当邻居家的小朋友纷纷提着花灯、高高兴兴地到胡同里放鞭炮时,一个身材瘦小、约摸五六岁大的小男孩,却趁着父母忙着张罗年夜饭的工夫,把点着的灯笼塞进了自家的钢琴。

他躲在门缝后面,看火苗一蹿一蹿,眼里竟然闪出希望的光芒。

直到浓烟把爸妈引来,他才在一片泼水声、耳光声、呵斥声中,结束了这次小小的“反抗”。

30年后,这个男孩成了继孔祥东之后又一个走向世界级舞台的中国演奏家,他的名字叫赵胤胤。

学了这么多年钢琴,你的孩子可能遇见了一个假老师

赵胤胤的故事并不是个案,在中国,似乎每一个钢琴演奏家背后,不,应该说是每一个立志成为钢琴演奏家的琴童背后,都有一段血泪和抗争交织的成长史。

“从3岁起,除了睡觉以外都是做同样一件事情,一直做了30多年,我相信是你也说不清楚,你到底是喜爱还是不喜爱钢琴。”

赵胤胤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讽刺。

很难想象,一个殿堂级的演奏家,竟是这样“恨”钢琴的。

学了这么多年钢琴,你的孩子可能遇见了一个假老师

“给你三个选择,第一是回沈阳,第二是跳楼,第三是吃安眠药。”

这是郎朗的父亲在儿子13岁那年,给儿子的三个选择。理由仅仅是,儿子没有打招呼就帮校合唱团伴奏,耽误了两个小时的练琴时间。

“那天我拼命地用拳头捶墙,想把每一根骨头砸断,看你还怎么让我练琴。”

每每说起这一段,郎朗还是会做出激烈的手势,而父亲则会扭过头去,默默拭泪。

学了这么多年钢琴,你的孩子可能遇见了一个假老师

无论是赵胤胤、郎朗还是李云迪,似乎眼下在学钢琴这条路上,没有哪个榜样的童年不被家长劈头盖脸的拳头染指。

榜样的成功之路尚且畸形,那么他们身后的3000万中国琴童的生活更是可想而知。

学了这么多年钢琴,你的孩子可能遇见了一个假老师

“在舒曼杯(亚太)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13岁的沈阳女孩胡丁琦囊括了四项冠军。她在得奖感言中说:

“感谢父亲的400记耳光。”

学了这么多年钢琴,你的孩子可能遇见了一个假老师

一时间,台下哗然。胡丁琦5岁开始练琴,在最初的3年中,父亲因为练琴的事打了她400记耳光,可以说耳光比掌声更响亮。

以爱的名义实施暴力,远比单纯的暴力更加可怕。在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路上,是父母的虚荣心、攀比心在作祟。太过功利的目标,就像是一个不断充气的肥皂泡支撑着的虚幻的期望。然而残酷的现实是:99.99%的“郎朗梦”都是白日梦!

赵胤胤在接受采访时说:

“关键是家长到底希望孩子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钢琴能给孩子带来一些什么。

只是为了小的时候让他多受一些苦,他的手指比别人动得快吗?还是说他考级之后重点中学能加20分?或者是希望他在艺术方面是一个有品位的人?

但是很不幸的是,很多家长都跟我的爸妈一样,属于铁了心,无论如何都要让‘小兔崽子’变成钢琴家的那种人。

运气好的话这种希望可以实现,但是你要做好至少十年、二十年跟钢琴不停斗争的准备,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

我必须要把《时代》杂志做过的一个调研的结果告诉大家:琴童和钢琴家的比例是25万到28万比l,就是说每25万个琴童里才可能有一个人变成职业钢琴演奏家,靠开音乐会维生。”

这就像是一场赌博,赌注是孩子的童年甚至整个人生。

也许我们忘了,除了钢琴教育,父母还有社会教育、爱的教育、底线教育的责任。当药家鑫对一个妇女连捅八刀之后,也许我们应该觉悟,毕竟后者远比前者重要得多。

学了这么多年钢琴,你的孩子可能遇见了一个假老师

一项捞金的大工程

以郎朗为例,早在多年前,他就凭借7500万人民币的年收入跻身中国音乐家首富,如今,他每年的演出超过150场,每场演出费平均7万欧元,商业演出的出场费更是高达20多万欧元。而他代言了奥迪、索尼、万宝龙、阿迪达斯、招商银行等十几个品牌,据称每个广告的代言费至少500万元人民币。一个穿着燕尾服的优雅男子,指尖流淌着优美的音乐,所到之处是鲜花和掌声,身后有花不完的财富。这样的图景对于哪个父母来说不是一个完美的期许?所以,“就让孩子学钢琴了!”几乎是异口同声,还在娘胎里的孩子就被指定了未来。

基于父母的狂热,一夜之间钢琴教师也纷纷成了财富的宠儿。一名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告诉记者,一个钢琴系学生授课,每小时收费100~300元,而教授则是300~700元。以此估算,一名普通的钢琴教师,一年仅收3个学生,收入也可达5万~10万元。当然,在这个钢琴产业链上受益的不仅是老师,各种自立山头的考级机构和名目繁多的钢琴大赛也都赚得盆盈钵满。一位曾组织过钢琴比赛的钢琴老师向记者透露,组织一次少儿钢琴比赛,他最多一次赚了32万元,最少一次是18万元。

学了这么多年钢琴,你的孩子可能遇见了一个假老师

于是乎,钢琴,这个美其名日艺术启蒙的教育,一时间成了各方利益角逐的竞技场,学生家长、钢琴教师、考试机构,演变成了“周瑜打黄盖”似的密集型产业链,一项捞金的大工程暗暗展开,而祭品却是家长的精力、孩子的快乐、教育的畸形、心态的扭曲。

“钢琴考级证书如同废纸一张。”这是著名音乐教育家刘诗昆一次愤怒的表态。

其实眼下“高分低能”的琴童多如牛毛。

留法归国的钢琴演奏大师倪文就曾斥责考级制度:“为考级而弹琴,把艺术熏陶变成了应试教育。孩子们被一首或几首曲子折磨得死去活来,只懂机械重复,除此之外连基本的音乐知识都不懂。家长们竟然还为孩子过了几级而自鸣得意,不知道是可笑,还是可悲。”

今年16岁、学钢琴12年的北京女孩小天告诉记者:“我恨死考级了!每到考级前,我家总是鸡飞狗跳的。为了考级,家里的尺子没少打断过。有时妈妈下手重了点,爸爸心疼我,就朝妈妈吼,一场家庭大战自然免不了。”

多年从事钢琴培训工作的包女士告诉记者,目前钢琴考级制度随着每年考级人数的增加,变得越来越混乱,不仅有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大型协会组织的等级考试,也有很多艺术类大学组织的等级考试,甚至还有一些小型培训机构组织的,基本上是各立山头,标准很不统一。钢琴,长久以来被贴上上流社会的价值标签,仿佛学过钢琴是有教养、有文化的标志。而现在,我们却越来越发现,这不过是家长们自欺欺人的一场梦,不过是商业大潮中又一面捞金的幌子。掺杂了太多功利心的钢琴教育,是一场实实在在的赌博游戏,这个行业乱象丛生。

行业乱象,很多老师是“假”的

1.很多老师照“谱”宣科,谱子上有什么,讲什么, 只在意理论。会弹出来,能弹给家长看就行,

2.教师水平良莠不齐,很多老师是“假”的,没有获得教师资格证就上岗,甚至没有系统学过钢琴,机构临时培训两个月就上岗了。

3.课程编排混乱无纲,很多老师甚至直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选谱子,从简单弹的到难的,要考级的时候再临时抱佛脚,效果及其不理想。

4.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诉求,不注重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不向他们展示音乐真正的意义。只是想尽办法逼迫他们练琴。

孩子送到这样的教育机构,还没入门就毁了。

各种琴行管理培训班、师资班、连锁加盟、行业整合运作······此起彼伏、刀光剑影、风起云涌、江湖险恶。

折腾来折腾去,却发现琴行还是那个琴行,教育却不是那个教育。

社会钢琴教育的出路在何方?未来行业的发展格局谁能前瞻?谁来拯救?怎么拯救?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任何行业必将打上时代的烙印,社会钢琴教育行业也必将借助互联网的威力重整河山,线上线下双翼展翅,品牌造势再度腾飞。钢琴行业也迎来行业革命,遭遇洗牌。

可看似简单的线上教育,也有很多不良“玩家”。

现在网络技术发达了,不少钢琴教学视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钢琴教学形式的讨论。网络钢琴教学以其新颖、成本低、形式多样等特点受到一些琴童家长的亲睐。

然而,网上录好的钢琴课存在非常多致命的问题,不得忽视。

1、互动效果不佳

网上录好的钢琴课,是“以不变应万变”,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或给予回应。

2.网络教学难以做到系统教学

钢琴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更没有速成法。而有些网络上的教学多打着速成的招牌,吸引不懂行的新手点击,远远偏离了教学宗旨。

正常情况下,钢琴演奏的学习没有三五年的功夫不可能出效果。怎么可能被3分钟的视频就解决了?

回归教育,回归艺术,做良心机构,做良心老师,围剿不合格的机构和老师,优胜劣汰,重建行业生态,这将利于社会,有利于琴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