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男莫聽狂言,養女莫叫離母,原來這才是“窮養兒富養女”的精髓

教育是門大學問,學校教育講究因材施教,而家庭教育中,兒子和女兒的教育方式也不盡相同,最常見的就是“窮養兒子富養女兒”,兒子皮糙肉厚,將來要承擔家庭責任,不能讓他生活得太安逸,應該苦著養,女兒就不同了,要富養,要長見識。道理雖如此,但很多家庭卻把這簡單的幾個字理解偏了,走進了誤區。

養男莫聽狂言,養女莫叫離母,原來這才是“窮養兒富養女”的精髓

富養女兒的誤區,養出了任性的孩子

很多父母會把富養理解成兩種含義,一種是金錢上的滿足,但隨著教育意識的提高,這種父母越來越少,知道一味地金錢滿足,也不是為女兒好。還有一種,就是在感情上無限滿足,教育出了刁蠻任性的孩子,動不動就耍大小姐脾氣,對父母沒有感恩之心。

窮養兒子的誤區,養出懦弱的性格

一位媽媽採用窮養兒子的方法,結果帶兒子出去,別人總誇兒子懂事,也知道謙讓周圍的小朋友,媽媽感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但後來才發現,兒子看似謙讓,實際上是不敢表達自己,遇事唯唯諾諾,看到別人有好吃的,好玩的,流露出羨慕的眼光,但因為總是被窮養,從來沒有在物質上得到滿足,還很容易自卑,此時的媽媽後悔不已,但兒子的性格已形成,想要改變是很難的。


養男莫聽狂言,養女莫叫離母,原來這才是“窮養兒富養女”的精髓


由此,父母們在教育上出現了偏差,覺得“窮養兒富養女”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但其實,老話並沒錯,錯就錯在理解上,人們並沒有弄明白這句話的精髓就用於實踐。

關於如何養兒育女,古人早已經給出方法,在《增廣賢文》中給出了非常精闢的說法,養男莫聽狂言,養女莫叫離母,在解釋這句話什麼意思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增廣賢文》到底是什麼。

《增廣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後來又經歷了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呈現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以道家思想為主,對儒家的思想併兼容,大致分為4個方面,一是談人際關係,二是談命運,三是談為人處事,四是表達對讀書的看法,其中有很多道理都可以運用在教育中,比如妻賢夫少或,子孝父心寬。家中無才子,官從何處來?增廣賢文的篇幅不長,只有3800字左右,但讀起來朗朗上口,意思淺顯易懂,總結了為人處事的經驗和智慧,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養男莫聽狂言,養女莫叫離母,意思是說,培養男孩子不要聽他那些不切實際的胡言亂語,培養女孩子不要讓她從小跟母親分離。咋一看,跟“窮養兒富養女”沒啥關係,但深入分析,才發現其中的聯繫。


養男莫聽狂言,養女莫叫離母,原來這才是“窮養兒富養女”的精髓


養男莫聽狂言

男孩在小的時候總是充滿幻想,崇拜英雄,今天想做警察,明天想出去闖世界,總是眼高手低,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這裡告誡父母對男孩不切實際的言語,聽一聽就好,教育男孩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有規則意識,約束自己的言行,養成踏實負責的性格。

第二,對他情感滿足,精神支持。

郭德綱在教育郭麒麟時曾說過,人活一世是要有規矩,有禮數有體統,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在街上走,穿著打扮看孃的手藝,說話辦事顯出爹的教導。

養男莫聽狂言,養女莫叫離母,原來這才是“窮養兒富養女”的精髓

這裡跟窮養兒是有異曲同工的妙處,所謂窮養不是為了告訴孩子家裡很窮,讓他從小知道省錢,不去敗家,一個男孩長期在這樣的思維教育下成長,就猶如井底之蛙,他的思想和格局是打不開的,窮養是讓孩子忽略掉物質生活帶給自己的便利和虛榮心,以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品質為先,做一個有擔當的人。

但這樣的擔當一定是在規則之下發揮自己的才幹,不會為了金錢格局狹小,也不會因為虛榮心到處吹牛,孩子有規矩有擔當,也就成了。

臺灣作家劉墉曾說過,我希望兒子有一天去女朋友家做客,既能把一隻龍蝦吃的乾乾淨淨,讓對方知道見過場面,又能在女友水龍頭漏水的時候,立即拿起扳手修理,讓對方知道,他絕非嬌生慣養,是有責任有擔當的。

另外,父母還要關注男孩的情感世界,給予愛的滿足,而不是置之不理,覺得男孩皮糙肉厚,什麼事都不在乎,男孩也需要得到同等的愛,他的成長才會更好。

養女莫叫離母

女孩和母親的關係天生親密,母親對女兒的影響也最大,女兒要想養得好,是不能離開母親的,她需要母親持續的情感和愛的澆灌。

養男莫聽狂言,養女莫叫離母,原來這才是“窮養兒富養女”的精髓

一個失去母愛的女孩,在情感上是不自信的,她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但愛也不要滿得溢出來,成了溺愛,容易養出刁蠻任性和自私的女兒,所以愛要滿足,不多不少是最好的。

另外,養育女兒要見世面,郭德綱說過,一個女孩吃過見過,她才不至於眼界淺。換言之,這樣的女孩有底線,會看人,知道什麼樣的人適合做朋友,什麼樣的人適合進入婚姻,做到心中有數。

所以,富養女兒的精髓也在於此,給女兒情感上的滿足,讓她見世面,精神富足,獨立有主見。這跟母親的教育和格局也是息息相關的。

養男莫聽狂言,養女莫叫離母,原來這才是“窮養兒富養女”的精髓

所以,在男孩“莫聽狂言”的規則下,在女兒“不離母”的前提下,孩子應該窮養也應該富養,窮不是告訴孩子家裡有多窮,而是拼搏靠自己,有責任有擔當,不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富不是金錢的無限滿足,而是精神富足,活出自我,擁有自信和從容的氣質。

最後,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而這句話,也已經包含在“養男莫聽狂言,養女莫叫離母”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