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終點站》:被困機場9個月,身無分文的他是怎麼活下來的?

作者|寧鏡誠

《幸福終點站》:被困機場9個月,身無分文的他是怎麼活下來的?

提起演員湯姆·漢克斯,人們對他的第一印象大多停留在《阿甘正傳》中憨直的模樣,那個類似於金庸先生筆下郭靖的角色,激勵著無數人收起自己好高騖遠的心,真正地腳踏實地,去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

毫無疑問,湯姆·漢克斯和導演斯皮爾伯格合作的電影《幸福終點站》,同樣從“圍城”一樣的機場中,映射出了人生的意義。

《幸福終點站》講述了男主角維克多在前往美國途中,因為家鄉發生政變,舊政府被推翻,所以他所持的證件不被美國承認,被拒絕入境後又不能回國,最後在肯尼迪機場逗留長達9個月的故事。

如果把彼時的肯尼迪機場看成一座荒島,那麼此時的維克多甚至連最基本的生存都難以維持,這種糟糕的境況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無疑都是一場噩夢。

然而身無分文,遠在異國他鄉的維克多並沒有怨天尤人,抱怨命運的不公。他用樂觀的心態和不屈地奮鬥,頑強地在機場紮下根來,最後還因為幫助弱勢群體,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從他的身上,我們能學到的東西其實還有很多。

01

剛剛得知自己被困在機場的維克多,他的處境其實和很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一樣:

不會講英語導致他不能正常和人們溝通;身無分文意味著離開食品兌換券,他扛不了幾天;肯尼迪機場雖然佔地面積驚人,但除了衛生間,沒有一個地方能夠作為他的容身之處,供他暫避一時。

當一個人的生存都面臨挑戰,這就非常考驗他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這其中當然包含抗挫折能力。

維克多先是幫助機場送餐員恩裡克送情書,以此為條件換取免費的食物,解決了自己的吃飯問題;後來他因為誤打誤撞,把裝修隊沒幹完的活做的有模有樣,因此獲得了項目負責人的青睞,找到了一份時薪19美元(約130元)的工作。

至此,維克多開始在機場逐漸“紮下根”來。

《幸福終點站》:被困機場9個月,身無分文的他是怎麼活下來的?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細心觀察你會發現,我們幾乎看不到維克多因為現狀的不堪而去抱怨,他永遠是基於現狀展開行動,用行動來換取自己想要的那份安全感。這份執行力,其實是很多人缺乏的東西。

楊絳先生曾說:“很多人之所以煩惱,多半是因為他們讀書太少,閱歷不深但想的太多。”執行力的重要之處其實王陽明也曾提過,他最著名的理論“知行合一”同樣強調了行動對於自己想法的支撐作用。

簡而言之,沒有實踐的理論往往因為得不到現實的印證而逐漸變得縹緲;而沒有理論的實踐也無異於盲人摸象,會走很多彎路。

從維克多身上我們其實能夠看到“實踐”的可貴之處:

不會講英語,那就從連筆帶劃開始,只要張嘴,時間長了,口語水平自然就會提高;

沒有收入來源,那就利用自己的技能,先把能做的事情做好,機會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悄然來臨;

沒有朋友,那就讓陌生人看到自己的價值,從產生交集開始,慢慢向朋友的方向過渡。

一切地一切,實踐乃重中之重。這也難怪,馬克思會如此強調“實踐”的重要性,結合影片中的種種,“實踐”對於自身的蛻變以及塑造周圍環境的作用,可見一斑。

02

如果非要將《阿甘正傳》和《幸福終點站》放在一起比較,那麼從兩個主人公身上,我都看了一個詞一一“專注”。

阿甘從上小學開始,就因為略低於正常人的智商而困難重重,但他總是選擇專注地做好每一件事:

跑步,就一門心思向前衝,後來甚至憑藉這個特長進入了大學;

打乒乓球,即使對面是一堵牆,他仍然打得津津有味,直到代表美國和中國進行友好交流;

談戀愛,從始至終,阿甘只喜歡珍妮一人,從未改變。

《幸福終點站》中的維克多又何嘗不是如此?不為焦慮所困,只專注做好眼前的事,其他的事情也會漸漸跟著柳暗花明。

《幸福終點站》:被困機場9個月,身無分文的他是怎麼活下來的?

看《射鵰英雄傳》時,我最喜歡的一個情節就是洪七公傳授郭靖“降龍十八掌”。每個人都渴望成為武林高手,但真正沉下心來,肯一招一式苦心修煉的人卻少之又少。

郭靖的天資絕對算不上聰穎,洪七公教他一遍,他只能記住大概一成的內容。這也難怪七公在傳授時連連搖頭,直呼“傻小子”。

但郭靖的口頭禪就是“別人一遍能記住的東西,我就花十遍,二十遍去記憶,最後總會記住。”這種肯下“笨功夫”的決心,是不是像極了27歲才考中進士的曾國藩?

在筆者看來,這類人其實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他們清楚自己的天資一般,所以只能依靠後天的勤奮去彌補,這種反思後迅速付諸行動的能力,未嘗不是一種天賦。

反觀我們周圍的不少人,仗著自己所謂的“小聰明”,投機取巧。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還沒付出就嚷嚷著要成績。時間一長,這樣只能害了自己。

《幸福終點站》:被困機場9個月,身無分文的他是怎麼活下來的?

在此我還要多提一句,郭靖之所以能練就“降龍十八掌”,還和之前“江南七怪”給他打下堅實的基本功有關。

如果將郭靖的成長曆程比作是現如今我們考大學的話,那麼“江南七怪”就是他的小學老師。他們的方法固然有自己的侷限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九層之臺,起於累土”,沒有最基礎的知識體系,何談最後高難度的專業知識?

隨著年齡的增加,筆者越發覺得,看起來最簡單的,做起來往往最難。

知乎有一個瀏覽量高達1600多萬的問題一一“如何不痛苦地早起?”

早上起床這件看起來很容易的事,卻成了不少人頭疼的問題。原因無他,晚上回家後誘惑太多,刷手機、打遊戲、追劇直至深夜,最後帶著滿身的疲憊和滿臉油光陷進床裡。第二天再拖著疲憊的身體在鬧鐘的催促下做最後的掙扎一一能多睡一分鐘是一分鐘,直到經常性遲到。

我們的注意力被分散,我們的生活被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分割的七零八落。手機裡不時傳來的消息提示音、身邊湧現的形形色色的人、一個個真假難辨的所謂“機會”,他們中的每一個彷彿都能令我們深陷其中,消耗掉不少精力。

慢慢地,我們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只要踏實、專注地生活,朝著心中的目標一步步邁進的時候,我們才不會那麼慌亂。

03

最後,聊一聊“離別”吧。

《幸福終點站》中嵌入的那段有關愛情的情節,其實細細一品還是有些牽強。但這種有些類似“屌絲抱得美人歸”的橋段,正是不少人所鐘意的。

維克多雖然和空姐有過春宵一度的回憶,但是兩人終究還是沒能走到一起。影片最後,維克多不解地問艾米莉亞:“我們為什麼不能在一起?”

後者回答說:“命運,是命運讓我們無法繼續。”

看來有些人,註定只能是我們生命中的匆匆過客。

《幸福終點站》:被困機場9個月,身無分文的他是怎麼活下來的?

人們總是習慣於美化“離別”的概念,甚至賦予它“命運”的含義,其實那隻不過是一種自我寬慰而已。事物的不同性質決定了它們的分類,人的不同性格又將自身和他人區分開來。

與其說這是一種命運,不如說這是一種必然。

《幸福終點站》拍攝的場景就是肯尼迪機場,而機場本身就意味著離別與重逢。每一次的離別,其實都是為了下一次相逢,心中裝有這樣的想法,當我們轉身離去時才不會滿腹心酸。

北島曾說:“你沒有如期歸來,而這正是離別的意義”,是生活讓我們明白,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按照我們期望的那般去發展,就譬如離別,有可能為期一天,也有可能是一生。

從另外一種角度來看,離別的意義或許在於,它告訴我們:“珍惜當下,才是智者的選擇。”

筆者認為,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他能否正確看待離別的意義。如果對離別無動於衷,或許是大徹大悟後的平淡,但難免有些冷血;如果怕極了離別,又未嘗不是一種膽怯的表現。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離別又何嘗不是如此。

《幸福終點站》:被困機場9個月,身無分文的他是怎麼活下來的?

一一END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