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如何助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的冲击,让传统企业开始认识自我,从原来的框架中走出,接受新思维冲击,传统企业开始尝试转型。传统企业大部分都是粗放型,依靠经销渠道逐渐在市场上形成品牌影响力,占有率。可随着十来年电商的疯狂发展,渠道的侵袭,完全让传统企业乱了阵脚。相较于其它行业,建筑行业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其生产、销售、回款模式周期更长,及严重的资金流动性等问题,导致其在投融资过程中呈现如下特征:
 

1、建筑企业通常存在较大的资金的需求。

(2)、由于承接项目需经过招投标确定,随市场竞争加剧,建筑企业还存在要求垫资施工等现象,且工程款拖欠难收;

(2)、由于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复杂和产品形式多样,使得其产品在建造过程中需要耗用大量的物资设备;

(3)、由于建筑企业产品通常只有在建成并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才开始回款,过程付款比例低,结算付款周期长,资产流动性差,这要求建筑企业保有大量流动资金。

2、建筑行业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

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分布点多、面广、线长,施工队随工程项目转移生产点,特别是国际建筑项目,这带来建筑企业作业队伍分布分散,经营呈现法人多极化,导致资金分散,并形成资金闲置;另一方面多极化管理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容易产生投资失误,无法实现资金时间价值。

3、建筑行业资金周转压力较大。

建筑行业竞争激烈造成企业盈利能力较弱,且由于建筑企业回款周期长、缺乏合格的担保、质押物等原因,基于风险性和可盈利性考量,建筑行业较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授信。同时,由于建筑企业根据项目进行贷款容易造成贷款期限集中,带来到期还款量较大,还款期资金压力大,且贷款集中也容易带来资金上的闲置。

供应链金融如何助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如何借助供应链金融转型

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独特优势在哪

在欧美发达国家,供应链金融这一概念早在1980年左右就被提出,90年代,沃尔玛、家乐福和宝马等汽车制造商开始涉足,2000年左右几家大银行进入并成为主导,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批科技公司作为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兴起。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欧美供应链金融已颇为成熟。

在国内,直到2006年,供应链金融才第一次被提出,有业内人士预测距成熟期起码还有二三十年。在成熟的国际供应链金融市场,由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主导已是普遍现象,比如汉莎航空、SAB啤酒和雀巢等都是供应链金融做得非常出色的核心企业。

而在国内,大多数核心企业长期习惯了对上下游企业“占款”、“压货”,习惯了产业链内部的非良性竞争以及暂时的蝇头小利,对以助力上下游企业融资的供应链金融并不感冒。作为早年靠代工发展起来的制造大国,中国有着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天然优势,近年来的产融对接、脱虚向实、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规划也带来利好。

为了约束核心企业对供应商拖欠账款的行为,欧美发达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比如欧盟通过了《商业债务延期付款(利息)法》,澳大利亚规定供应商可以在5年之后起诉拖欠账款的核心企业,而美国的付款期限被约束到1个月左右。

国内还没有类似的保护中小企业的政策,所以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在可预期的时间内,还将继续保持高增长。可见,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客观条件是具备的,市场上对供应链金融的需求也极为强烈。缺乏的是银行与核心企业的参与动力。

供应链金融如何助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2、那些积极参与的核心企业

庆幸的是,也许是看到了有利可图,也许是供应链意识的觉醒,已经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知名企业开始积极投入其中,比如海尔、华为、富士康、茅台、TCL。如果细数,这份名单还可以再拉长一些。

对行业周期、产业特性、上下游企业交易信息熟悉的核心企业做供应链金融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当然正如中国物流金融智库专家宋华说的那样,也要防止走极端。核心企业做供应链金融要以强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为目的,不可过度炒作,不能为了盈利而耍流氓,即故意拖欠供应商账款、将账期拉长或对经销商压货,将金融产品强行卖给他们。

3、传统企业转型的机会来了

在产能过剩、经济下行、贸易战频繁和全球竞争激烈的当下,一直把自己当做局外人的核心企业恰可以借助供应链金融实现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

通过帮助上下游信用增级、拓宽融资渠道,核心企业可以增加上下游对自己的粘性,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巩固供应链链条,降低上下游频繁更换带来的风险。还可以与上下游统一步调,默契配合,推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变化时及时调整产销,并快速研发、投入新产品。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条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以及抗风险能力,实现产业链整体共赢。核心企业也能降本增效,在与其他竞争对手PK时胜出。

如今的竞争正在从一个单一企业转移到全产业链,核心企业要想变强大,必须要改变挤占上下游的过时观念,照顾上下游,关心和帮助上下游,实现产业链协同。供应链金融是传统核心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绝佳机会,关键看核心企业有没有把目光放长远,有没有革新的勇气。就像海尔,为何别的企业可以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轮回中脱颖而出,只是因为它一直在创新、在努力、在变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