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阿傩、伽叶尊者为何要屡次索要人事(钱财)?

西游记中阿傩、伽叶尊者为何要屡次索要人事(钱财)?

电视剧里面形象的演绎,阿傩、伽叶两位尊者的形象可谓是十足的市侩,典型的小人一对。

西游记中阿傩、伽叶尊者为何要屡次索要人事(钱财)?

招待唐僧师徒4人的斋菜饭食,阿傩、伽叶两位尊者陪吃又是陪喝,临走时还不忘往自己袖子里塞点,十足的贪小便宜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感慨:真不愧童年经典,这人物演绎的真是太真实了,真以为是真的)

但是原著中是这样吗?我们看原文:

二尊者即奉佛旨,将他四众领至楼下,看不尽那奇珍异宝,摆列无穷。只见那设供的诸神,铺排斋宴,并皆是仙品、仙肴、仙茶、仙果,珍馐百味,与凡世不同。师徒们顶礼了佛恩,随心享用,其实是——

宝焰金光映目明,异香奇品更微精。千层金阁无穷丽,一派仙音入耳清。

素味仙花人罕见,香茶异食得长生。向来受尽千般苦,今日荣华喜道成。

这番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佛祖处正寿长生,脱胎换骨之馔,尽着他受用。二尊者陪奉四众餐毕,却入宝阁,开门登看。

看完后,小伙伴们是不是有点明白了?第一点:饭食斋菜,随心享用,并没有限制,说明可以无限吃,想吃多少都行,这东西本来就没有计较!第二点:原著中也没说二尊者陪吃陪喝,只说了句二尊者陪奉四众餐毕,陪奉二字,可不是陪着二字,奉以组词来看,绝对是敬词。第三点:阿傩、伽叶,是佛祖身边随侍的尊者,平时什么东西没见过,还会差这点东西不是?

我们既然聊到这,我们就来说说阿傩、伽叶两位尊者,阿傩、伽叶,在我看来应该是作者的化用,佛经中并未见阿傩、伽叶两位尊者,只有阿难、迦叶两位尊者,所以阿傩就是阿难,伽叶就是迦叶,这应该是作者怕辱其尊讳的化用,可能也是怕得罪神仙啊!

阿难尊者,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多闻第一著称。佛灭后第一结集就是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佛经都是由他记忆背诵出来的,你看厉害不)佛祖涅槃后,大迦叶尊者(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大迦叶圆寂后,阿难尊者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佛法,被后世尊称为“二祖”。在寺院中,阿难与迦叶总是侍立在佛祖的两边,成为佛祖的协持。(都是能成佛作祖的,会有品性上的问题?)

而在佛陀选择阿难成为他的侍者的时候(一个公司职员,一下子变成董事长的随身秘书),他的第一选择竟然不是欣喜若狂的同意,而是犹豫。后来经过舍利弗、目犍连(都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的劝说,他才同意,并提出了三个要求,要求目犍连转呈佛陀:

①佛陀的衣服,无论新旧,他决不要穿着。

②如有信众恭请佛陀至家中供养,他决不要随侍前去。

③不是见佛陀的时候,他不到佛陀身边。

西游记中阿傩、伽叶尊者为何要屡次索要人事(钱财)?

阿难尊者

从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阿难尊者的品格,而且当时的阿难尊者仅有二十多岁。这样品德的人,又如何会贪取小便宜那?只能说作品中的故事情节需要。

说完阿难尊者,我们再看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被尊为头陀第一。何为头陀那,在佛法的头陀行中,有以下十大特征:一、是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修行;二、只过托钵乞讨的生活;三、要化缘乞食不分贫富;四、每天只吃一餐,过午不食;五、只穿别人丢弃的衣服;六、只置三件衣服和一只化缘的钵;七、常年固定在一个地方修行;八、在露天树下打坐;九、在树下静虑思维;十、住在墓地里。这有这有的修行,才是头陀,而迦叶尊者就是最严格遵守这些而进行禅修的。

而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也不同,他是在佛成道后第三年才成为佛弟子的,而他在成为佛弟子八日后即证入阿罗汉境地,可以说是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

迦叶尊者在佛陀入灭后,成为教团的统率者,并于王舍城召集主持了第一次经典结集。迦叶尊者后来也(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而迦叶尊者也是禅宗的祖师,佛祖拈花的典故,也是跟他有关。

西游记中阿傩、伽叶尊者为何要屡次索要人事(钱财)?

迦叶尊者

除了两位尊者的介绍之外,我们再来看,二尊者讨要人事的过程原文。

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三藏闻言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行者见他讲口扭捏,不肯传经,他忍不住叫噪道:“师父,我们去告如来,教他自家来把经与老孙也。”阿傩道:“莫嚷!此是什么去处,你还撒野放刁!到这边来接着经。”八戒沙僧耐住了性子,劝住了行者,转身来接。一卷卷收在包里,驮在马上,又捆了两担,八戒与沙僧挑着,却来宝座前叩头,谢了如来,一直出门。逢一位佛祖,拜两拜;见一尊菩萨,拜两拜。又到大门,拜了比丘僧、尼,优婆夷、塞,一一相辞,下山奔路不题。

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这是二尊者说的理由,我们接着往下看。

却说那宝阁上有一尊燃灯古佛,他在阁上,暗暗的听着那传经之事,心中甚明,原是阿傩、伽叶将无字之经传去,却自笑云:“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却不枉费了圣僧这场跋涉?”问:“座边有谁在此?”只见白雄尊者闪出。古佛吩咐道:“你可作起神威,飞星赶上唐僧,把那无字之经夺了,教他再来求取有字真经。”

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这是燃灯古佛的原话,听之言语,这无字之经也算是真经,只是东土众僧看不懂而已。有人相助,接下来师徒四人,自然得知这经是无字的经书,回转灵山。师徒回到灵山,如来又是怎么说的那?

卷卷俱是白纸。长老短叹长吁的道:“我东土人果是没福!似这般无字的空本,取去何用?怎么敢见唐王!诳君之罪,诚不容诛也!”行者早已知之,对唐僧道:“师父,不消说了,这就是阿傩、伽叶那厮,问我要人事没有,故将此白纸本子与我们来了。快回去告在如来之前,问他扌肯财作弊之罪。”八戒嚷道:“正是,正是!告他去来!”四众急急回山,无好步,忙忙又转上雷音。不多时,到于山门之外,众皆拱手相迎,笑道:“圣僧是换经来的?”三藏点头称谢。众金刚也不阻挡,让他进去,直至大雄殿前。行者嚷道:“如来!我师徒们受了万蜇千魔,千辛万苦,自东土拜到此处,蒙如来吩咐传经,被阿傩、伽叶扌肯财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教我们拿去,我们拿他去何用!望如来敕治!”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即叫:“阿傩、伽叶,快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他,来此报数。”

西游记中阿傩、伽叶尊者为何要屡次索要人事(钱财)?

看原文,行者早已知之,孙悟空是早就知道,就是陪演戏而已。再看唐僧回转灵山,山门之外,众皆拱手相迎,笑道:“圣僧是换经来的?”,众人皆知道唐僧是来换经的,为什么唐僧这边才回来,众人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一、阿傩、伽叶二尊者,之前干过这样的事。二、这件事是事先商定好的,大家都知道,只是按剧本演戏。三、灵山众人皆有神通,所有发生的事都知道。这三种可能,感觉第三种可能性最大,燃灯古佛是释迦牟尼佛之师,别人知道了未必敢管,但燃灯古佛却能管。当然了这事如来佛祖肯定也知道,甚至这剧情的发展也都算好了。看如来佛祖听了悟空的控诉之后,怎么说的,“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你不要吵了,他们两个向你讨要人事,我早就知道了,但是那我这佛经不可以轻易传,也不可以空手拿了取,并举了一个故事例子,一次众位比丘圣僧们下山,曾在舍卫国赵长者家里给他诵了一遍经,保佑他家里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就要他三斗三升的黄金,我这都还说他们卖的便宜了那,让我后世的徒子徒孙们没有钱用。你们今天空口白牙的来拿,所以传给你们了白本。这白本那,乃是这无字真经(佛祖亲口说了也是真经),也是好的。只是你们那东土众生,愚蠢执迷不悟,只可以传有字的了。如来佛祖早知道,这事没问责,也没有惩罚,只说你们再取有字的真经吧!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西游记中阿傩、伽叶尊者为何要屡次索要人事(钱财)?

我们看二次传经。

二尊者复领四众,到珍楼宝阁之下,仍问唐僧要些人事。三藏无物奉承,即命沙僧取出紫金钵盂,双手奉上道:“弟子委是穷寒路遥,不曾备得人事。这钵盂乃唐王亲手所赐,教弟子持此,沿路化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万望尊者不鄙轻亵,将此收下,待回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谢。只是以有字真经赐下,庶不孤钦差之意,远涉之劳也。”那阿傩接了,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庖丁,看阁的尊者,你抹他脸,我扑他背,弹指的,扭唇的,一个个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须臾把脸皮都羞皱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

西游记中阿傩、伽叶尊者为何要屡次索要人事(钱财)?

二尊者,按佛祖的指示,再次传经,却依然讨要人事,唐僧无奈,只得把紫金钵盂奉上。却说这,二尊者已经被孙悟空在领导面前被告了一状了,为何一定要讨要这人事那?是真的出于本心吗?

人事代表了什么?佛祖说了,不可空取,所以这人事一定要的。但是唐僧能给什么?我们先看唐僧都有什么:锦斓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紫金钵盂、白龙马、行李包袱。一眼看去,唐僧能送的,能舍的,且值钱的只有紫金钵盂了,所以佛祖想要的人事,就是这个钵盂。钵盂代表什么?一、以物换物,代表这佛经不是白取,不可空传。二、原文中写到,这钵盂是唐王亲手所赐,这也意味着,这佛经是唐王亲自所求,有正统的承认。三、钵盂是僧人乞食用的,也意味着唐王要给僧人们一口饭吃,不可怠慢了佛祖的徒子徒孙们。四、告诫以后的徒子徒孙,你们以后不可随便传经,一定要给自己的后代留路。所以这个人事一定要要,而且还要让自己最得力的两位大弟子去要。

再看阿傩尊者要到紫金钵盂的表情描写:那阿傩接了,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庖丁,看阁的尊者,你抹他脸,我扑他背,弹指的,扭唇的,一个个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须臾把脸皮都羞皱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微微一笑表示不甚在意,而最后那句把脸皮都羞皱了,更是把阿傩尊者的真实内心写了出来,羞愧难当啊!如果一个经常做这种事的人,一定不会羞愧的无地自容。所以,阿傩尊者也是出于无奈,这件事情一定要做的。

(作品原创,未经允许,禁止抄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