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像那些阿美利加人/行走在加利福尼亞的大道上/我行走在中國西部高原的/新闢的公路上/我從那隱蔽在群山的峽谷裡的/一個卑微的小村莊裡出來/我從那陰暗的,迷濛著柴煙的小瓦屋裡出來/帶著農民的耿直與痛苦的激情/奔上山去——”

汽車在美汗公路盤旋,突然,耳邊就響起了這首詩,我不知道1940年的艾青是行走在中國西部高原的哪條公路上,只知道,走在美汗公路,對詩人的那一份歡悅與激動感同身受。同樣是一條鄉村山路,沒有交通要道的大氣,卻是窩底、潘安、汗牛三鄉村民通往外界、通往自由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從四川省小金縣美沃鄉越過海拔4916米的木殼殼樑子至汗牛鄉,翻山越嶺,全長 51.66 公里,路基寬度 4.5 米,路面 4.0 米,為山嶺重山丘四級的公路。這是一條在雪山上開闢出的“天路”,大部分海拔高達 3500 米,冬季大雪封山,道路冰封,公路真正可貫通的時間是每年5月到10月。

3月底,木殼殼樑子積雪未化,我們輾轉著從小金繞道甘孜州丹巴縣境內,再從丹巴來到汗牛,128公里,崎嶇顛簸,這是以往窩底、潘安、汗牛三鄉8000多村民通往小金縣城唯一的公路。也正是經歷過128公里的顛簸之後,從汗牛鄉去往木殼殼樑子,嘗試著走美汗公路沒有積雪的路段時,才更直觀地感受到這條路的意義。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生命之路,註定要用血肉之軀鋪墊

美汗公路寬闊、驚險,從鄉村到山林,再到雪山之巔,向前方蜿蜒,路的兩旁,是叢簇的樹林,是悠閒的犛牛;路的盡頭,是嚮往的遠方,是廣闊的自由。美汗公路延伸著窩底、潘安、汗牛三鄉村民的生命,讓8000餘人在村落中安居的同時,也迎來了外面的世界,這是一條鄉村公路,更是一條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2008 年“5·12”汶川地震後,江西對口支援小金進行災後恢復重建。美汗公路被提上日程,2009年3月22日,美汗公路正式動工;2009 年9月30日,美汗公路全線貫通。 整條公路沿著的花柳溝山谷向西南方向蜿蜒前進,經過原始生態林區和草甸牧區,木殼殼樑子,這條線路中有36.86公里的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路線最高點海拔4916米,這是道路施工條件的極限。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上,銘記著“7·17”泥石流自然災害事件中罹難的 5 名江西籍施工人員。2009 年 7 月 17 日凌晨,汗牛鄉足木村熱希溝發生泥石流自然災害,導致美汗公路 C 標段物資中轉站被毀,年僅十九的挖掘機師鄭軍,正值壯年的爆破工方海金、方福壽、餘鐵團、陳大福遇難,五個鮮活的生命,永久地留在了美汗公路上。經當地政府和百姓多次考察後幫助選擇的最安全的地方,卻沒能阻擋住 60 年不遇的泥石流突然襲擊,駐地被淹沒,帳篷被沖走,天災的發生,只是一瞬,人力顯得渺小而無奈。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十二年後,當人們再次提起那些淹沒的記憶時,依舊記得當時的場景,記得搜救的心情,依舊心有餘悸。 輾轉來到汗牛鄉,尚未歇息,足木村金書記便第一時間將我們帶到“七·一七”泥石流江西援建者罹難紀念銘前。美汗公路 C 標段的回頭線上,災害的發生地,這塊由當地片石雕刻的紀念碑經過十二年的風雨洗禮,已經褪了顏色,碑上的銘文,卻依舊銘心刻骨。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修築了十二年年,紀念碑佇立了十二年,三鄉村民早已習慣了美汗公路的存 在,卻也沒有忘記在此地流逝的生命。在每一次路過時,他們或許不會在紀念碑前停留, 卻依舊會用自己的方式祭奠祈福,碑前殘留的香火,便是最好的證明。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避世村寨,註定要將希望之門敞開

汗牛、窩底、潘安三鄉地處青藏高原東延,邛崍山脈中段,分佈在聳立的高原群山之間。離小金縣城直線距離只有十多公里的鄉村,卻需要翻山越嶺五六個小時才能抵達,山阻隔了外面的世界,使得這裡保留了原始的民族風情,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卻也不可避免地使之落後於外界。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在美汗公路貫通之前,三鄉村民去一趟縣城是一件大事,只能騎馬或者步行翻越木殼殼樑子,早上天沒亮就上路,年輕力壯的走五六個小時才到縣城;或者坐汽車繞到甘孜州的丹巴縣,再繞回阿壩州的小金縣,這個來回有 260 多公里,車費要近百元。這樣的開銷是普通村民不能承受之重。

他們避世而居,不是不想出去,只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很多老人一輩子沒有去過縣城,沒有見過外面的世界,對於他們而言,眼前所能及的便是所有。我不知道他們是否精神世界足夠豐富,豐富到生活在避世村寨,也能感受到整個世界。只知道,如果能夠選擇,哪怕避世而居,他們也需要開通一條路,一條通往遠方、通往自由的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便是這樣的存在,它是三鄉8000名藏族同胞抵禦自然災害的生命之路,當疾病、災難來臨,它可以用最短的時間解救生命;它將汗牛、窩底、潘安三鄉與外界相連,走過了美汗公路,便能抵達小金、成都,能抵達嚮往的遠方;它給了三鄉村民選擇的自由,有這條路在,他們可以安居,可以遠行,可以歸來。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在美汗公路通車十二年年後,繞道丹巴,經潘安、窩底、最終來到汗牛鄉。一路上,司機會捎上順路的老人,老人搭車,也已經成為習慣。在汗牛鄉足木村金書記家午餐,滿滿的一大桌家常菜,犛牛肉、土豆、臘肉、臘腸,都是當地自產的食物。金書記話不多,在飯桌上說起美汗公路,說起那些年的“江西老表”,卻停不下來。援建時的種種情形,他如數家珍,帶著我們站在紀念碑前時,他依舊沉重。他說,對於他們而言,美汗路不只是一條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汽車行駛在美汗公路上,盤旋著向上,像是要去往天邊。走過很多路,卻從未走過這般大氣的鄉村公路,藍天、白雲、村落、森林、犛牛、雪山,每一次呼吸,都暢快淋漓。近十年的公路,被保護得很好,沒有一點坍塌。經歷過自丹巴入潘安、窩底的那段路的顛簸,再走美汗公路,甚是享受。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對於偏遠農村,“有路,才有希望”,而美汗公路所承載的希望,更是一般的鄉村公路遠遠不能及的。美汗公路結束了小金縣窩底、潘安、汗牛三個鄉無公路直通縣城的歷史,將原本的車程縮短了一半,極大地方便了三鄉藏民的出行 ;打破了三鄉自給自足的自然狀態,改變農民傳統的生活方式與生產模式,使得豐富的礦產資源得到利用開發,推動經濟的發展。

美汗公路早已滲透入他們的日常生活,年輕人務工,孩子上學,病人看病,老人去看看小金縣城,都是通過美汗公路;家裡種植的土豆、蠶豆,山上採的松茸,因為美汗公路,可以運出去賣,增加家庭收入 ;每年 10 月,在公路冰封之前,村民們還會提前去縣城置辦年貨。原本閉塞的鄉村,因為一條路,可以跟這個世界更好溝通。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汗牛鄉沒有絕世的風光,卻有避世的生活,一條公路,不會對原本的生活帶來太大的衝擊,卻可以為封閉的思想,帶來更多的可能。當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依舊堅持自己的生活,如此,也便少了一份盲目,多了一份安然。生活依舊,心境卻早已不一樣。

高山雪峰、高山草原、原始森林、高原湖泊,訴說著獨屬於高原的原始大氣。絢爛的杜鵑花、搖曳的格桑花,又是另一種嫵媚。汗牛鄉的枷擔灣村,草場、雙海子、險峰,溪流、峽谷,原始生態,更是川西北高原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汗牛鄉避世的生活、原始的風光、獨特的文化,因為群山的阻隔,依舊如初,而美汗公路的存在,讓避世的汗牛鄉慢慢揭開面紗,讓熱愛戶外探險、熱愛藏族文化的人更容易抵達,成為中國西部高原自駕的好去處。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美汗公路,汶川地震援建公路,用血肉之軀鋪墊的生命之路

作者簡介:覺非行記,自由攝影師,旅遊自媒體。

新浪微博:@覺非行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