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我能替你吃塊月餅嗎

作者:劉娜

來源:閒時花開

李文亮,我能替你吃塊月餅嗎


●●●


10月已到,2020年就真的過去了四分之三。

新冠陰影籠罩的2020年,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冥冥之中好像有飽含上蒼恩賜的某種內涵:

國慶節,是國之大事。

中秋節,是家之團圓。

國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國。


多少國之大事,都需要家捨棄團圓。多少家之團圓,都需要國長治平安。

今天,李文亮再也不能回到他的兩個孩子身邊,陪他溫柔大體的妻子,去看生前最愛的武漢的秋天。

除了他,還有夏思思、宋英傑、劉智明、江學慶……


那381名被稱為“最美逆行者”,在逆行之後卻再也沒有返程的人。

他們是醫生、護士、警察、公務員、保安、城管、社區幹部,他們也是誰家的兒女、父母和愛人。

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抗疫戰爭裡,他們為了腳下的這片土地,永遠地缺席了親人的團圓。

忠孝不能兩全,赤子永別人間,但願天上宮闕,今夜也能月圓。


●●●

除了公職人員,還有我4746位同胞,被戴著花冠的病毒奪走性命,再也不能行走在這10月的風裡,對月當歌,把酒言歡。

他們有的還是少年,曾做過考上北大清華的夢,去世界各地去看一看。

他們有的依然壯年,曾牽著愛人的手在廟裡許願:願得一人心,此生便圓滿。

他們有的步入中年,曾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困境裡,活得不如狗,但依然咬緊牙關在搬磚。

他們有的進入耄耋之年,是院士,是科學家,是大學教授,是銀行行長,是平凡的老嫗和老夫,是這個國家2億多老人中的一員……

他們被病毒扼殺在春天,再也吃不到今晚的團圓飯,也用背影提醒我們:

生死才是最大的慾望,活著就不要饒過每天。


●●●

不僅僅是他們,還有。

山西飯店倒塌事故中的無辜孩童和鄉親,貴州公交墜湖中的無辜市民和學生,罐車爆炸事故中的無辜村民和司機……

他們只是像平常那樣,披著尋常的外套,邁著尋常的步履,去赴一場宴會,去考一場考試,去看一個友人,甚至只是安靜地走在路上,卻一個轉身,被意外奪走了明天。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告別和失散本是人生的常態。

但,他們是我們的同胞,也是隱秘的角落裡某個人的摯愛,而很多悲劇原本可以避免,所以,我們依然忍不住發願:

這樣的人禍,少一點,再少一點。

因為,每個無辜離去的生命背後,都有一份永遠殘缺的團圓。


●●●

當然,站在四分之三的節點上,回望2020年,我們更多的是感動,是致敬,是溫暖,是珍惜,是希冀。

我們再次記住了鍾南山、李蘭娟、陳薇,我們重新認識了張伯禮、張文宏、張定宇,我們在災難中重新理解英雄的含義:

赤子孤獨,但挽救了一個世界。

我們也在疼痛中重新確認對國家的歸屬: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

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是被身邊的平凡人打動。

他們是為抗疫捐款的老兵,是在雪山上尋找信號學習的女孩,是方艙醫院裡淡定看書的留學生;

是在案板下認真上網課的小女孩,是考上北大清華的農家子弟,是看見了惡人圖謀不軌的罪行後,挺身而出保護無辜女孩的飯店員工;

是被砍數刀後,拖著殘疾的手,面帶微笑回到工作崗位的陶勇醫生,是失去妻女3年多後,用大愛治癒自我傷痛的林爸爸;

是這不幸荒年裡,我們不離不棄的親人和愛人,默默相助的老友和鄰居,是每個不願服輸的小人物;

也是,穿越暴風雨後,仍願帶一隻流浪狗回家的我們自己……

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倖存者。

因為倖存下來,所以要好好相愛,彼此善待,努力過活,盡力給予。

因為挺過昨天,所以要活出今天,不負當下,深愛自己,溫柔他人。

因為過了四分之三的2020年,已教會我們太多:

關於意外和明天,關於邪惡和善良,關於醜陋和美好,關於謠言和真相,關於最兇的怪獸和最好的人民,關於悲壯的昨天和當下的團圓。


●●●

今天,願我們都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團圓。

因為我們的今天,是那些回不來的人渴望的明天。

因為我們的團圓,是那些無法團圓的人奢望的圓滿。


這個假期,願我們都睡一個好覺,喝一場暖酒,吃一塊月餅,見一面親人,親一下愛人,抱一下孩子,謝一謝自己。



替那些逝去的人。


為那些活著的人。


明月時時有,何必問青天。


不訪天上宮闕,也知今夕何年。

如若國泰民安,自有閒庭深院,足以避風寒。

活著亦然苦,從不羨仙間。

白米粥,粗糧飯,明月照,夜空藍,赤子仍在人間。

除卻生死,萬事皆作秋風散。

人有離合悲歡,月有晴陰圓缺,不敢求兩全。

惟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為我們賣過命的人,所有努力過活的人。


願你們點個【贊】,把文章分享給更多人看。


中秋安康。


———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閒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80後老女孩,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能寫親情愛情故事,會寫親子教育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