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火別輕易用敗火藥,講一個病案

大家好,今天繼續講《古今醫案按》的病例,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更年期陰虛發熱的病例,我一講很多人可能就會說跟她的狀況一樣。

有的火別輕易用敗火藥,講一個病案

這個病例來自明朝的義烏名醫,虞摶,他治過的一個婦女,當時病人四十多歲,應該是到更年期了,每天晚上覺得身上發熱,天一亮醒來就好了,並且手腳心持續性的發熱,心中煩躁的很,這個情況持續了大約有半年了才請虞摶來診視。

稍微懂點中醫的人都知道,這個婦女的症狀是典型的陰虛火旺的症狀,按道理講要用滋陰清熱的藥像知柏地黃丸、大補陰煎之類藥方。

虞大夫的第一感覺肯定跟咱們一樣,也知道她是陰虛火旺,但他沒有輕率的去滋陰,而是仔細的給病人把脈,發現她的脈象雖然是典型的陰虛火旺的細數脈,但也有些特別,橈動脈脈位很深,必須使勁按才能摸到,而且脈管有些弦硬,也就是勞脈,這一般表示病人身體裡有沉寒,說明陽氣被鬱在裡邊出不來,於是虞大夫先用了李東垣的昇陽散火湯,病人吃了四副藥,發熱的情況就好了大半,胸中也覺得比之前輕快多了,又吃了兩幅,幾乎就全好了。

有的火別輕易用敗火藥,講一個病案

昇陽散火湯出自李東垣的《內外傷辨惑論》,是治療“男子婦人四肢發睏熱,肌熱,筋骨間熱,表熱如火,燎於肌膚,捫之烙手”以四肢發熱為主要症狀的虛火。

李東垣分析說四肢屬於脾,四肢發熱多是因為脾胃氣血虛,或者是吃太多冷食損傷脾胃,陽氣不能升發才導致的發熱。

昇陽散火湯裡大隊的辛溫發散的藥物,葛根,升麻,柴胡,羌獨活,防風來昇陽發散,又防止升的太過,反佐酸陰斂降的白芍藥;陽氣無法升發的根本原因是脾胃氣虛,所以少不了大補元氣的人參,用甘草來調和諸藥,這就是全方的配伍。

再回到這個病例,病人陽氣升發出來,鬱熱解除,也就不發熱了,但有可能是暫時的,所以需要善後,虞摶給病人又開了四物湯養血滋陰,再加黃柏、知母清虛熱,另加上少量炒乾薑反佐,防止損傷脾陽,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痊癒。

這個病例給我們的啟發是切莫先入為主,一看是陰虛火旺的症狀,滋陰清熱的藥就用上了,也不管是什麼脈象,這個病例假如先用了滋陰祛火藥有可能會鬱扼體內的陽氣從而起到反作用,陰寒的藥也會損傷脾胃陽氣,造成更深的後果。

再一個是,什麼時候都要顧護脾胃,脾胃太重要了,脾胃功能不行了,氣血都免談,肯定好不了,尤其是生病之後,有一分脾胃之氣就有一分生機,不能為了伐病而傷了根本,真是得不償失。

好,今天就講這些吧,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