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分《唸書的孩子》 :從三個方面探討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

《唸書的孩子》這部影片,豆瓣評分高達8.8分,影片以動人的故事獲得了國際兒童電影節上的最佳電影獎和最佳演員獎。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父母外出打工,農村留守兒童路開與爺爺,還有一條狗相依為命的故事。整部影片以父母外出務工拉開序幕,以小孩路開與爺爺的日常生活為主線,反映了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

在我看來,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成長是不健全的,至少孩子的內心是充滿孤獨和渴望的,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來探討留守兒童路開的內心世界:


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只能偷偷哭泣和想念,假裝做個懂事的孩子

影片的開頭是路開一覺醒來,發現爸爸媽媽和往常一樣不辭而別,去遠方打工了。所以,他外套顧不上穿,哭喊著去追,因為他知道爸爸媽媽一走就是一年。任他怎麼哭喊,那輛開往他們越來越遠的那輛車終沒能停下。

豆瓣8.6分《唸書的孩子》 :從三個方面探討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

那個望著父母遠去的背影是那麼熟悉,讓人心疼。我小時候也是有類似的成長經歷,每年媽媽外出打工時,我就躲在遠遠的地方藏著哭,撕心裂肺的哭,這樣不會有人知道,反正我也挽留不了她。

路開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電話鈴響,每次只要電話鈴聲一響,他就飛快的跑過去接電話,因為他知道是是他牽掛的人。而每次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他從沒說過一句想“爸媽,我想你們”,從來都沒有。而是乖乖的聽著爸爸媽媽的教導,因為即使想,那又能怎麼樣?

豆瓣8.6分《唸書的孩子》 :從三個方面探討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


這是大多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父母為了生活成年在外奔波。於這些農村父母而言,他們沒有過多的選擇。由於受他們所處時代的影響,受教育程度有限,身上的技能有限,根深蒂固的思想有限。這些種種把他們困住了一種觀念,只能通過打工來讓家裡更好一點。

而大多父母常年在外,很少管孩子,自然也就不瞭解孩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有人引導,有人訴說,這是大多父母所缺乏認識的一個方面。而即使意識到了也很無奈,因為父母本身教育能力有限,這是一個時代發展過程中的產物。

而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來改變,而最基礎的改變則是從思想上來改變。


兩個靈魂的相遇:小膽兒其實就是另一個自己

小膽兒雖然是一條狗,但對路開而言,是最好的朋友,也是另一個自己。路開把所有悲喜和歡喜,以及內心所有的秘密都和小膽兒說,也只能和小膽兒說。因為爺爺不懂,也怕爺爺擔心,爸爸媽媽又不在家。

而小膽兒特別像自己,也特別喜歡自己,到哪裡都跟著,唸書的時候就乖乖的坐在旁邊聽著。與其說是一個孩子和一條狗,倒不如說是兩個靈魂的相遇。

豆瓣8.6分《唸書的孩子》 :從三個方面探討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

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可能理解人與狗的感情,有時候是可以拋開一切想去保護的。

就像路開的爸爸接他去城裡,上車那瞬間把小膽兒拋下,路開拼命的掙扎要帶上小膽兒一起去城裡,硬是被父親拽上了車。而小膽兒兒在車後拼命的追,路開只能趴在玻璃窗前望著小膽兒哭,也許他看著小膽兒瘋狂的追著那一刻,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像一個被拋棄的小孩,所以他明白,小膽兒離開了他,它肯定會孤獨,會傷心的。

豆瓣8.6分《唸書的孩子》 :從三個方面探討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

而路開的爸爸說到城裡給他再買一個。他不懂,小膽兒在路開心裡的重要性,在多少個孤獨的日子裡,是小膽兒始終陪在他身邊,是他唯一可以說心裡話的朋友。

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宇宙的中心:是爺爺

對大多數留守兒童而言,父母外出打工,成長的過程就是和老人相依為命,於路開而言,亦是如此,爺爺就像是陪在自己身邊的爸爸媽媽,關心自己,鼓勵自己,而路開也懂得體諒爺爺。

爺爺體弱多病,卻每天堅持送孫子路開去上學,雖然家裡貧寒,也不會讓孫子餓著凍著。雖然沒念過多少書,但是每天會詢問孫子功課,雖然家裡看不了電視,為了不讓孫子無聊,讓孫子每天給他念書,讓孩子有事可做,有成就感。

豆瓣8.6分《唸書的孩子》 :從三個方面探討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

路開對於爺爺既孝順,也是滿滿的依賴。

小小年紀,學會了做飯,替爺爺減輕負擔。爺孫兩人相依為命,誰都離不開誰。有一次,爺爺外出喝喜酒,沒有去學校接路開,路開跑回家看到門都鎖著,瞬間就著急了。

在得知爺爺去喝喜酒了後,飛快的跑去找爺爺,委屈的眼淚巴啦巴啦的就掉了下來。敏感的路開,面對爺爺的突然失蹤,太害怕了,內心太孤獨了,怕爺爺會像爸爸媽媽一樣拋下他不管,所以他哭了。

爺爺煤氣中毒,送醫院搶救醒來後,路開跳到床上抱著爺爺大哭,給醫生磕頭,眼裡含著淚花。這個磕頭對一個孩子來說,太沉重了,本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年紀,他承載了太多生活的刁難。


豆瓣8.6分《唸書的孩子》 :從三個方面探討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

爺爺去世後,路開父母打算接他去城裡上學,但是城裡一時也找不到學校,手續也難辦理。為了不耽誤學習,所以爸爸媽媽暫時把路開一個人留在了家裡,託老師照顧。

老師讓路開晚上睡她那裡,路開怎麼也睡不著,大晚上一個人帶著小膽兒就回到了自己家。爺爺去世了,他一點不怕,怕的是半夜醒來叫爺爺,爺爺卻再也聽不到了。偌大的房間,只剩他一個人的那種孤獨,那種安靜,讓他無比恐懼。

所以,半夜醒來,他撥通那個熟悉的號碼卻不說話,默默的哭泣,那種害怕孤獨的心裡,爸爸媽媽不會懂,所以他默默的承受著。

其實每一個留守兒童都有一顆敏感的內心,裡面裝滿了心事,無從對任何人說起。因為害怕再次受傷,所以選擇自我保護。

一部好的影片不僅僅是內容呈現上,更多的是帶給我們的現實啟示。


現實啟示:

1. 關注孩子內心需要家庭、社會共同努力

孩子成長過程中,更多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學校要時常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做好學生成長中的引導作用。和家長保持有效溝通。

而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現在的學生越來越有個性,家長和教師之間要互相理解,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豆瓣8.6分《唸書的孩子》 :從三個方面探討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

2. 父母要提升自我,和孩子才會有更多話題

很多留守兒童的父母在教育理念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聽話就打,教是老師的事。這種思想是他們所處的時代和父母教給他們的,所以他們也會用同樣的方法教自己的孩子。

而這樣會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要想改變這種局面,父母要從舊思想中跳出來。與時俱進去了解這個時代,尊重孩子,走進他們。


豆瓣8.6分《唸書的孩子》 :從三個方面探討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

3. 盡最大努力把孩子帶身邊

為什麼大多數農村父母把小孩放農村而不帶自己身邊呢?因為農村成本低。放農村有老人帶,上學問題好解決,也不需要租房,大人也可以安心工作。而城市則生活成本太高。

但是孩子在讀書階段是世界觀行程的關鍵期。父母常年在外,顧不上孩子,也不瞭解,自然會關係越來越遠。


寫在最後:

一部好的影片帶給人的更多的是反思和成長。留守兒童是當下大多農村家庭的現狀,而造成這種現狀的很多原因不是短時間可以改變的。

我們普通人能夠做的就是更多的關注他們,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父母是引導孩子成長路上的主力,只有每個父母意識到並重視起來,孩子才會更健康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