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多了多余,座少了不够,你纠结过这个问题吗?

昨天,小编现身说法,泪流满面控诉奔驰R320是坑爹的7座车,那么二孩家庭在购车时究竟该如何选择?到底是选6座,还是选7座呢?怎么才能又满足需求又满足了面子?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一起讨论这个话题。

座多了多余,座少了不够,你纠结过这个问题吗?

从时间上看,7座乘用车的诞生要早于6座车。从最初的小面,到后来的MPV,几乎都是采用2+2+3的的座椅布置方式,只不过MPV中间的2是两个独立的座椅,而早期的小面则是两个相连的座椅。说个题外话,当初在小面市场竞争激烈之时,不少企业将小面中间座椅靠近门一侧添加了一个可以变形为临时座椅的扶手,以增加载客量来作为自己产品的卖点,当然,由于受到成本和理念的限制,这个临时座椅几乎没有任何舒适性可言,仅仅是为了多坐人,而且还涉嫌超载,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设计只能在一些金杯、金龙等中型客车上见到了。

座多了多余,座少了不够,你纠结过这个问题吗?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二胎的开放,自驾游的兴起,2+2+2的家庭组合让7座的概念不再只局限于MPV领域,不少厂商将其引入到中型以上的SUV产品中,汉兰达、锐界、途昂等车型正是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诞生的产物,大7座成为它们占领市场的重要法宝,售价比5座版本贵2万-5万。与MPV不同,7座SUV选择的是2+3+2的座椅布局方式,其实就是在传统5座的基础上,利用后备箱的空间增加两个座椅。

座多了多余,座少了不够,你纠结过这个问题吗?

由于中间3个相连的座椅普遍不具备前后调节功能(即使有,前后调节量也十分有限),可想而知,最后一排的空间格外局促,远没有MPV那样宽敞舒适,偶尔应急尚可,如果长时间乘坐对于像小编这样的长腿欧巴而言,剩下的只是煎熬,此刻,那些自驾游中本应有的诗和远方已经通通被抛诸脑后,大脑里只剩下唯一的诉求:究竟还要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此外,7座SUV的后备箱空间也因此变得非常狭小,几乎放不下超过20寸的行李箱或尺寸稍大的物品,例如折叠婴儿车。

座多了多余,座少了不够,你纠结过这个问题吗?

虽然乘坐感受一般,但是这个卖点还是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为其买单,这也刺激绝大多数的汽车厂商跟进,原本只有5座设计的SUV,哪怕只是紧凑型产品,也都在升级后陆续增加了7座版本,例如途观L、奇骏、科迪亚克。而7座SUV的盛行也抢占了原本属于MPV的市场份额,导致被很多专家看好的MPV市场,即使在国家二胎政策的加持下,也没有获得应有的增长。

座多了多余,座少了不够,你纠结过这个问题吗?

座多了多余,座少了不够,你纠结过这个问题吗?

不过,既然是7座车,比普通5座车多2座,那么消费者除了在整车售价上要付出更高成本外,在年检方面也要比5座车繁琐。2014年9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乘用车6年免检政策,即以往需要两年一检的乘用车,现在可以在前6年内无需上线检测,只要更换年检标志即可。只不过,这个政策并不包含7座乘用车,这让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得不慎重考虑。

座多了多余,座少了不够,你纠结过这个问题吗?

出于对空间上、以及现行政策的考虑,6座车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在售的6座车普遍采用2+2+2的座椅布局方式,即将原来中间3个相连的座椅变成了2个独立的座椅。而且这两个座椅前后调节的幅度较大,对最后一排的空间有着很不错的改善。不过,后备箱容积始终是无法改变的硬伤。

此外,6座产品还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如果最后一排不坐人,而摆放行李物品时,一旦车辆紧急制动,后备箱中的物品就会顺着中间两个独立座椅之间的过道冲到前面,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常见的安全隐患。

座多了多余,座少了不够,你纠结过这个问题吗?

重点来了,经过分析6、7座车辆的发展历史和优缺点,小编觉得就很容易做出选择了:

如果车辆经常载人较多,且比较注重空间,那就选择7座MPV,例如通用GL8、吉利嘉际、本田奥德赛;

如果车辆只是家用,偶尔载客较多,喜欢自驾游,且不嫌2年检验一次麻烦,那就选择7座SUV,途昂、科迪亚克、途观L等;

如果觉得2年检验一次太麻烦,6座新宝骏RM5、通用的GL6、凯迪拉克XT6无疑是最佳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