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行业: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关注空间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机会

中信建投 研报作者:黎韬扬,鲍学博

事件:
  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范畴
  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4月份新闻发布会,高技术司司长伍浩表示: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3个方面内容,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点评
  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新基建范畴,未来有望加速建设
  4月20日发改委高技术司司长在回应彭博社记者关于新基建的提问时,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卫星互联网将作为信息基础设施中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此前,我国多家企业提出了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计划,“虹云工程”、“鸿雁星座”在试验验证星阶段与美国OneWeb、Starlink相差不大,但截至目前,各企业均未开始卫星的大规模批产部署,在批产和部署方面较为滞后。随着OneWeb、Starlink星座开始大规模部署,我国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建设也已迫在眉睫,预计今年年底国内相关卫星产能建设完毕后,我国低轨互联网卫星将进入大批量部署阶段。


  卫星互联网总投入预计在数百亿,空间基础设施制造业率先受益
  卫星互联网系统主要由卫星、测控站、监测站、信关站、用户站等组成。卫星主要进行无线电波的转发,从而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和传输;地面测控和监测系统通过地面设置的测控站、监测站对卫星进行监控,实现对在轨卫星位置和轨道的监测和校正,对卫星转发器的输出及整个空间通信分系统进行测试、监控,并对出现的故障进行检修;信关站又叫做通信关口站,用于连接地面网络和卫星馈电波束。
  参照SpaceX对Starlink的预计投入,我国建成一个完整运行的低轨卫星星座需要总投入100亿美元左右。低轨互联网星座首先要建设的是卫星,因此卫星制造产业链和运载火箭产业链将率先受益;地面系统与卫星同步建设或紧随其后,包括信关站、测控站等。
  下游市场包括政府、军方、企业及个人,卫星运营及用户终端潜在市场巨大
  航空、航海以及野外作业等特殊人群有望成为卫星互联网最早的一批用户。飞机乘客联网需求强,消费水平高;轮船乘客离岸时间长,联网几乎为刚需,而且消费水平也比较高;钻井平台、森林作业等特殊业务人群长期处在没有网络的区域,对互联网需求也非常旺盛。

  政府、国防订单将是星座运营的重要基石。低轨互联网星座可提供全球性不间断连续通信服务,可作为政府应急以及国防通信的重要补充手段,加拿大Telesat公司已经获得加拿大政府订单,SpaceX和OneWeb也都在寻求政府和国防订单。
  地面网络未通或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是最大的潜在市场。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估计,2018年年底全球将有51.2%的人口,即39亿人接入了互联网,换言之,全球仍然有一半的人未联网。虽然全球已有约一半人口使用互联网,但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按照国际电信联盟2017年的估算,为弥补全球数字鸿沟,如果全球上网人口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5亿人,为此部署新技术、建设或升级基础设施的花费将达4500亿美元。若采用低轨互联网星座,则该花费有望大大降低。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空间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机会
  从卫星互联网建设受益顺序来看,卫星、火箭、信关站等空间基础设施制造业率先受益;卫星星座和地面站建设完成系统可以提供服务后,用户站制造将开始放量;最后是卫星运营商的客户规模逐渐扩大,达到盈亏平衡点后开始盈利。
  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初期投入巨大,建设期较长,星座运营企业在3-5年内都属于投入期,难以盈利。当前建议重点关注空间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机会,也可前瞻关注用户站制造领域相关企业。重点推荐标的包括航天电子、海格通信、ST电能;关注中国卫星、康拓红外、亚光科技、华力创通、七一二等。


国防军工行业: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关注空间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