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軍工行業:衛星互聯網被納入新基建,關注空間基礎設施製造業投資機會

中信建投 研報作者:黎韜揚,鮑學博

事件:
  衛星互聯網被納入新基建範疇
  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4月份新聞發佈會,高技術司司長伍浩表示: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3個方面內容,其中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點評
  衛星互聯網首次被納入新基建範疇,未來有望加速建設
  4月20日發改委高技術司司長在回應彭博社記者關於新基建的提問時,首次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範疇,衛星互聯網將作為信息基礎設施中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此前,我國多家企業提出了低軌互聯網衛星星座計劃,“虹雲工程”、“鴻雁星座”在試驗驗證星階段與美國OneWeb、Starlink相差不大,但截至目前,各企業均未開始衛星的大規模批產部署,在批產和部署方面較為滯後。隨著OneWeb、Starlink星座開始大規模部署,我國低軌互聯網衛星星座建設也已迫在眉睫,預計今年年底國內相關衛星產能建設完畢後,我國低軌互聯網衛星將進入大批量部署階段。


  衛星互聯網總投入預計在數百億,空間基礎設施製造業率先受益
  衛星互聯網系統主要由衛星、測控站、監測站、信關站、用戶站等組成。衛星主要進行無線電波的轉發,從而實現兩個或多個地球站之間的通信和傳輸;地面測控和監測系統通過地面設置的測控站、監測站對衛星進行監控,實現對在軌衛星位置和軌道的監測和校正,對衛星轉發器的輸出及整個空間通信分系統進行測試、監控,並對出現的故障進行檢修;信關站又叫做通信關口站,用於連接地面網絡和衛星饋電波束。
  參照SpaceX對Starlink的預計投入,我國建成一個完整運行的低軌衛星星座需要總投入100億美元左右。低軌互聯網星座首先要建設的是衛星,因此衛星製造產業鏈和運載火箭產業鏈將率先受益;地面系統與衛星同步建設或緊隨其後,包括信關站、測控站等。
  下游市場包括政府、軍方、企業及個人,衛星運營及用戶終端潛在市場巨大
  航空、航海以及野外作業等特殊人群有望成為衛星互聯網最早的一批用戶。飛機乘客聯網需求強,消費水平高;輪船乘客離岸時間長,聯網幾乎為剛需,而且消費水平也比較高;鑽井平臺、森林作業等特殊業務人群長期處在沒有網絡的區域,對互聯網需求也非常旺盛。

  政府、國防訂單將是星座運營的重要基石。低軌互聯網星座可提供全球性不間斷連續通信服務,可作為政府應急以及國防通信的重要補充手段,加拿大Telesat公司已經獲得加拿大政府訂單,SpaceX和OneWeb也都在尋求政府和國防訂單。
  地面網絡未通或欠發達地區的人口是最大的潛在市場。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估計,2018年年底全球將有51.2%的人口,即39億人接入了互聯網,換言之,全球仍然有一半的人未聯網。雖然全球已有約一半人口使用互聯網,但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區。按照國際電信聯盟2017年的估算,為彌補全球數字鴻溝,如果全球上網人口要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15億人,為此部署新技術、建設或升級基礎設施的花費將達4500億美元。若採用低軌互聯網星座,則該花費有望大大降低。
  投資建議:重點關注空間基礎設施製造業投資機會
  從衛星互聯網建設受益順序來看,衛星、火箭、信關站等空間基礎設施製造業率先受益;衛星星座和地面站建設完成系統可以提供服務後,用戶站製造將開始放量;最後是衛星運營商的客戶規模逐漸擴大,達到盈虧平衡點後開始盈利。
  低軌互聯網衛星星座初期投入巨大,建設期較長,星座運營企業在3-5年內都屬於投入期,難以盈利。當前建議重點關注空間基礎設施製造業投資機會,也可前瞻關注用戶站製造領域相關企業。重點推薦標的包括航天電子、海格通信、ST電能;關注中國衛星、康拓紅外、亞光科技、華力創通、七一二等。


國防軍工行業:衛星互聯網被納入新基建,關注空間基礎設施製造業投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