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严重,疫情爆发后4%死亡率、80%治愈率,德国怎么做到的?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造成大流行的态势,几乎每个国家都没有逃过它的“魔掌”。

欧洲,作为众多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集聚的地方,由于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和民众自由散漫的抗疫心态,一度成为疫情的重灾区。

在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各国相继面临疫情严重状况的时候,作为欧盟老大哥的德国虽然一开始也经历了暂时的慌乱不安,但是很快稳住了阵脚,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截止到5月2日13:34,德国累计确诊人数164984人,治愈人数132301人,死亡约6870例,4%死亡率、却有80%治愈率。

老龄化严重,疫情爆发后4%死亡率、80%治愈率,德国怎么做到的?

德国的感染人数并不算低,可治愈率却处于欧洲第一,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超过2万接近3万的死亡人数,而德国的死亡率也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德国不仅收治了本国的所有重症病患,还协助意大利、法国治疗重症患者。

由于对疫情的状态控制十分良好,德国民众对抗疫更是充满信心,默克尔政府的民众支持率也创下了新高达。

德国之所以取得相对优秀的抗疫成绩,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很大关系。

01、强大的工业体系是后盾

一个国家强大而完整的工业体系是战胜疫情的后备力量。德国的工业举世闻名,提起德国制造,便让人想到顶级的技术、精湛的工艺,也有人说工匠精神是德国工业的代名词。

德国的工业发展要追溯到二战时期的西德。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西德被赶出了资本主义市场。作为惩罚德国的手段,1946年的摩根索计划(限制工业计划)把德国的重工业、纺织业等经济大头大大的削弱。

幸运的是,西德虽然经历了战争,但是战前的工业基础以及技术人才被保留了下来,加上东德涌进的大批廉价劳动力,为德国经济的复兴提供了契机。

另一方面,二战后西方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有意识的扶植德国的经济发展,最为有名的就是“马歇尔计划”。得益于马歇尔计划,西德获得了130亿美元的资金进行重建。

从1948年开始,德国的经济开始迅速恢复,到了1950年就已经超越了1936年时的水平。

全球化趋势下,每个国家都在追求工业4.0体系,而德国对于这一体系的建立可谓是可圈可点。

德国的工业4.0平台是在“工业数字化”的基础上,有效地把各个中小企业、不同领域的专家、各种国际合作的链条整合起来。

老龄化严重,疫情爆发后4%死亡率、80%治愈率,德国怎么做到的?

为了便于管理,德国在2016年成立了4.0标准化委员会,负责跟不同的国际组织进行对接,服务于德国的企业,对待不同的地区国家采取不同的策略。

正是这种数字化的商业模式,被人形容比德国战车还要精准。在这一强大而严密的工业体系下,德国的医疗硬件设施、医疗资源占据绝对优势。

首先,德国的病毒检测能力居于世界前列。

目前,最高可以达到每周检测50万次,整个国家有177家实验室可以独立完成检测工作。

对于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在担心的检测试剂盒是否够用的问题,德国更无需担心,因为德国的凯杰、赛多利斯是全球核心试剂盒及核心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

老龄化严重,疫情爆发后4%死亡率、80%治愈率,德国怎么做到的?

其次,是德国的医疗硬件设施。

新冠肺炎感染者尤其是重症患者必须要住院,这是考验一个国家的医院床位和呼吸机存量的时候。

德国全国大约有接近2000家医院,疫情发生之前,德国就拥有2.8万张重症监护病床,是欧洲人均监护重症病床最多的国家,平均每10万人就拥有33.8张,远高于欧盟14.3张的平均值。

疫情发生后,德国又增加了一万张重症病床,超过90%都配有呼吸机。

当别的国家正在苦于到处采购呼吸机时,德国却可以出口给别人,因为德国德尔格医疗设备公司是全球主要的呼吸机供应商之一。

正是强大而又层次分明的工业体系造就了德国强大的医疗能力,不管是在收治病人的能力和治愈能力上,德国都会占据优势。

02、政府和民众的抗疫决心,众志成城

疫情刚在德国蔓延时,不管是政府还是民众,都是有恐慌情绪的。笔者有个朋友,在德国留学,疫情期间留守在德国。

据他介绍,疫情开始蔓延、欧洲各国逐渐沦陷的时候,出现了囤积抢购的现象,连厕纸都已经买不到了,恐慌程度可见有多严重。

政府方面,德国政府一开始也有点儿慌神,甚至拦截某些国家的医疗物资。

所幸,德国的政府和民众很快认清了形势,摆正态度抗疫。

老龄化严重,疫情爆发后4%死亡率、80%治愈率,德国怎么做到的?

4月7日的时候,德国已经制定一系列管制措施,实行封锁政策、强制公民在公共场合戴口罩、限制集会,并且政府快速地追踪感染链进行隔离。同时,科技发达的德国还推出了“新冠数据贡献”软件,以评估疫情发展。

4月1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各州州长商议后决定将全国的禁足令延长至5月3日,与此同时,慕尼黑市长取消了每年一度的黑啤酒节。

到了4月23日,德国的“口罩令”已经在全国实行,民众在公共场所以及交通工具上都必须佩戴口罩。

相比政府的一系列抗疫措施,民众的配合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不要生命要自由”的欧洲,德国公民没有因为被禁止外出以及必须佩戴口罩而不满或是抗议,严谨的德国人严格遵守政府的规定,遵循政府颁布的不允许探望老年人以及少去公共场所的命令。

在经济政策方面,德国政府推出7500亿欧元的经济救助方案,为小企业和自由职业者提供救助款,为大型企业提供低息贷款。

与此同时,政府加大对医疗机构的财政拨款力度,鼓励支持私人医院协同抗议。

老龄化严重,疫情爆发后4%死亡率、80%治愈率,德国怎么做到的?

从恢复稳定的物资供应、默克尔为首的政府获得很高的民众支持率就可以看出,德国政府在战胜新冠疫情中提供的举措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03、公民生活习惯和家庭结构是先天优势

德国人的性格严谨而又有些古板,相比于一家老小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他们更愿意以一个小家庭为单位生活。

也就是说,老人不会和年轻人住在一起,也就不会担心年轻患者在居家隔离时会传染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

根据德国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8年,德国共有4140万个家庭,其中,超过42%是处于独居状态的单身家庭,两个人的家庭约占35%,三个人以上的家庭只有23%。

这样的家庭结构把聚堆传染的概率降到了最低,保护了老年人,从而降低了死亡率。

老龄化严重,疫情爆发后4%死亡率、80%治愈率,德国怎么做到的?

当有些国家为了节省医疗资源而拔掉众多老年人病患的呼吸机时,德国的老年重症患者却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另一方面,德国最先感染的一批患者都属于青壮年,相比老人和孩子来说,他们的免疫力更强大,治疗效果也更理想,从而提高了治愈率。

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是考验一个国家政府的决策能力、医疗体系、民众素质的试金石,唯有强大的工业支撑、高效的国家管理体系和遵守规则的公民群体才能更加快速地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后疫情时代,如何恢复被疫情破坏的市场经济,如何重拾发展的信心、调整发展步调,构建更稳健更抗冲击的国家政治经济体系,是每一个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

唯有强大的国家才能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疫情后,德国的发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心向吾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