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口中的大道理,是孩子想極力擺脫的“緊箍咒”:教育重在有效果

夫妻二人曾經就孩子的學習問題進行交流,但是兩人的教育理念存在差異,導致最後非但沒有解決問題,還鬧得十分不開心。由此可見,即使是一家人,也會存在三觀、信念的偏差。如果一味地堅持自己是對的,一直強硬地要求別人能夠聽自己所講的道理,所獲得的效果恐怕會適得其反,令人失望。

兩人之間的溝通所得到的效果完全是取決於對方的態度。如果雙方一直都執著於“我是對的”,互不退讓,那無疑是對牛彈琴,雞同鴨講,浪費時間。不如退一步去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又不需要什麼。

你口中的大道理,是孩子想極力擺脫的“緊箍咒”:教育重在有效果

比起道理,有效果更重要

我們聽過的道理都是集中過去所發生的事情,而重視效果則是把注意力放在未來。但是奇怪的是,道理的建立不是為了產生效果嗎?但總是有人為了道理而不管效果。

“管他黑貓白貓,只要能抓住老鼠,這貓就養對了。”市面上有很多教育孩子的理論書籍,方法千千萬,每個人接觸到的方法可能不同,如果只糾結於評判哪個理論是正確的,無疑是庸人自擾。所謂“有教無類”,教育從來不是“1+1=2”的簡單命題,孩子的性格也各有千秋,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你口中的大道理,是孩子想極力擺脫的“緊箍咒”:教育重在有效果

大膽嘗試,犯錯是學習的好機會

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大道理,但願意嘗試錯誤的人卻很少。有的人認為:“道理我都懂,但做起來太難了”,沒有行動、不願改變、害怕失敗,是愛辯駁的人的通病。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似乎只關注人生的“起點”和“終點”,卻很少關注“過程”。比起起跑,我更關心孩子在摔倒後是否有站起來、繼續前行的勇氣。

我本科的指導員曾說:“只有做事的人才會犯錯。”犯錯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人類的進步史記載的正是人們成功、失敗、學習、成長的經過。孩子在人生歷程中,會遭受各種障礙和挫折,犯錯不可避免,從錯誤中快速學習是孩子成長必須掌握的技能。父母的教育理念,也需要在犯錯中不斷地糾正和完善,或許你沒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但你可以在他奔跑的過程中加油助威,在他摔倒時給予幫助和鼓勵,讓他奮起直追,成功的終點沒有名次,不管什麼時候,只要衝過去了,孩子的人生都是勝利的。

你口中的大道理,是孩子想極力擺脫的“緊箍咒”:教育重在有效果

學會包容

這世界上沒有兩個擁有一模一樣思想的人,就如同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既然信念、價值觀都不一樣,那麼道理又怎麼會一樣呢?我們所堅持的一套道理,是堅持自己的信念、價值觀,不應將其強加給其他人身上。

如果發現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愛人的不同,不要急著否定和抨擊對方,沒有一個理念是絕對正確或完美的,

每件事情也應該有三個以上的解決辦法。在婚姻裡,講的是包容,一決高下,你死我活,最終只會兩敗俱傷。兩種方法哪個更合適,或者各有優缺點,是否對孩子有效,一試便知。

你口中的大道理,是孩子想極力擺脫的“緊箍咒”:教育重在有效果

《銀河補習班》裡的馬飛曾是老師口中“缺根弦”的孩子,是李主任想盡辦法要趕出校門的學生,他是在起跑線上就摔倒的弱者,是父親讓他明白人活著是為了什麼,熱愛讓他不怕失敗,奮起直追。馬皓文對馬飛說:“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最後馬飛沒有答應李主任讓他報考名校的請求,毅然選擇了他最喜愛的飛行員。馬飛的媽媽認為馬皓文的教育理念有悖常理,是沒用的洗腦理論,最後證明,只有馬皓文的方法才能引導馬飛成才。

你口中的大道理,是孩子想極力擺脫的“緊箍咒”:教育重在有效果

家長需要考慮的不是“什麼是教育是正確的?”,“什麼教育是最有效的?什麼教育是最適合孩子的?”才是家長深思的問題。大道理講得太多,讓自己變成“唐僧”爸爸/媽媽,只會讓孩子更想掙脫腦袋上的“緊箍咒”,“感化”孩子就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大膽地去實踐,不要擔心犯錯,也不要去爭論是否是對的,實踐就會告訴你一切。不要讓道理的條條框框來束縛自己,以及思維模式,有效果的同時,說不定也滿足某一個不為人知的道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