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上市公司估值?論估值的侷限性(學習柵格思維)

柵格思維 是雪球一名非常低調的實力派價值投資大V,他在低位重倉了白酒賽道 貴州茅臺和 K12賽道好未來。

如何對上市公司估值?論估值的侷限性(學習柵格思維)


1、利率是股票估值的基本面

巴菲特談過:“利率之於估值,猶如引力之於地球”。其實,利率是整體估值的基礎。一般來說,當股票回報率是無風險利率的2倍時,股票估值相對合理;當股票回報率是無風險利率的3倍以上時,股票就顯得低估了。

拿茅臺舉例,假設茅臺3%的成長性,25PE估值,80%的分紅率,對應3.2%的股息率;此時長期持有茅臺的回報率接近於6%,當無風險利率是3%的時候,茅臺估值相對合理。當無風險利率下降到1.5%(目前多數發達國家的利率水平),茅臺則是完全低估的。因為,持有茅臺的回報率基本是無風險利率的4倍了,社會資本會瘋狂湧入買茅臺股票的。當下的茅臺成長性在15%+,雖然無風險利率在4%,但持有茅臺的中期回報率也在無風險利率的4倍以上,500元的茅臺其實也是合理偏低的估值。

這裡只拿茅臺舉例,是因為茅臺是長壽公司,是自由現金流佔利潤比例較高的公司。

當然,大家也可以拿滬深300指數的回報率來看股票基本面估值是否合理。當下,滬深300指數的回報率大概=2%的股息率+6%的經濟增速=8%,對比4%的無風險利率,這個估值基本合理。

2、國內可能的長期利率趨勢

利率就是錢的價格,錢的價格由錢的需求決定。學過經濟學的人都清楚,利率的影響因素太多,經濟學家也是無法判斷中短期利率走向的。

但對於長期利率走向,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些規律的,這裡提供一個個人的思路。

我們可以觀察到,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發展階段不同,其利率環境不同,大家基本都符合一個規律:那就是發達國家低利率,發展中國家高利率,發展程度越好,利率越低。

為什麼會是這種情況呢?

我們可以把每個國家看成一個壓縮的彈簧,發展的過程,就是彈簧逐步鬆弛的過程。一個國家越破爛,問題越多,彈簧的彈力就越大,需用錢的地方就越多,利率就越高;反之,發展程度越好,社會財富越多,需用錢的地方越少,利率就越低。

綜上可知,中國的發展過程,就是利率不斷下移的過程;也許,15年後,國內的利率也會逐步降低到2%以下。

3、擁抱優質消費股的核心估值邏輯

國內的優質消費股如茅臺,在15-20年後,即使1%的成長性,25PE估值,80%的分紅率,對應3.2%的股息率,大約年化4%的回報率,在無風險利率在1.5%的利率環境中,也是合理偏低的估值。

所以,大家不要擔心茅臺不成長了,估值會下來的。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也許25PE的茅臺就是合理估值,且很難下來了呢。

國內的許多龍頭優質公司,如茅臺、格力、伊利,當下的價格至少是合理估值。長期持有這些公司15年後,你獲得的回報極可能在6-10倍以上。當然,茅臺是最穩妥的。

4、那些被時代摒棄的投資人

遇到不少投資者,都不斷叫囂者茅臺太貴了。他們在15年3000點時等跌倒2400點買,結果沒等到;他們在茅臺15PE時等跌到上次10PE以下時買,結果也沒有等到。實在沒辦法,被逼到了低估的港股,結果錯過了國內這兩年藍籌的高回報。現在,只能在國內買銀行股了。

不同的時期,利率環境不同,估值環境不同。08—15年的藍籌股災的高利率投資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未來,也許是藍籌長達15年以上的慢牛。

國內目前看上去便宜的只有銀行股,所以有一定估值能力的投資人,都被自己的估值能力驅逐到重倉銀行股的境況了。當然,這也是不錯的投資選擇,當下的經濟在復甦,持有銀行股至少是優於A股90%以上的投資標的的。但未來銀行的回報可能沒有諸位銀行股投資者那麼樂觀。但願未來十年,銀行股能夠把營收提升1倍,估值提升1倍,持有銀行股就整體15%的年化收益率了。不要只是看銀行股的低PB高ROE,倘若銀行未來十年的營收增長不理想,銀行股的ROE還會不斷下移的。

未來十五年,是茅臺、格力、伊利、平安的投資組合回報率更高,還是銀行股的投資組合回報率更高,大家拭目以待。

最後,買入股票一定要有安全邊際。書寫本文,主要是希望持有茅臺類優質藍籌的投資者,安心持股,不要被自己的估值侷限性給限制住了,由於看不懂估值,把手裡的牌越打越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