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部隊火鍋”的起源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說是“中國麻辣燙在韓國大火“”,看到這則新聞我不禁隱隱生憂......

韓國“部隊火鍋”的起源

韓國畢竟是小地方,儘管已經步入發達國家行列,但還是能在各處看到很多蕞爾小國特有的象徵性習慣。這一點兒,韓劇《請回答1988》中有很好的體現,例如香蕉是貴族水果,很少吃豬肉,幾乎不吃牛羊肉,一家兩大缸泡菜等等等。

韓國“部隊火鍋”的起源

請回答1988截圖

還有在韓國主流飲食體系中大火的“部隊火鍋”,通過它的起源我們可以更深切的瞭解韓國飲食文化的淺薄。

韓國“部隊火鍋”的起源

二戰結束後,尤其是朝鮮戰爭爆發後,大批美軍仁從仁川登陸,開始長期駐在韓國。眾所周知美國工農業基礎十分深厚,與此相對應的美軍的衛勤保障系統也極為完善。所以美軍的伙食供應從來都是“供大於求”且“富富有餘”的,從最基礎的“五穀雜糧肉蛋奶,瓜果梨桃大白菜”,再到享受層面的“香菸啤酒巧克力”種類上五花八門,數量上人人有份兒,真可謂是隻有士兵想不到的,沒有後勤部門弄不來的,因此美軍士兵也常常被形容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士兵。然而由此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一些副食品浪費問題,不過這種“浪費”對當時國力如日中天的戰爭狀態下的美國根本算不了什麼,可對飽受飢餓困擾的韓國老百姓來說,那些美軍眼裡的“垃圾”簡直就是天賜的美食,救命一餐。

韓國“部隊火鍋”的起源

二戰時期美軍士兵喝戰地可樂

就這樣,美軍往外扔,軍營附近的老百姓往家撿,大家“各取所需,其樂融融”。老百姓們拿回家之後簡單處理一下,把撿到的東西諸如午餐肉,香腸,麵食殘渣,芝士和各種蔬菜下腳料之類的像做東北亂燉似的燴在一起,再澆上韓國本土辣醬加水煮制就行了。

可以想象這種廉價易得的食物,對飽受戰亂之苦,食不果腹的韓國老百姓來說是多麼的美味。一傳十,十傳百,這種經濟實惠好吃不貴的平民美食就此在韓國底層社會流傳開來,並逐漸烙進韓國民眾的集體記憶中去,就像朱元璋稱帝后回憶起逃難時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湯”一樣,比苦難更加深刻的是味道。所以就算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部隊火鍋在韓國飲食體系中仍然處於一非常重要乃至崇高的地位。這就是韓國部隊火鍋的起源,雖說是火鍋,可無論是歷史底蘊還是文化內涵都遠沒有咱們的老北京涮羊肉深厚。

韓國“部隊火鍋”的起源

再讓韓國人吃上兩年,韓國人會不會把麻辣燙“申遺”,畢竟“申遺”已經成為韓國人在世界上刷民族存在感的慣用伎倆了。打開百度搜索框,輸入“韓國人申遺”關鍵詞,後邊蹦出一列聯想詞,不搜不知道,一搜笑三笑:呵!呵!呵!我之前只知道韓國人申遺過“筷子”“孔子”“端午節”,沒想到韓國人連“螺螄粉”和“西遊記”都都沒放過,如此看來“麻辣燙”岌岌可危。真可謂是大開眼界,滿滿的小國心態呀。

韓國“部隊火鍋”的起源

韓國人申過得遺!!!

特別聲明一下,上文我雖然通篇都在diss韓國,但並不是全盤否定,我們覺得我們不能一味排外,要用包容的學習的心態去看待國與國關係,韓國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