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中的典故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紋飾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以一筆點劃多見,流暢有力,勾勒渲染則粗壯沉著。

這些圖案除了更有藝術性外,都還有自己的寓意,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青花瓷傳統圖案背後的故事。

01

竹林七賢

青花瓷中的典故

明代 青花竹林七賢賞瓶

福羲國際·物寶天華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758萬元

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七人,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修武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竹林七賢。

02

三國演義之鳳儀亭

青花瓷中的典故

青花三國演義之鳳儀亭人物故事圖大盤

嘉德四季·第50期·迎春拍賣會

成交價:3.45萬元

鳳儀亭”故事出於《三國演義》,又名“梳妝擲戟”,講述了貂蟬呂布二人在鳳儀亭私會,被董卓撞破的故事。經過鳳儀亭事件,董、呂二人徹底反目成仇,呂布下了殺董卓的決心。

03

郭子儀拜壽

青花瓷中的典故

清康熙 青花郭子儀拜壽圖將軍罐

中拍國際·2012年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32萬元

郭子儀夫妻七十雙壽誕,七子八婿個個為官,前來賀壽。惟六媳李君蕊自恃乃當今公主,不來拜壽。六子郭曖回宮斥妻,怒打公主一巴掌。公主大惱而告唐皇。唐皇賢明,為教訓女兒,與皇后默契,假意要斬駙馬,公主驚恐萬狀,後悔莫及。

郭子儀聽聞後惶恐至極,綁子上殿請罪。唐皇為撫慰良臣,非但不降罪郭曖,反為其加冠三級,把郭子儀感動得涕淚雙垂。

04

昭君出塞

青花瓷中的典故

元 青花昭君出塞圖大罐

藝流國際·2016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469.64萬元

昭君出塞”表現的是西漢元帝時期,胡漢和親,王昭君下嫁呼韓邪單于的感人愛情故事。畫面描述了“出塞”漫漫旅途中的場景,王昭君懷抱琵琶,點明瞭主題。

05

蕭何月下追韓信

青花瓷中的典故

明萬曆 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盤

觀唐皕榷·2017迎春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59萬元

韓信是秦末名將,他先投奔項羽,不受重用,轉而投奔劉邦,也只做了個管糧食的小官。後來丞相蕭何碰巧遇見了韓信,談話之間發現韓信有非常之才,於是屢次向劉邦舉薦韓信,但均未被採納。韓信看到劉邦也不肯重用他,於是決定離開。

得知韓信出走消息後,蕭何非常焦急,也顧不上向劉邦報告,便親自騎馬連夜追趕韓信,並把他勸了回來。之後,蕭何正式向劉邦舉薦韓信,並說,如果想奪取天下,非得用韓信不可。最後劉邦終於採納了蕭何的建議,封韓信為大將。韓信果然不負眾望,屢次為劉邦救險,後被封為淮陰侯。

06

西廂記-長亭送別

青花瓷中的典故

清康熙 青花長亭送別圖碗

北京博美國際·2015年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2.3萬元

“長亭送別”講述了

崔鶯鶯十里長亭送張生進京趕考的別離場景。張生和崔鶯鶯這對沖破世俗相愛的戀人,短暫的歡愉後即將飽嘗長久的別離相思。

反映了自由愛情與封建禮教的尖銳矛盾,表現了對封建禮教對人性人情嚴重束縛和壓制的控訴。

07

劉海戲金蟾

青花瓷中的典故

民國 青花“劉海戲金蟾”擺件

巨力國際·2017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17.25萬元

劉海戲金蟾是古老的中國民間傳說故事。傳說常德城內的絲瓜井裡有一隻金蟾,經常在夜裡從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衝雲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仙庭。住在井旁的青年劉海,家貧如洗,為人厚道,事母至孝。

一天,山林中有隻狐狸修煉成精,幻化成美麗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攔住劉海的歸路,要求與之成親。婚後,胡秀英欲濟劉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給劉海做餌,垂釣於絲瓜井中。那金蟾咬釣而起,劉海乘勢騎上蟾背,縱身一躍,羽化登仙而去。

08

十八學士

青花瓷中的典故

清康熙 青花十八學士圖筆筒

北京誠軒·2011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80.5萬元

唐太宗李世民在長安城設文學館,王府屬杜如晦、記室房玄齡、虞世南等十八人常在文學館內討論政事、典籍,當時稱之為“十八學士”。

09

丙吉問牛

青花瓷中的典故

明崇禎 青花丙吉問牛圖筆筒

北京翰海·2013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57.5萬元

丙吉

做丞相時,有一次遇到一群人在路上鬥毆,死者、傷者橫陳於道旁,丙吉不聞不問,徑直而過。過了一會,他看到有人驅牛,那牛吐露舌頭,氣喘噓噓。他就命人停車,派人去問:“驅牛走幾里路了。”

隨從人員非常詫異,有人就問丙吉何以如此?丙吉答道:“百姓鬥毆有所死傷,這是長安令的職責。丞相每年考課其成績,奏明皇帝行賞罰就好。現在正值春季,並不是太熱的時候。我擔心陰陽失調,所以詢問牛的情況。”隨從人員這才佩服丙吉知大體。

10

東方朔偷桃

青花瓷中的典故

清晚期 青花東方朔偷桃印盒

北京保利·十二週年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5,750元

漢武帝壽辰之日,宮殿前一隻黑鳥從天而降,武帝不知其名。東方朔回答說:“此為西王母的坐騎’青鸞’,王母即將前來為帝祝壽。”果然,頃刻間,西王母攜7枚仙桃飄然而至。西王母除自留兩枚仙桃外,將5枚獻與武帝。

武帝吃了以後,想在國內種植。西王母說:“此桃三千年一生實,中原地薄,種之不生。”又指著東方朔說:“他曾三次偷食我的仙桃。”據此,有了東方朔偷桃的說法。東方朔並以長命而被奉為壽星。後世帝王壽辰,常將東方朔偷桃圖用於慶典。

11

老子出關

青花瓷中的典故

明萬曆 青花老子出關圖梅花形折沿盆

佳士得香港 2012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1,757,080元

老子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他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敗,就離開故土,準備出函谷關去四處雲遊。

把守函谷關的長官尹喜很敬佩老子,聽說他來到函谷關,非常高興。可是當他知道老子要出關去雲遊,又覺得很可惜,就想設法留住老子。於是,尹喜就對老子說:“先生想出關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

老子聽後,就在函谷關住了幾天。幾天後,他交給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後就騎著大青牛走了。據說,這篇著作就是後來傳世的《道德經》。

青花瓷中的典故

藏一件物品,藏一段歷史。古人繪製每個圖案都有它的意義和時代背景,每一件藏品都蘊含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你的藏品背後的故事是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