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是家長給孩子的禮物,想讓孩子懂事明理更出色,這5招就夠了

文 | 朗姐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教養是家長給孩子的禮物,想讓孩子懂事明理更出色,這5招就夠了

昨天在下班的途中,正想著晚上吃什麼,卻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了眼球。

爺爺奶奶帶著個大約3、4歲的孩子,這孩子在地鐵座位上上躥下跳的,還在座位上踩。

興許是注意到周圍人的眼光和神色,奶奶柔聲柔氣的哄著小孫子,讓他好好做著。誰承想這孩子居然直接不滿的伸手打了奶奶幾拳,奶奶也不惱,再次哄著孫子別鬧,爺爺見狀口頭上制止孫子的行為,結果孩子轉頭就像爺爺動手撒氣。

周圍人見狀,想著說些什麼,又不好開口,只能悄聲和自己的同伴嘀咕著這孩子怎麼這樣這樣。

我心想這爺爺奶奶帶孩子還真是不靠譜,過於寵溺孩子放縱孩子的所作所為,其實就是家長沒有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也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教養是家長給孩子的禮物,想讓孩子懂事明理更出色,這5招就夠了

一、為什麼孩子要有教養呢?

教養是一個人由內而外所體現出來的,也是從不經意的舉手投足間體現出來的。

有教養的人能夠讓人覺得有莫名的舒適感和親近感,讓人覺得更容易相處,有教養的人自然而然的會吸引同樣優秀的人,有益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而沒教養的人往往是讓人生惡的,不樂意相處的。

所以孩子的教育工作是尤為重要的,家長怎樣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未來的品格。

三、有教養的孩子是怎麼樣的呢?

1. 懂禮貌,守規矩

有教養的孩子,能夠在接受他人贈予的時候,真誠的說聲“謝謝”,在打擾到他人後會主動說聲對不起,坐公交車的時候禮讓老人和孕婦,遵守一切已制定的規則,講文明樹新風。

教養是家長給孩子的禮物,想讓孩子懂事明理更出色,這5招就夠了

2. 能夠為他人考慮

有教養的孩子,會注重生活的細節,為他人著想和考慮

將打碎的碗扔垃圾桶的時候,會想著把碎片包好,外面寫上“小心劃傷”提示語,避免倒垃圾的阿姨不小心割到手。

其實教養無時無刻都體現在生活中,文明排隊,尊老愛幼等無不是一個人教養的體現。

三、培養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家長可以這麼做。

1. 不要過於溺愛孩子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加上孩子年幼不懂事,可能會犯一些小錯誤,但是家長還是要及時教育,讓孩子改正自新,而不是放任不管,這種對於孩子的放縱,只會讓孩子往不好的方向成長。

因此,對於孩子的溺愛,也是家長教管不力的原因,會導致孩子的教育缺失。

教養是家長給孩子的禮物,想讓孩子懂事明理更出色,這5招就夠了

2. 以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孩子

父母跟孩子的相處時間是比較多的,孩子的性格養成、言行舉止都會模仿家長,所以家長更要注意自身的一些行為。

要給孩子建立一個正面的榜樣,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學到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正確的,從而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也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3. 讓孩子學習禮儀

作為幾千年的文化禮儀之邦,我們對於各種禮儀是比較重視的。

讓孩子學習禮儀,對於孩子性格的養成是十分有益的,像尊老愛幼、餐桌禮儀、待人接物等,都是能讓孩子在未來和他人相處的時候能夠更加順利,而且被他人所接受,有益於孩子未來的發展。

教養是家長給孩子的禮物,想讓孩子懂事明理更出色,這5招就夠了

4. 從生活細節上教育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及時的抓住時機讓孩子能夠深刻的記住正確的做法。

像家長在答應孩子考試成績好就給予獎勵的事情上,家長要履行對孩子的承諾,以此來教育孩子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就要做到,否則一個失信於他人的人,是不會有人和他做朋友的。

也可以帶孩子去釣魚,讓孩子能夠學會等待,養成一個沉穩的性子,毛毛躁躁就釣不到魚。

5. 多帶孩子出去旅行

帶孩子出去旅行,接觸到全新的環境,會讓孩子好奇心強烈,樂於學習

並且能夠開闊孩子的眼界,讓孩子不再侷限於小小的一方天地,能夠讓孩子清楚地認知到他人的做法是怎麼樣的,什麼樣的行為方式是人們所排斥的等。

教養是家長給孩子的禮物,想讓孩子懂事明理更出色,這5招就夠了

總的來說,孩子的教養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爸爸媽媽或是家中的長輩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教育孩子正確的做法, 不要太過忙於工作而忽視了孩子的教育問題。

因為一個童年的遺憾和缺陷是要用一輩子來彌補的,沒有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可以說是會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