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岳飞为例,谈历史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俗朝代,在那个时期,经济上面的优势和军事方面的劣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后的宋朝,整个国家本来还要重新振兴的机会,但是由于宋徽宗的败坏朝政,使得中国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这种危机早从隋朝开始就已经不存在了,但从靖康之乱以后再次回到颓废的中国人手中,在这个时期拯救宋朝的岳飞,他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汉人的天空,最后的功败垂成让后人以及当时叹息不已。

回顾这段历史,一方面是代表中原文明(岳飞为代表),一方面是华夏文明组成部分的游牧民族(女真)。两者发生过剧烈的军事火并,岳飞作为其中的重要角色,又该如何去看待评价,一直后来历史爱好者讨论不休的事情。

以岳飞为例,谈历史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岳飞塑像

岳飞的从戎经历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宋朝实行的一直是重文轻武的国策,很多人抓住这个不放,说宋朝因为国策的影响使得优秀武将十分稀少。但是历史上的宋朝却也是名将辈出,只不过被文臣压制着发挥不出来该有的才能罢了。岳飞是北宋末期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和当时许多普通人一样,他们当初的梦想也只是力耕田地,富足温饱罢了,是国家的危机将岳飞带上了战场。

岳飞是一个奇才,他虽然出身农民,但是他从小就爱好学习,跟随名师学习,在将要成年的时候,靠着武艺无敌在整个汤阴县打出了名声。但在从军的时候却少受到了冷落,原因是从宋朝开始就已经实行了专业的军事化训练,从基层起来的士兵基本上都要受到歧视,当时的岳飞也是一样,他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从普通士兵做起。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高宗皇帝赵构不思抵抗,做好南行避敌的准备。岳飞闻讯后,立即上书请求高宗皇帝阵前督战方能提高宋军士气,《宋史·岳飞传》记载如下: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以岳飞为例,谈历史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岳飞抗金

从岳飞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岳飞的眼里家国社稷高于帝王将相。以岳飞观点来看,即便是君臣权贵,面对国家危难之际,都必须搁置生死共同抗敌。

由此可见岳飞的爱国精神是一种宏大的价值追求。当时是北宋败在金兵手上之后,岳飞目睹了山河破碎的场面,许多无辜百姓惨遭毒手,都被金兵掳掠到家破人亡的地步,岳飞心中是想着投军抗金的,但是他自己又担心老母亲和妻子儿女。后面也是岳飞的母亲深明大义,劝导岳飞不要担心自己,并亲自动手在岳飞的背上刻下了尽忠报国这四个大字,如果说肉体上面的疼痛不足以证明爱国的话,哪日后岳飞的精彩战绩就是实事上面最好的证明。

以岳飞为例,谈历史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岳母刺字

用真实行动捍卫华夏之辨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之中,天下和夷狄华夏的辨证观念贯穿了整个中国。当时居住在中原汉地的主要是宋朝治理之下的百姓,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北方的夷狄,而政府则是用来抵抗夷狄侵略的群体组织。靖康之变后的中国大地上一片狼藉,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能担当起驱逐夷狄的重任。而当时冲在最前面的人就是岳飞和岳飞所领导的岳家军。

岳飞的独立军队是从金人攻打江南的时候开始的,那个时候朝廷的数十万大军都已经节节败退,但是岳飞心中却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国家。在众多逃亡的文武臣子之中只有他力主收复建康来作为南宋王朝的暂时首都,等以后收复北方土地的时候再迁都回去,但那个时候被金军打怕了的宋军根本站不住脚跟,更别说收复城池这种事情了,最后还是岳飞率领着他手下的岳家军收复了建康和襄阳六郡,把威名打到金国。

以岳飞为例,谈历史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岳飞行军图

如果说宋朝和金人的关系就像是汉朝和匈奴的话,那南宋的岳飞就是那个让匈奴闻风丧胆的飞将军李广一般的人物。岳飞虽然拥有李广一样的名气,但他却没有李广那股傲气。岳飞对待手下士兵的态度更像是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他每次打仗胜利时受到朝廷的赏赐他总是会毫无保留的平分给部下,因为这种缘故,岳飞的军队才能战无不胜,成为金人中的恶梦。但是这个噩梦最终不是被金人终结,而是被汉人自己终结了,宋高宗心理一直害怕想岳飞这种人钱财不爱,土地不爱,官名不爱,那他到底爱什么,只有一个可能,岳飞有成为节度使的可能,很有可能在击败金人之后取代自己,怀着这种想法,宋高宗命人赐死了岳飞。和金国媾和,汉人的英雄最终还是死在了汉人的手里,这真是历史的悲哀。

以岳飞为例,谈历史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岳飞北伐图

历史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

历史的独特之处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虽然契丹、女真、党项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但是站在1000年前的宋朝,中华民族的确是以中原文明为中心,夷狄之辩的思想尚且根深蒂固。岳飞站在捍卫中原华夏文明的立场去抗击女真民族,他所代表就是中原文明的英雄主义观,与今天的观念存在很大的出入。如果单纯地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宋朝的岳飞必然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窠臼。

以岳飞为例,谈历史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岳飞悲壮的《满江红》

现在距离宋朝将近千年,岳飞虽然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是由他所创造并传承的国家为难之际的爱国和精忠报国思想却永远在中国人的心中流传。他辉煌的一生虽然只是南北两宋时代交替的一朵浪花,但是这朵浪花也差点让汉人恢复到过去那种全盛的汪洋大海状态。从这些事迹可以定论,岳飞是一个爱国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