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拥有“人化情感”

我是反对机器人或人工智能获得人化情感的,情感底线收不住,人类也就危险了!

反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拥有“人化情感”

智能机器人有“道德情感”,前提就是它(或假定为他/她)首先拥有情感,而且是一种“属人”的情感。如今的人类,一面与动物性相系,动物的情绪与人化的情感显然不同,尽管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另一面则与机器性相联,这就涉及所谓“后人类”(post-human)的历史境遇,在人工智能汹涌而至的年代,人类要变向何方?这的确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未来难题,我曾经认为“儒家后人文主义”可以对此做出应战,包括以翻新的中国智慧如何应对当今科技的新发展。

反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拥有“人化情感”

如今,令人类忧心忡忡的是:人工智能究竟能习得人类的情感么?人工智能,如今还没有情感功能,但是并不代表,未来他/她们不会拥有另一种替代性的情感。假定有朝一日,我们身边的智能机器人都“有情”了,那么,他/她们究竟是人,还是机器?还是“有情”的机器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更聪明,但是不能使人更“有情”。人始终是有情人,哪怕成为所谓“后人类”或“跨人类”,亦是“有情”之人!

反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拥有“人化情感”

最后我只想说这一句话:直面人工智能,如果我们守不住或者不必守那理性智能之底线,那就请守住人类自身的情感底线,从而解决人类的“理智与情感”之难题!

反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拥有“人化情感”

刘悦笛最新的一篇文章《人工智能、情感机器与“情智悖论”》指出:人工智能是否拥有人类的情感特征?人工智能的情感是否等同于人类一贯定义的情感?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文试图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察视角,探讨人类与机器彼此搭建的情感涵义,审视两者之间的主体位置与界限关系。第一,本文探讨了生物意义上的情感是什么;第二,为了明确人类赋予机器情感的动机和目的,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机器究竟是否可以拥有情感,并提出“机器情感”的定义;第三,本文介绍了情感在人工智能机器领域的一些相关理论,包括身体理论、评价理论、皮卡德的情感四要素等。第四,通过回顾近几年来有关“机器与情感”主题下的文献,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在人工智能机器的内部构建“情感”并作出探索;最后,本文认为,虽然人工智能无法拥有人类情感,但是可以拥有脱离了人类情感狭义范畴以外的“机器情感”,而在人工智能机器内部建构机器的情感机制也成为这一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