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問世後會產生哪些影響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問世後會產生哪些影響

4月14日晚間,一張央行數字貨幣在農行賬戶內測的照片在網絡流傳,消息稱,央行數字貨幣在深圳、雄安、成都、蘇州四個試點城市測試。從網上流出的農行數字貨幣錢包截圖來看,其顯示的主要功能

與銀行電子賬戶日常支付與管理功能基本相似,比如在界面的首頁,可以看到有“掃碼支付”、“匯款”、“收付款”、“碰一碰”四個常用功能。

這應該是央行數字貨幣數度傳出消息以來的首次實際落地應用。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之間正在開展數字貨幣的開發競爭,而中國央行自2014年便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2019年8月,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比較詳細的介紹了央行數字幣的基本情況,從2014年周小川行長第一次提出央行數字幣到現在,我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已進行五年多,現在終於開始慢慢走向臺前。

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具體內容我簡單總結了一下。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簡稱是DCEP。DC指的是數字貨幣,EP指的電子支付,穆長春說為了便於理解,可以當它的功能屬性就是和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是數字化形態。 說白了功能就是替代我們生活中流通的現金。我們簡單的想一下這個場景,你去市場買菜,從錢包裡拿出現金,交給賣菜的大姐就完成交易了,這個過程是與兩個人的賬戶沒有關聯的,事後別人也無法通過查詢交易記錄知道你曾經和大姐買過菜。移動支付是把錢從我的賬戶轉到你的賬戶裡,而這個過程被永遠的記錄在網絡裡以後可以隨時被查詢到。

在現實社會中,雖然移動支付已經非常普及了,但一些人還是有些消費會選擇不用移動支付或者銀行卡刷卡的,原因嘛基本就是不希望這個消費被別人知道,或者消費額不希望別人知道,至於為什麼,每個人應該都有不同的情況,比如,再比如,好吧,你們自己品。

下面說說DCEP相對其它移動支付的優勢,既然和現金等同那它本質上是法定貨幣,無論支付的數額大小,收款人都不能拒絕接受。雖然現在大家在生活中小額支付基本都使用移動支付了,但因為微信和阿里的競爭關係,導致一部分商家只接受支付寶或者只能用微信。但DCEP這個電子支付是任何商家都不能拒絕使用的,拒用那可就是違法的了。

另外DCEP可以在雙離線也就是雙方手機都斷網的狀態下完成交易,兩個手機碰一碰(應該是通過NFC功能實現),實現轉賬。在一些極端情況下,比如發生了大的地震等災難後,可能相當大的區域完全斷網,這時微信和支付寶等在無網絡的情況就無法使用,而央行的電子錢包只要手機有電,就還可以繼續使用。或者在一些實際生活場景中也可能遇到的沒網絡的情況,比如地下超市,地下停車場,或者飛機上等,也可以使用。

既然具有匿名性,除去安全考慮,DCEP電子錢包會根據實名程度分級開放交易額度,比如只認證了手機號的認證度低的可以小額交易,認證了身份,銀行卡信息等認證度高的額度放寬,分級管理實現一定程度的匿名,可以保障普通用戶的隱私。

為什麼央行要發行DCEP,有什麼好處?

第一,是作為一個國家鑄幣權的核心利益所在,要保持自己的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

不管錢以什麼方式存在,從古代銅錢到現代紙鈔再到以後的數字幣,鑄幣權肯定是國家是牢牢把控的。延伸來講,現在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相當於全世界的鑄幣權被美國掌握,於是美國就可以通過美元割全世界的韭菜。所以這也是數字幣為什麼我們要儘早研究落地的原因。

第二,相較於傳統貨幣中紙鈔和硬幣,DCEP免去了印製、發行、回籠、貯藏、防偽技術要不斷升級等環節,傳統現金的流通層級也比較多,攜帶也不是很方便。畢竟現在大多數人都只帶手機不帶錢包了。而數字幣可以有效地節約以上成本。

第三,在反犯罪,反洗錢,反賭博,反恐怖融資方面有積極意義。央行數字錢包進行轉移支付是匿名的方式進行的。那麼問題來了,匿名方式在保護隱私和提供便利的情況下,如何能做到加強監管和防止犯罪呢,傳統現金用於洗錢、恐怖融資等成本是比較高的,量大的話可能要用貨車運錢,但數字貨幣洗錢成本就很低了,推出DCEP後怎麼來降低這類風險呢?答案就是大數據,雖然普通交易是匿名的,但是用大數據識別出來一些行為特徵的話,還是可以鎖定出交易人的真實身份的,大量的洗錢行為都是有行為特徵的,比如說基本所有的賭博行為,都沒有零頭,都是十的整數倍,或者是一個巨大的整數。電信詐騙也是如此,如果出現大量的錢突然集中到一個賬戶裡,突然又迅速的分開,消失在很多賬戶裡面,這就符合明顯的電信詐騙特徵。把這些特徵分析出來以後,再利用大數據和數據挖掘進行身份比對,就能把後面的人找出來。另外,這個對反FB肯定也是很有幫助的……

總體來講,DCEP就是央行層面發行的具有價值特徵的支付工具,能夠滿足可控匿名的支付需求,也儘量在便利性和合法性上找到一個平衡。

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點發數字幣

前面說了,其實2014年中國已經有這個計劃了,只是數字幣是個新事物,而金融體系的穩定對一個國家來講的重要性就不用說了。我個人認為中國央行的推出速度已經是出乎意料 的快了,這可能也和2019年Facebook推出Libra方案有關,應該說Facebook推出Libra這個想法和野心都是相當大的,更準確的說是大過頭了。所以扎克伯格才會在美國國會被眾多議員輪番重錘。而後面隨著Libra體系裡的一些重量級成員PayPal、Visa、萬事達、eBay等的相繼退出,籌備即巔峰,出場未捷即分裂。應該說Libra走到這個局面整體來講已經是成不了大氣候了。但Libra不光把美國自己嚇了一跳,對其它國家金融高層們來講也是虎軀一震,從此關於國家要不要出數字幣這件事也成為了當時各國央行關注的焦點。關於Facebook推出Libra的計劃,其實就足夠單拿出來講一整期的,但這期主要講中國央行的數字幣,Libra出現會加速各國央行推出數字幣的步伐。Libra很難達到目標的問題在於,鑄幣權是一個國家的最核心最至高無上的權力了,沒有之一,所以由企業來推出希望最終能成為國際主流結算體系的數字幣的事情,我認為是絕對行不通的,因為任何一個國家機器都不會允許一個企業來佔據這個金融主導地位。

中國央行推出數字幣會產生哪些影響。

第一,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強大,人民幣走向國際化是必然趨勢。當然這也就不可避免的會挑戰美元霸權。美元現在牢牢佔據著國際貨幣的結算體系主導地位。所以中國以數字幣結算方式繞開是選擇之一。而這件事的戰略意義之大遠超想像,也是中國以後是否能成為真正超級大國的根本標誌所在。而今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鵝事件無疑就是新冠疫情的爆發,這件事也會對未來的世界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目前中國處於抗疫相對有利位置,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要大力發展經濟,調整結構,同時加快一帶一路建設進程的情況下,用人民幣或數字幣結算的業務就有了拓展機會。人民幣的國際化自然可能也會加快那麼一步。

第二,對支付寶,微信的影響。

討論這個問題時,我問了一下自己,如果我的手機安裝了央行的數字錢包後,會不會繼續用支付寶和微信,我想肯定還是會用的,但很可能用的次數會變少。

其實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本身也是一個意外,不是說中國不能發展出巨型平臺公司,而是兩家的業務觸角都已經觸碰到金融體制的核心領域了,阿里和騰訊除了已經是體量超大的互聯網巨頭外,也都是事實上的金融巨頭了。但在監管上兩家受到的金融監管是要低於傳統的金融機構的。因為兩家的市場佔有率之大以及對移動支付大數據的把持,肯定會引發越來越嚴格的監管和限制,從網聯清算的成立,再到要求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備付金”由央行來接管等一系列改變。都說明國家對於支付寶、微信的“重視”,按照官方說法,儘管這兩個企業夠大,但是仍不排除破產風險,所以新的數字貨幣推出,會在一定程度上壓縮兩家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市場空間。因為之前的佔位可能短期內人們的支付習慣不會輕易改變,但對於這兩家企業的移動支付市場來講,長期看衝擊還是會挺大的。

第三,對其它民間“各種幣”的影響

民間各種幣的最大代表當然是比特幣,也是因為比特幣的成功,導致後面各種幣的問世並大割韭菜,而比特幣這種加密數字幣能成功的本質原因是它擺脫了傳統賬戶體系的控制,而世界需要一個可以避開監管的結算洗錢體系,就像網絡社會里暗網的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樣,有需求就會發展出市場,比特幣在問世後也成為了各種黑產業們兌現收益和全球洗錢的最優方式。相對央行的數字幣比較來講,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幣本質上是一種打著幣的名義的數字資產,是通過主權貨幣來給它們定價的,比特幣歷史上第一次被定價應該就是最早美國一位程序員用一萬個比特幣換了兩個披薩,以現在看,這兩個披薩是史上最貴的兩個披薩,這件事的歷史意義在於,從此開始,比特幣有了實質性的價值交換。說到這兒就順便把這個故事再八一下,故事的主角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程序員小哥名字叫Laszlo。在2018年2月,這位小哥又買了兩個披薩。不過這一次,這位“史上最貴吃貨”只花了0.00649個比特幣。他在交易完成後還特意曬出了與孩子共享披薩的照片,照片裡他的兩個孩子穿著的T恤分別印著“我愛披薩”和“我愛比特幣”字樣。圍觀群眾紛紛表示,兩張天價披薩讓Laszlo錯失了成為億萬富翁的機會!其實當時Laszlo那也是走在技術前沿的人,第一個用GPU挖礦,而在當時一天挖幾千枚比特幣也是常事,所以才敢這麼拿幣換披薩。據說那幾年,他也是隨時挖隨時賣,於是總共8萬多個比特幣全都早早換錢。當然現在再回頭看,人們猜想這位小哥應該會數次哭暈在廁所。看完這個故事我就想,他在回憶時,這披薩的味道是真香還是苦澀呢?

比特幣成功之後自然也就出現了各種數字幣,畢竟比特幣的價格暴漲隱密交易隨時變現的特性給很多騙子和一些急功近利的投資人打開了一個美麗新世界,在數字世界,複製模式再容易不過,而各種空氣幣就是本著無本萬利不套白不套的原則問世的,在最瘋狂的2017年,曾經著名的天使投資人生經歷很豐富的薛蠻子40天投資18個ICO項目,其中有一個項目就是後來又拍下巴菲特午餐不停在網絡裡成功蹭熱點的孫宇晨弄的。畢竟嘛,投資就是為了賺錢,如果這錢賺的又快又大又圓,這種誘惑確實很難抵擋。而前面程序員小哥的故事可能也被幣圈的人包裝一下忽悠韭菜,套路說詞可能是這樣的,幣圈致富賊拉容易,少吃兩個披薩熬七年就過億了,你要願意現在拿一萬個披薩的錢來買我的幣,也許持有個八年後你就至少超過馬雲了…..隨後國家出臺政策來整頓數字幣ICO亂象,於是各種空氣幣紛紛轉入地下或出海。關於區塊鏈與數字幣,我的個人看法是,技術真是好技術,幣嘛,真是一言難盡了.....

這裡扯到這麼多後現在說結論,央行的數字幣問世後,民間各種空氣幣的末日基本就到了,那就是正規軍進山後,第一件事就是剿匪。對央行數字幣來講,幣圈的各種幣只是擾亂金融秩序的雜毛亂相,是需要清理的。如果幣圈的人一定要說央行發數字幣是幣圈的利好,那麻煩你們把孫宇晨勸回國先。

綜合來講,在中國央行的數字貨幣落地後,其它國家也會加速進行。2020年可能會是全球的央行數字貨幣元年。由此開始,全球央行數字貨幣的問世浪潮要來了。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問世後會產生哪些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