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DCEP(二)丨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對現行主流支付方式的影響

央行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它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針對央行數字貨幣帶來的種種疑問,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聯合金窩窩數字經濟研究院,與多位行業大咖和專家教授,

從區塊鏈領域、數字支付領域、金融市場領域、社會發展領域等多個方面,通過四期內容滿滿的DCEP專題系列解讀,為大家一一解答央行數字貨幣的相關熱點問題,帶大家揭開央行數字貨幣的神秘面紗。

專家解讀DCEP(二)丨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對現行主流支付方式的影響


專家解讀DCEP(二)丨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對現行主流支付方式的影響


加拿大鏈時代區塊鏈協會秘書長

加拿大鏈時代區塊鏈俱樂部主席

武 泉


較長一段時間,DCEP不會完全替代紙幣


從目前的消息看,由於DCEP定位是部分替代M0(M0:一般指流通中的現金流),即人民幣紙鈔的數字化替代,因此,央行數字貨幣與紙幣的相容性還是比較高。而且,這個數字化本身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下全部替代,而且我認為較長的一段時間也不會完全替代紙幣。


人類社會的生活的多樣性以及生活水平的參差不齊,我們還很難完全告別紙幣。譬如那些偏遠地區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群可能一年的收入都買不起一個支付終端,可能還是需要紙幣來解決。紙幣未來僅僅會成為一個補充。


專家解讀DCEP(二)丨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對現行主流支付方式的影響


河北金融學院教授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等EDP主講教授

趙 永 新


數字貨幣將推動中國成為“無現金社會”


由於人類社會認知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貨幣的演變經歷了“實物貨幣——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等幾個階段。每一次貨幣演進,都會更加方便人們的生產生活,這是由貨幣的便捷性和流通性決定的。由於印刷技術的進步,紙幣取代金屬貨幣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同樣由於互聯網技術的進步電子貨幣取代紙幣,由於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數字貨幣取代電子貨幣,也是由其特性決定的。央行數字貨幣本身就等同於現金(M0),不論是功能還是屬性都是與我們現實生活的紙幣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存在的形態不同,數字貨幣是一種具有數字化特徵的支付工具。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紙幣流通將越來越少,數字貨幣將會進一步推動中國成為“無現金社會”。當然,數字貨幣短期內由於接受程度不同不會在短期內完全替代紙幣,但未來隨著整個經濟社會的數字化程度不斷提升,大部分替代紙幣是完全有可能的。


專家解讀DCEP(二)丨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對現行主流支付方式的影響


重慶大學信息學部辦公室主任

教授、博士生導師

葉 春 曉


長遠來看,數字貨幣取代紙幣是必然


初期來看,數字貨幣還不能完全取代紙幣,不同人群在不同場合會選擇使用其中之一。從使用習慣和認知習慣來說,中老年人還是喜歡使用紙幣,就如同國外很多老年人在超市付款的時候還採用手寫支票的形式。10年前我在法國超市買東西,排在我前面的老人就通過手寫支票的形式支付款項,雖然花了將近10分鐘才完成。年輕人大多會使用數字貨幣,畢竟有前期微信、支付寶開闢的非接觸式支付模式作為鋪墊。


長遠來看,數字貨幣取代紙幣是必然的,畢竟無論是從發行者、監管者還是使用者來說,數字貨幣相比紙幣都有著全方位的優勢:低成本、快捷、安全、方便、便於監管。但數字貨幣的大規模使用會帶來隱私問題,相比於紙幣的無記名方式,數字貨幣多少有點記名貨幣的感覺,畢竟所有支付行為從理論上都可以記錄、追溯。


專家解讀DCEP(二)丨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對現行主流支付方式的影響


重慶工商大學區塊鏈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

知密大學發起人

劉 昌 用


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有利於擴大人民幣的國際影響


央行數字貨幣最早是應對比特幣這種去中心化的密碼貨幣而開始展開研究的,2019年加速則是因為Libra出現,危及人民幣在未來國際密碼貨幣市場上的發展前景。


中國較其他世界大國更早發行央行數字貨幣,使人民幣的數字化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了一定的領先性,有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和競爭力。


從中國經濟規模的增長速度看,央行數字貨幣如果成功,將能夠跟中國國際經濟地位的提升相適應,擴大人民幣的國際影響,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美元之外的重要結算和儲備貨幣。這有利於世界經濟發展,但也會使國際貨幣競爭趨於激烈。


央行數字貨幣的國際化具備良好的經濟基礎,能否取得競爭優勢,還要看推行方式。


作為當今的世界貨幣霸主,美元尚未實現官方主導的數字貨幣,但市場推動的美元數字貨幣已經產生廣泛影響,包括無監管的USDT、合規的GUSD,以及即將發行的Libra等等。央行數字貨幣也應該兩條腿走路,除了DCEP之外,嘗試民間錨定人民幣的穩定幣,以應對國際市場上美元穩定幣的競爭。


專家解讀DCEP(二)丨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對現行主流支付方式的影響


全球區塊鏈專利創新人才百人榜第24位

中國信息化協同創新專委會副秘書長

李 立 中


在某些場景下,紙幣依舊不可替代


數字貨幣有著先天的優勢,比如它的方便快捷、綠色環保,以及在跨境支付使用等多種領域的應用,在這些方面,數字貨幣會比紙幣更加方便快捷,也更加安全。


但是,數字貨幣不可能完全替代紙幣。數字貨幣對應的匿名性、追溯性過去強烈,在一些特殊的場景中,紙幣反而是不可替代的,使用紙幣更為合理。


央行數字貨幣的信息其實由來已久。2014年,在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的支持下,央行成立發行了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直到今年,央行數字貨幣內部封閉試點測試的信息披露,它才再次回到了大眾視野。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央行數字貨幣的正式應用落地仍然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未來,隨著央行數字貨幣的落地和推廣,人們的支付方式選擇將更加豐富、更加方便、更加快捷。貨幣支付方式的變化,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