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知是投資騙局,你還會參與進來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肯定不會的。但現實的情況跟大家想的情況是完全相反的。互聯網時代的資信十分的發達,很多金融詐騙公司還是像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但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義無反顧的參與這個騙局,最後血本無歸呢?小文在這裡結合一下國內的情況和群眾投資理念等原因給大家分析一下吧。


1,國內的可投資途徑缺乏。


在像美國等的成熟市場,股市一直都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途徑,相信有看過有關巴菲特和富爸爸系列的理財書的都應該瞭解的,但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這些投資股票的經驗和理論在國內根本不適用,其實這是和中國股票市場還沒規範有關的。


如果明知是投資騙局,你還會參與進來嗎?


首先說說股市,現在說起國內的股市,相信很多人都談虎色變的,不少人在這其中被套牢了或者虧損離場的。事實也證明了,在過去幾十年的中國股市投資中,回報不僅遠遠低於通脹,甚至是負數的,這是和股票市場不夠規範有很大關係的。

但在主要成熟市場,股市都是比較好的投資工具。導致中國股市不能像其他發達國家那樣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投資工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 1,沒有完善的退市和懲罰機制。

這個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很多時股票市場能成為割韭菜的工具也因為這個原因。沒有退市機制,導致了作假,違規甚至的犯罪成本幾乎為零,一個空殼公司也能值錢。但在美國市場,從二千年到現在,退市的公司數量和上市的基本是持平的,這才能讓一些優質的公司繼續保留在股票市場中生存。

懲罰機制更甚,如果在美國,某出名演員夫婦早就被捉去坐牢了,但在我們國內,罰了幾十萬就沒事了。


  • 2,允許上市公司抵押股票貸款。

中國是允許上市公司抵押股票貸款的,而很多上市公司股東或者創始人都會這樣做,這種能用波動這麼大的無形資產抵押貸款的漏洞也讓更多的人借款成功後就不再有動力去經營好公司。當貸款貸出來後,無形資產的價值已經完成了,這也導致即使公司股價跌至為零,也和他們無關了。但在美國和英國,上市公司借債一定要有型資產來做抵押而不能用股票做抵押的。


  • 3,有跌停,漲停和不允許做空股票的規定。

可能很多人會想,這都是穩定市場的好規定來的,但這麼好的規定為什麼在其他成熟資本市場不實施呢?因為這些規定其實是變形

保護劣質上市公司而並非保護股民的。像樂視這樣的股票,如果在美國市場,是可以從100元一瞬間跌到1元,從而很快的把所謂的玩家清除出市場,也能變相地減少更多的股民被坑。


然後再說說房地產市場。在過去,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最穩妥的投資方式,這在所有國家騰飛的時候都是如此,屬於能穩獲利,但只有一次性的投資,也不可能長期持續獲利。如果之前能在這期間上車了,現在已經是豐收的時候了。但趕上了就趕上了,如果錯過了就錯過了,以後不會有的。


2,最大笨蛋理論


投資行為中有一條定律,我們叫最大笨蛋理論。這條定律在東亞人(包括我們中國人)表現是最明顯的。最大笨蛋理論是指很多人願意不顧某種東西的真實價值而肯花更高的價格去購買,是因為他們預期會有一個更大的笨蛋會花更高的價格來購買這東西。

這理論給人的感覺就是,只要我不是那個最後的笨蛋就沒事了。


如果明知是投資騙局,你還會參與進來嗎?


但事實還是比較殘酷的,成為了最後的笨蛋都卻是他們自己。記得之前有個朋友諮詢小文有家公司做外匯投資的,每月投資穩定回報是10%,問我值不值得做。其實簡單分析一下就知道是換方式的龐氏騙局了。每月能操盤穩定回報最低10%,也就是年化收益率是120%,我只需要有50萬的本金就能穩定有60萬的年收入,月入5萬,如果有這能力我隨便借50萬回來就輕輕鬆鬆有不錯的收入了,哪用還這麼辛苦地幫客戶賺錢,唯一解析就是龐氏騙局了。但朋友最後明知是騙局還是投了幾十萬,因為他覺得龐氏騙局都是最後湧入才是最大笨蛋,最後才被騙的,後來這公司不夠半年就捐款跑路了,自己卻成為了最後的笨蛋。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人懂得到香港等金融成熟市場進行投資來分散風險。貪婪與恐懼,一直都是投資的大忌,如何克服除了了花時間學習更多的專業的理財知識外,專業的理財顧問也可以幫助大家少走彎路的。當然關注Newman的頭條號也是一個獲取專業的理財知識的不錯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