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沒有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導致公子卬被俘,魏被迫割地遷都

司馬遷的《史記·商君列傳》中記載:

魏惠王兵數破於齊秦,國內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獻於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意思是魏惠王的軍隊多次被齊國和秦國的軍隊擊敗,魏國國內空虛,一天天地削弱,魏惠王非常害怕,就派使者割讓河西地區奉獻給秦國作為求和的條件。接著魏國就離開安邑,遷都到大梁。梁惠王後悔地說:“我真後悔當初沒采納公叔座的意見。”

魏惠王,(前400—前319)即梁惠王,戰國時魏國國君,名罃,魏武侯之子。惠王九年 (前361),從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從此魏亦稱梁,魏惠王也就成了梁惠王。這一切的發生都與商鞅緊密相關。

梁惠王沒有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導致公子卬被俘,魏被迫割地遷都

商君本平是衛國國君姬妾生的兒子,名鞅,姓公孫,他的祖先本來姓姬。因為在秦國改革有功,且帶兵大敗魏軍,迫使其遷都,被封為商君,因而又叫商鞅。

梁惠王沒有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導致公子卬被俘,魏被迫割地遷都

據說商鞅年少時就喜好刑名之學,而且他還是專攻法家兼兵家的鬼谷子的學生。他開始是侍奉魏國國相公叔座的,做中庶子,公叔座慧眼識人,看中商鞅的才華,並打算將他推薦給魏惠王。

但是還沒來得及推薦商鞅,他就病重了,公叔座是魏惠王比較看重的人,所以親自去看望他。並問及後來的相位將交付給誰,當時公叔座就把才華超群的商鞅推薦給了魏惠王,但魏惠王沒有立即答應。公叔座就又建議國君如果不任用商鞅就一定要殺了他,當時魏惠王也沒有立即表態。

梁惠王沒有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導致公子卬被俘,魏被迫割地遷都

魏惠王沒有立即答應任用商鞅,一是因為他並不知道商鞅才華如何,二是商鞅並非魏國人,將相位交給他,魏惠王怎能放心?但是他與商鞅又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商鞅當時沒有損害魏國利益,覺得殺不殺無所謂。

魏惠王的這些想法其實並未逃過商鞅的法眼,當魏惠王離開後,公叔座又把給魏惠王的建議告訴了商鞅,公叔座想是自己盡了臣職,又不想害了商鞅,叫他趕快離開。商鞅並不在意,說公叔座建議魏王任用自己他都不肯,怎麼又會聽他的話殺掉自己呢?

公叔座死後衛鞅尋找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一直到秦孝公貼出求賢令,他才決定出魏國,走秦國。衛鞅四見孝公,最終還是被接受並被重用。衛鞅在秦國進行了轟轟烈烈的變法,雖然阻力也大,但是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直到秦孝公死去。變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普天之下,秦國之外,已無強國。

梁惠王沒有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導致公子卬被俘,魏被迫割地遷都

公元前340年衛鞅又帶領軍隊攻打魏國,魏國迎戰的是魏公子卬。真是兵不厭詐,衛鞅利用自己與魏國將軍公子卬的友誼,寫信欺騙公子卬,說不忍心與朋友交戰,想敘舊暢飲,兩國結盟罷兵。公子卬果真中計,衛鞅用奸計襲擊魏軍並俘虜了魏公子卬,乘勝追擊,全部打垮魏軍而返回到秦國。衛鞅擊敗魏軍回去後,秦孝公就把於、商之間的15個邑封賞給他,從此號稱商君。

魏國遷都大梁,梁惠王後悔不已,當初應該聽從公叔座的話任用或者殺掉衛鞅。也可能正是因為梁惠王當初的不任用,衛鞅心懷舊怨,用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是有用之才。

梁惠王沒有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導致公子卬被俘,魏被迫割地遷都

但因果循環,秦孝公的離世給商鞅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孝公死,太子繼位,先前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開始向商鞅復仇,商鞅被告以謀反的罪名。

當初商鞅開始變法時,為了樹立威信,不管是誰犯罪都要接受懲罰,太子犯事又不能施刑罰在太子身上,所以太子的老師就背了黑鍋。

梁惠王沒有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導致公子卬被俘,魏被迫割地遷都

令商鞅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有一天也會栽在自己建立並頒佈的法律上。商鞅潛逃到關下,晚上借宿時,卻被拒之門外。店主的理由是,這是商鞅頒佈的法令,如果收留那些身份不明的來客,他全家都會被連坐的。商鞅也只能感嘆,變法也還有這樣的弊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梁惠王沒有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導致公子卬被俘,魏被迫割地遷都

商鞅沒辦法只得繼續逃亡,他來到了曾經被他打得節節敗退的魏國,他想投靠魏國,但是當初商鞅騙俘魏公子卬的事讓魏國人耿耿於懷,堅決不接納他。魏國把商鞅又逼回了秦國,商鞅只得在自己的封地進行最後的掙扎,最終被自己打造的虎狼之師——秦軍打敗。最後,被秦惠王施以車裂之刑。

梁惠王沒有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導致公子卬被俘,魏被迫割地遷都

車裂,是古代的一種酷刑,又稱轅刑、輾裂,民間俗稱五馬分屍。交受刑的人頭和四肢,分別系在五車之上,後用五匹馬駕車,同時驅馬,讓馬快速奔跑,將受刑的人身體撕裂為六塊。這個秦惠王還是不解恨,說:“莫如商鞅反者!”於是又誅殺了商鞅整個家族。

梁惠王沒有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導致公子卬被俘,魏被迫割地遷都

不知道商鞅在地下看到自己的親人如此,會做何感想。商鞅是死了,但是他的法令卻在秦國深入人心,一些一直沿用,為秦國的發展壯大做出了重大貢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商鞅的雄心抱負是實現了的,他會不會死得心安一些。梁惠王知道商鞅的死,自己的心理應該會舒坦些吧。

商鞅變法為後來秦統一天下打下了一定的基礎,說明他的確是一個難得的人才,相比之下,梁惠王不免目光就顯得短淺一些。魏公子卬的死已是定局,而且兩國交戰,兵不厭詐,這是常事。魏王是報了仇,但是魏國卻將商鞅拒之門外,並不是站在國家的利益面前,如果任用商鞅,魏國會不會更強大些呢?當然這是後話。

梁惠王沒有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導致公子卬被俘,魏被迫割地遷都

魏惠王在位期間重用龐涓,軍事實力大增,然而龐涓陷害同學孫臏

,而魏惠王全然不知其中利害,導致孫臏逃脫後入齊。後來,在馬陵之戰中,齊國大敗魏軍,俘虜了魏太子申,射殺了大將龐涓,魏國更加虛弱不堪。也才有了商鞅領兵攻打魏國。

梁惠王沒有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導致公子卬被俘,魏被迫割地遷都

魏王放縱龐涓,沒有留住孫臏,導致馬陵之敗,魏太子申被俘;沒有聽大臣勸言,對商鞅不理不睬,導致魏公子卬被俘,被迫割讓土地,遷都大梁。

END

大家好,我是燕子,歡迎關注@燕過有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