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父子倆,一身本事,卻心狠刻薄,員工寧願受十年苦,也不想幫他們

當我們乍一聽“人血饅頭”四個字,不覺讓人立刻想起了魯迅的小說《藥》中的一幕。孩子得了肺結核,父親相信用鮮血沾滿的“人血饅頭”可以救兒子的命。迷信而麻木的父親竟然從刑場上買來用革命烈士鮮血做成的“饅頭”,以求能治癒兒子的病。結果可想而知,父親還是眼睜睜地看著兒子命喪黃泉。有人懷疑魯迅小說《藥》中這一幕的真實性。難道真有這樣的父親,難道真有這樣的饅頭。這樣的父親真實的存在,也只不過是那時萬千迷信而麻木的父親中的一個,在當時社會的每個角落都能找到。而這樣的饅頭也確確實實地存在,只不過只能在一個地方找到,那就是菜市口的刑場中。

故事:父子倆,一身本事,卻心狠刻薄,員工寧願受十年苦,也不想幫他們

魯迅

宣武門大街菜市口一個讓人聽起來不寒而慄的地方。因為就是在這個地方,有很多人在大刀下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有多少人在此結束了性命,現在已無法統計。但有些歷史上的名人和志士仍能被後人記住。1861年,咸豐朝的清朝重臣肅順,因政治原因被慈禧與兩位小叔子恭親王和醇郡王合力拿下。很快,這位曾備受皇帝寵幸的大臣就在菜市口被斬首。菜市口見證了肅順人生最後的落幕。

故事:父子倆,一身本事,卻心狠刻薄,員工寧願受十年苦,也不想幫他們

恭親王

然而,三十七年後的1898年,一場變法失敗。因變法失敗,有六個人在菜市口畫上了人生的句號,後人稱六人為“戊戌六君子”。肅順和戊戌六君子的名字,我們還能記住,但其他與菜市口有交集的人的名字也只能默默存於檔案之中。因為這些人死法特殊,因為過去的迷信,那個“人血饅頭”就出現了。就在這些所謂的犯人臨刑之前,他們的家屬往往會買通劊子手,請他在親屬身首相分之時,用一個大饅頭塞入死者的脖腔,以防鮮血濺出,陰魂不散。而這個饅頭因沾上了人血,也就被稱為“人血饅頭”或“血饅頭”。魯迅的小說《藥》中的那位父親就是買了這樣的饅頭,想把兒子從肺結核中拯救出來,最終無濟於事。

故事:父子倆,一身本事,卻心狠刻薄,員工寧願受十年苦,也不想幫他們

譚嗣同

而就在菜市口大街路北,有一家中藥鋪在早年就存有這樣的血饅頭。中藥鋪名鶴年堂,明朝永樂年間(1405年),由當時的著名醫學家丁鶴年在北京菜市口創立,之後延續幾百年,一直到現在。鶴年堂也成了老北京的方位向標,過去老人曾說“過了盧溝橋就是廣安門,過了廣安門,看見鶴年堂就算進了北京城。”鶴年堂坐落於菜市口,自然與發生在菜市口的那一場場血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老北京有一句關於鶴年堂的俚語“鶴年堂前討刀傷藥——死到臨頭。”因為,每到官府要殺人的前一天,鶴年堂會被告之:明天有差,準備酒食,謹防外洩,日後付款。

故事:父子倆,一身本事,卻心狠刻薄,員工寧願受十年苦,也不想幫他們

騾馬大街

第二天,鶴年堂關門停業,而監斬官和劊子手先在鶴年堂內大吃大喝一頓,酒足飯飽後,在鶴年堂的大門口前佈置好監斬臺,一到午時三刻,監斬官硃筆一劃,劊子手手起刀落,頃刻之間,屍首相離。行刑完,劊子手要向鶴年堂討點安神藥,而在菜市口圍觀的群眾一擁而上,有的人爭搶綁犯人的繩子,因為用此繩拴牛馬不會受驚,而有的人則搶監斬官的硃筆,人稱此硃筆可驅魔辟邪。而菜市口真正成為“刑人與市”的固定場地是在清朝入關後。明朝就已創立的鶴年堂自然見證了菜市口“身份”的變化。就這樣,一家藥鋪、一柄大刀、一塊刑場,三者在一起度過了幾百年。

故事:父子倆,一身本事,卻心狠刻薄,員工寧願受十年苦,也不想幫他們

鶴年堂

然而,鶴年堂並沒有因監斬官的硃筆、劊子手的大刀、死刑犯的猙獰和一場場的血腥,而忘了醫者仁心。鶴年堂的時間跨度,在京師毫無疑問,沒有一家藥鋪可與之媲美。人人所知的,樂家藥鋪同仁堂也要稱鶴年堂一聲“大哥”。大哥是明朝,小弟是清朝。雖然小弟後來者居上,但大哥風采依然不減。舊時北京有“丸散膏丹同仁堂,湯劑飲片鶴年堂”之稱。可見,鶴年堂和同仁堂一度齊名。鶴年堂之所以能在京師幾百年長久不衰,立足沉穩。一是因為長時間積累下很多祖傳的秘方和驗方,這是很多藥鋪無法比的。二是,始終保持著醫者仁心,選取地道的藥材,絕不使用偽劣藥材,同樣遵循著古法炮製,絕不偷工減料,再加上老藥師豐富的製藥經驗,所以鶴年堂生產出的飲片藥效高、療效好,深得北京官民的稱讚。

故事:父子倆,一身本事,卻心狠刻薄,員工寧願受十年苦,也不想幫他們

藥鋪夥計

在管理上,鶴年堂相當嚴格,有的藥需要加工後,看成色才能證明其質量是否上乘,如遇到顏色稍有偏差的成品,鶴年堂將會將藥材銷燬不用。鶴年堂師傅和徒弟更是願意盡心盡力地幹活。因為鶴年堂實行“分零錢”制。師傅和徒弟都有固定的基本工錢,除了工錢外還有每日營業額的提成分配。這無疑刺激了師傅和徒弟生產與經營的積極性。每天以崇文門午炮為準,由查櫃剎賬,計算頭天下午和當天上午售貨總收入,按百分比分配。最終,師傅和徒弟每天都能拿到不等的“零錢”。這種提錢的日工資甚至比得上月工資,並且每日一發。師傅和徒弟的伙食在當時也是不錯,每天都是白米白麵。有時,徒弟在廚房中可以用提供的食材做自己喜歡的飯菜。而就在鶴年堂於菜市口矗立了四百年後,一家藥鋪也在菜市口不遠出現了。

故事:父子倆,一身本事,卻心狠刻薄,員工寧願受十年苦,也不想幫他們

藥鋪夥計

1901年,一位叫孟金甫的在北京騾馬市大街開了一家名叫鶴鳴堂的藥鋪。鶴鳴堂離菜市口很近,開業後,自然與幾百年的老藥鋪鶴年堂開始了激烈地競爭。孟金甫在當時的北京藥行非常的有名,一身本事沒得說,但為人心太狠,相當刻薄。當時在鶴鳴堂工作的學徒有這樣一句話“寧願苦十年,不幫孟金甫”。因為孟金甫不僅用人太狠,還捨不得讓學徒吃,讓學徒掙。在鶴鳴堂做學徒,不僅僅要學制藥,還要學會為東家買菜、抱孩子、洗衣服。這一干就是三年多。然而對學徒的飯食也是嚴格控制。孟金甫經常在學徒面前訓話:“別跟我這泡湯(偷懶耍滑),我這窩窩頭一舉,就有很多人從臭水溝眼向我這爬。只要有窩窩頭,害怕沒人來。”

故事:父子倆,一身本事,卻心狠刻薄,員工寧願受十年苦,也不想幫他們

夥計做工

然而,他就是連窩窩頭也不願讓學徒吃飽。藥鋪中有一個學徒,人高馬大,吃得也多,一個人吃三個人的窩窩頭,孟金甫看到心疼得不得了。於是,直接對那位學徒說“這還了得,吃這麼老多。”結果可想而知,那位學徒第二天就被解僱了。就是因為吃得太多。孟金甫死後,兒子孟華田繼承管理鶴鳴堂。然而,不幸的是,孟金甫的狠心和刻薄遺傳到了兒子孟華田身上,甚至更“青出於藍勝於藍”。孟華田曾在永安堂做過七年的學徒,行業裡的坑坑坎坎一清二楚。誰偷懶耍滑,誰破壞規矩,都逃不過他的“法眼”。因為孟華田比他父親心更狠,當時學徒自然也有了一句話“寧願十年閒,不幫孟華田”。

故事:父子倆,一身本事,卻心狠刻薄,員工寧願受十年苦,也不想幫他們

老藥鋪門板

當時在鶴鳴堂的師傅還是學徒,每天工作完,都累得精疲力竭,晚上腳丫子朝天就睡著。老師傅一天不出門在藥鋪中就能忙得跑十幾裡,小徒弟是一月一雙鞋,到月底,鞋幫和鞋底全飛跑了。每天太陽一鑽嘴,就要營業(下門板),而在營業前,小徒弟早早就得拆鋪,搬鋪蓋(因為不提供床,只能睡在臨時搭建的木板上,每天起床營業前都要收拾),之後,掃地,刷痰捅,抹見方等雜活,做完這些才正式營業。太陽一出來營業,一直要到十一點後才能上門板(下班)。因為十一點戲班子才收臺,這時還要做唱戲人的生意。每天工作十八九個小時,只睡五六個小時,期間有人撐不下,就拿著小烙鐵燙一下自己,一燙保管能清醒一會。下班之後,還不能睡覺,要在睡覺之前念一個小時以上的書,如《傷寒雜病論》《內經知要》等。可以想象當時學徒吃得苦。

故事:父子倆,一身本事,卻心狠刻薄,員工寧願受十年苦,也不想幫他們

藥鋪

鶴鳴堂的兩代人孟金甫和孟華田確實有本事,用藥材也地道,製成的飲片也相當好,價格也便宜,生意也不錯,但心太狠,太刻薄,“又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當時學徒口中那兩句“寧願苦十年,不幫孟金甫”和“寧願十年閒,不幫孟華田”,已經讓他們漸漸失去了學徒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