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月薪4萬+聘期貨精英!豬企積極參與期貨尋保護,未來散戶只能被迫退出?

牧原月薪4萬+聘期貨精英!豬企積極參與期貨尋保護,未來散戶只能被迫退出?

4月29日,記者的朋友圈好友紛紛轉發著一份牧原股份的招聘廣告易企秀。牧原股份專門為期貨處招聘期貨精英,招聘崗位涉及期現分析師(生豬、穀物、油脂油料)、交割經理、期貨交易崗。招聘範圍基本覆蓋了期貨交易策略、下單、風控、交割等整個流程。

據瞭解,此次牧原股份招聘的期貨類崗位,待遇亦按照公司此前定下的招聘計劃執行。其中,“超跑計劃”薪酬範圍為月薪40000元左右,“領跑計劃”、“奔跑計劃”月薪分別為20000元、10000元。由此可見,牧原正在籌備參與生豬期貨。

牧原月薪4萬+聘期貨精英!豬企積極參與期貨尋保護,未來散戶只能被迫退出?

1大企業獲避險工具,瘋狂擴張無後顧之憂

生豬期貨獲得了頭部豬企的追捧,牧原、正邦、新希望、禾豐牧業等企業在接受採訪時表現出較高的參與意願。他們認為生豬期貨的推出,有助於生產經營者調整生產計劃,可以有效緩解“豬週期”對相關產業的影響,有助於降低生豬價格的非理性漲跌,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中國證監會4月24日正式批准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這將是我國期貨市場上市的第一個活體交割品種。

多年以來,生豬養殖企業保守豬週期的困擾,由於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企業在每次價格波動中均不同程度地承受著風險。現在,生豬期貨的上市能有效的緩解豬價的波動。大連商品交易所自2000年開始研究生豬期貨,直至2018年1月31日,生豬期貨正式獲得證監會立項批覆。2018年8月,受到非洲豬瘟疫情對我國生豬市場的衝擊,生豬期貨上市被迫延遲。2020年4月27日,證監會批准開展生豬期貨交易,孕育了20年的生豬期貨上市在即。

期貨上市免除了大豬企在擴張之時的後顧之憂,不用擔心產能過剩,利潤下跌。簡單來說,市場價格低迷,並且企業本身存欄規模較大,可以通過生豬期貨套保提前鎖定利潤,減少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如果價格上漲但企業本身存欄規模不及預期或者未到合適出欄時機,那麼可以通過期貨買入進行輪庫操作來提前獲得利潤。總體來說,生豬期貨上市後,通過專業化操作,利用期貨市場,企業運營發展會更平穩。

中糧肉食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在整體養殖產業鏈中,前端飼料成本可以鎖定的條件下,後端養殖利潤也可以鎖定,這樣利用金融衍生品來實現生產利潤鎖定,可以規避掉大量實物價格高波動風險,實現行業和企業科學發展,使公司生產利潤保持穩定。”

2生豬期貨或進一步推進養豬規模化

證券機構認為,生豬期貨將進一步提升養殖企業的運營管理壁壘,它的推出整體利於養殖集團通過期貨套期保值以獲得穩定盈利預期,從而加速出欄量擴張。

生豬期貨屬於活體交割,但是一般的中小散戶達不到大商所價格庫的條件,在未來,能參與生豬期貨的預計全部都將來自集團企業,甚至80%以上都是來自於上市公司的養豬基地。因此上市豬企更能夠享受生豬期貨帶來的避險優勢。

從行業長期發展的角度,通過期貨合作作為標準化合約,能倒逼生豬養殖標準化、規模化,保障食品安全。美國生豬期貨於20世紀60年代上市,1966年全美國生豬養殖場160萬餘個,平均每個養豬場出欄25頭,散養率較高,而到2010年發展到僅有7萬餘個,平均每個養豬場出欄800頭,可見生豬期貨對生豬養殖規模化促進作用之大。

我國當前生豬養殖規模化發展水平較低,頭部上市公司生豬出欄量全國佔比10%左右,萬頭以上規模豬場的生豬出欄量在全國佔比約為30%-40%,千頭以上規模豬場生豬出欄量全國佔比70%左右。美國2012年千頭以上規模豬場出欄全國佔比已經超過95%。生豬期貨規定了每手的交易大小,參與者需要具有一定養殖規模,這有助於推動生豬交易規模化發展,從而促進合作社的建立或大型養殖場對中小養殖場的兼併收購。長期來看,規模化發展程度的加深可能拉長豬週期,同時加劇豬價波動。

3生豬期貨效果不確定,或成為政策市

也有人認為,一方面,中國生豬產業集中度仍然偏低,散戶數量偏多。中國土地資源稟賦的限制,決定了規模化養殖不可能無限擴張,生豬復產的重任也不可能由規模場戶獨立承擔。目前500頭以下散戶數量至少500萬家,生豬養殖量仍接近總量的一半,在南方多個省份還超過50%。在政策環境全面寬鬆和超額利潤的刺激下,非規模化養殖場戶也在逐步恢復中,並可搭車規模企業,進入復產擴產的快車道。

對於中國市場,儘管規模化程度在迅速提高,但從業者數量過多,且以散戶為主的格局發生根本改變尚需較長時間;市場價格發現機制嚴重缺乏的現狀不可能因期貨上市就迅速改變,政府調控力度更是有限,這就導致養殖戶的市場判斷和行為模式始終帶有強烈的非理性和盲目性,期貨市場高槓杆和強波動特性有可能會放大市場非理性情緒。

從歷史上看,同為畜產品的雞蛋期貨上市後,也沒有改變國內蛋價大幅震盪的現狀;位於生豬產業上游的玉米期貨遭逢國家臨儲政策,期現貨價格都長期成為政策市,完全喪失價格發現功能;因此對生豬期貨的效用也不應抱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

牧原月薪4萬+聘期貨精英!豬企積極參與期貨尋保護,未來散戶只能被迫退出?

一季度進口豬肉大增1.7倍!還有2萬噸凍肉即將投放,“五一”豬價還能否反彈?

豬企高管工資曝光!牧原股份獸醫總監年薪507萬,超過秦英林!新希望劉暢位居榜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