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文明长存一坪绿

一一写在2020年湖南郴州宜章县第七中学《七中校志》编纂时

七中!文明长存一坪绿

当宜章县第七中学《七中校志》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置于我的案头时,相信,无论是走出家乡的游子,还是天天坚守着这片故土的父老乡亲,都会为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细心研读,见微知著,不仅可以从中感受人情世事沧桑,感知宜章县七中学校的变迁历史,感悟现实生活的启示;我还可以从一个学校的发展轨迹中看到一个国家向前跨越的矫健步伐,以及文明进步的响亮足音。这本《七中校志》是留给每位在外羁旅的游子和父老乡亲、还有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史料,也是献给每位想认识七中、了解七中的广大读者的一份特殊厚礼。

七中!文明长存一坪绿

七中的甬道,像结满青苔的古道那样,厚朴而悠长,像古亭口的石板道一般,幽然而深邃,它伸向朗朗书声的教室,萦纡五湖四海奋斗着的学子们往昔的铿锵足音。欧式建筑风格的四合院,绿树成荫的甬道,欲遮住光阴和岁月而不得的酸枣林,还有那激发无数学子们意气风发的腾飞梦想的偌大的田径场,无不引发数千学子的眷恋之情,还有难舍之意。我-----一位务农的稼穑翁,曾经在七中做了四年生活校工(2014至2017年),短短几年的时光,在那里目睹了老师们对学生循循善诱的教育,兢兢业业的辛劳。他们犹如春雨,把一点一滴的知识撒落在学子们的心窝窝里;像一根一根的蜡烛,照亮着学生们理想的天空,燃烧自己生命的热血;同时,又似黑夜里的灯塔,沿领着龙跃凤鸣的学子们走向灿烂辉煌的远方。

七中!文明长存一坪绿

老师们的勤奋、辛劳的动力来自何方?我不知道。去请教一位刚刚下课,手握教学工具的老师,他说,我们的动力,来自对大地,对祖国的热爱!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

七中!文明长存一坪绿

那些意气风发的老师,阳光璀璨的学生以及欣欣向荣草木,让沉寂百年的校园充满蓬勃生机,焕发繁盛朝气,每一位师生,都在用热切的期许迎接共和国的复兴,并信心百倍地为着这激动人心的复兴而努力奋斗着。七中!不仅积淀了厚重的历史----这里留下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开国领袖、元勋的足迹,而且培养了不少为民造福、为国争光的仁人志士-----谷运璀、杨书案等科学、文学界的翘楚以及许多默默无闻为国效力的芸芸学子。回顾历史,七中,她业绩辉煌,展望未来,七中,她前景光明。而今的七中:指点江山科学高峰由此去,栽培桃李国家栋梁自斯而来。

七中!因学校培养的大批量的中级文化层次的知识分子对宜章县东部地区6大乡镇的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学校所属培育地区的赤石、杨梅山、平和、里田、长策、瑶岗仙的广大原住民及新籍居民,均将七中所在地的三望坪视为文化圣地,对其怀有一份水乳交融的亲和力,一份念兹在兹的眷恋感,一份永不释怀的感恩之情。

南岭荒原,因着三望坪的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渐渐祛褪荒芜、野蛮之风,走进乐曲如潮、祥云入境的腾飞时代。

溜走的是时间,流逝的是岁月,挥不去的是三望坪的师生们与日月同辉的激情,还有与时俱进的赤水那样澎湃着的满腔热血!

七中!七中!!七中!!!负阴抱阳的您,永远,永远厚德载物、生生不息,文明长存。

这文明呵,多像校园围墙外那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啊------青春、活泼、勃兴。(宜章县赤石乡曹田村4组邓树现 曾波、黄小国/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