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接孩子放学吗?这部纪录片,道出了接娃真相

无意间看到一个国产纪录片《幼儿园》

,其中一个场景让人泪目:一个叫陈志鹏的男孩总是幼儿园里那个最后被接走的孩子,当别的孩子一个个被家长接走后,他起初只是频频回头看妈妈有没有来,表情越来越失望。

当其他孩子渐渐都被接走后,他表现得越来越焦急,开始来回走来走去,他更加频繁的张望着活动室的两个门,孩子的情绪越来越无法控制,抓起手里的衣服袋子使劲往地上摔,刚开始只是抽泣,最后孩子的心里防线终于被攻破,他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你真的会接孩子放学吗?这部纪录片,道出了接娃真相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相信这一幕会让每个宝妈感到心酸,我们家大宝也曾有晚接放学的经历,那天我下班有些晚,又遇上大堵车,当他被老师安放到盼归处时,他独自在盼归处看书。

当我赶到学校看他小小的身影孤零零地守在那里,眼泪开始打转了,孩子却安慰我说:“妈妈,盼归处的书真好看。”

你真的会接孩子放学吗?这部纪录片,道出了接娃真相

国外心理学家一项研究表明,那些总是被最后接走的孩子,心理上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1. 内向而自卑。

如果孩子长期被最后一个接走,他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被接回家,他会感到越来越孤单无助,会产生自己就是那个不被父母重视的孩子的错觉。

长此以往,孩子自我评价会越来越低,变得越来越内向而自卑。

你真的会接孩子放学吗?这部纪录片,道出了接娃真相

2. 厌恶上学。

其实大多数孩子是不喜欢长时间呆在学校里的,学校当然没有家里自由自在。

如果其他孩子都被接走了,那个经常被晚接的孩子会认为自己被家长遗弃在学校,他们会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可能还会影响到孩子学习兴趣的养成。

3. 不受重视。

老师每天要兼顾班上几十个小孩,他们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他们当然会关心那些家长格外细心的孩子,可常常被最后一个接走的孩子,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你真的会接孩子放学吗?这部纪录片,道出了接娃真相

老师下班后会忙于自己的备课活动,试想连家长都不重视的孩子,老师怎么会特别关注呢?

其实除了晚接孩子,放学后家长最忌讳做这件事,因为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比较大!

①询问成绩

孩子的成绩就犹如成人的收入,在孩子们心里是非常隐秘的问题,如果孩子考的好,他们自然会主动告诉家长,可是如果考得不好,他们大多会支支吾吾,不愿述说这个话题。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放学时是心里最轻松,倾诉欲望最强的时候,家长此时应该多跟孩子聊天,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如和同学的相处,学校的伙食情况等,只有打开了孩子的话匣子后才能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信任感。

你真的会接孩子放学吗?这部纪录片,道出了接娃真相

如果家长一放学就询问孩子的成绩,可能就把孩子倾诉的欲望完全给抹杀掉了,这样是不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还有可能把孩子变得越来越封闭,不愿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②说其他同学或者老师的不是

有些家长在接孩子时会围在一起讨论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比如某某老师布置作业太多,某某老师总是偏心某某同学等等。

甚至等接到孩子之后,他们还一起聊这个话题,殊不知,这样会让孩子无形中养成一种在背后评论别人的不好习惯。

这样既不利于同学间友好关系的建立,也会让老师在孩子们心中失去威信,不利于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

你真的会接孩子放学吗?这部纪录片,道出了接娃真相

可谓是“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家长们最好不要在放学后谈论学校的同学和老师的言行。

那么放学路上家长应该注意什么呢?

1. 如果不能按时接孩子,请提前告知。如果家长上班路程较远,长期不能按时接孩子,请提前与老师和孩子做好沟通,请求孩子多多关照孩子,也给孩子一定的心理预期。

2. 采取正面的沟通。家长在路上一定要与孩子采取正向的沟通,比如询问孩子今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今天在学校有没有认识新朋友,老师带着孩子们做了哪些游戏等等。让孩子认为上学是一件阳光而快乐的事情。

你真的会接孩子放学吗?这部纪录片,道出了接娃真相

千万不要询问孩子今天有没有受欺负?考试考了多少分?等等让孩子头疼的事情。

3. 尽量亲自接娃。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帮忙接娃,可是孩子天生依恋父母,因此只要有机会父母要尽量亲自抽空接孩子,哪怕偶尔的满足,也能给孩子心理的安慰。

宝爸宝妈们,你们接孩子放学时都做了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