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看過來:高考地理分專題答題模式整理(一)

第一部分 氣候

高中生看過來:高考地理分專題答題模式整理(一)

氣候分析:大氣環流、地形和盛行風、洋流、海陸位置

⑴ 拉丁美洲氣候溼熱的原因:位於赤道兩側赤道低壓帶控制,周圍海洋廣闊。(大氣環流和海陸位置

⑵ 安第斯山南段東西兩側景觀差異原因: 受安第斯山影響,山地東、西兩側降水差異較大。(地形

同在北迴歸線附近,卻出現了非洲的熱帶沙漠氣候、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我國東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等氣候原因:北非受副熱帶高壓及來自大陸內部的信風影響,全年炎熱乾燥,南亞受熱帶季風影響,我國東南部受亞熱帶季風影響。(北迴歸線附近大陸東西岸的氣候差異及成因:----海陸位置與大氣環流形勢不同

⑷ 巴西東南沿海、澳大利亞東北、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原因:位於來自於海洋的在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經過;地形抬升,加強了地形雨。(地形和盛行風、洋流

亞馬孫雨林分佈廣泛的原因:

1. 亞馬孫平原位於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壓帶的控制(大氣環流);

2. 亞馬孫平原南、西、北三面為高原、山地,海上水汽隨信風從東部進入,受地形抬升,終年降水豐富(地形和盛行風);

3. 赤道暖流增溫增溼(洋流);

4. 亞馬孫平原面積廣大,地勢低平,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海陸位置

)。

⑹ 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廣泛分佈的成因:

①.大部分地區處在溫帶地區,深受盛行西風的影響(大氣環流);

②.中部為平原,山脈走向有利於海洋暖溼氣流深入(地形);

③.北大西洋暖流經過,增溫增溼作用顯著(洋流);

④.西臨大西洋,大陸輪廓破碎,距海較近,受海洋影響面積大(海陸位置)。

氣溫分析:緯度(太陽輻射)、洋流、地形、海陸位置、大氣環流

⑴ 為什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地區熱帶山地環境與北半球其它地區相比,向北推進了5----6個緯度?

1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擋,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溼氣流通道(

地形);

2 夏半年,強大的西南季風從印度洋帶來大量暖溼氣流,深入大峽谷內部,使峽谷底部等溫線與同緯度相比明顯向北推進(大氣環流)。

⑵ 我國夏季普遍高溫的原因: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方雖比南方正午太陽高度小一些,但白晝時間卻比南方長,得到的太陽光熱並不比南方少多少(太陽輻射)。

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有:我國緯度跨度大,冬季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我國越往南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晝越長,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陽輻射越多(太陽輻射),加之冬季風的頻頻南下,對我國北方的影響大(大氣環流)。

⑶ 我國冬季比同緯度其它地區溫度低的原因:受強大的蒙古—西伯利亞冷高壓影響(或受冬季風的影響)。

印度比同緯度我國氣溫高的原因: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南下的冷氣流)。

⑸ 氣溫的年較差:高緯大於低緯的原因: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越大,晝夜長短的年變化越大,因而氣溫的年較差越大;低緯相反。

氣溫的年較差:陸地大於海洋的原因:陸地比海洋的熱容量小,夏季升溫快,溫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溫快,溫度比海洋低,因而氣溫年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響較大,比內陸年較差小。

⑹ 青藏高原比我國同緯平原、盆地比較:

氣溫年較差小的原因:低緯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較涼;冬季因緯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響南下的寒冷氣流影響不到,氣溫不太低;

日較差大的原因:海拔高大氣密度小,大氣的保溫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溫快,夜晚降溫快。

⑺ 同一緯度等溫線發生彎曲的原因:

1 地形(山地、高原低於平地、盆地

2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冬季海洋高陸地低,夏季海洋低陸地高

3 大氣環流(看是否有來自於高低緯度的寒、暖氣團

4 寒暖流因素(寒流減溫,暖流增溫

降水分析:大氣環流、地形和盛行風、洋流、海陸位置

⑴ 熱帶沙漠-----撒哈拉沙漠形成的原因: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或信風控制,終年炎熱乾燥(

大氣環流)。

變式:南亞塔爾沙漠的成因:西南季風不易到達,原始植被遭到破壞,地面缺乏植被保護。

⑵ 溫帶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的原因:

1 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蒸發旺盛(地形);

2 周圍高原山地環繞,阻礙水汽進入(地形)。

變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亞沙漠的成因:地處溫帶,盛行西風,在安第斯山脈的東側,處於背風坡,降水稀少。

⑶ 智利沙漠南北狹長的原因

1 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熱帶沙漠氣候難以向東擴展;(地形

2 受秘魯寒流影響,使熱帶沙漠氣候向北延伸;(洋流

第二部分 地形、地質

高中生看過來:高考地理分專題答題模式整理(一)

等高線地形圖的常見題型分析

⑴ 水庫大壩建設選擇在河流峽谷處或口袋型窪地的出口,原因:①地處峽谷處,利於築壩,工程量小;②有盆地地形,集水面積廣,蓄水量大。

⑵ 交通運輸線路(鐵路、公路)與等高線平行建設的理由:地形坡度和緩,建設週期短,投資少,施工容易;有利於車輛安全通行。

⑶ 確定某地為盆地,判斷理由:河流向中部彙集,表明地勢中間低,四周高;河流由四周向中心匯聚,呈向心狀水系特徵。

⑷ 引水工程選擇某地,原因:該地地勢較高,河水可順地勢自流;引水路線較短,投資少;避開山脊、鞍部等地形障礙。

⑸ 選擇某地為梯田的理由:該地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在此開墾梯田,既擴大耕地面積,又利於水土保持,達到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⑹ 登山選擇某線路,原因:該地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爬坡容易。

⑺ 種植防護林應選擇在:山坡上平行於等高線的方向種植,可以減少水土流失。

氣象站應建在坡度適中、地形開闊的地點。

療養院應建在地勢坡度較緩,向陽、空氣清新的地方。

港口或碼頭應建在海水較深且避風的港灣,要避開含沙量的河流避免泥沙淤塞航道。

常見地質作用類型與地貌

⑴ 南極發現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說明:

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於溫暖溼潤地區,森林茂密,後經大陸漂移至此,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 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後經地殼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 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內力作用----斷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斷塊山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