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後消失20年,母親病危仍不歸:與原生家庭和解,才是該做的事

北大博士後王永強,出國至今20餘年,其母親在病危彌留之際想見其一面,拜託各方人員尋找,結果在知情人找到他並勸他能夠回家一趟時,他只談談的回覆了一句:“清官難斷家務事”,同時還希望家人不要再通過媒體尋找他。

他與原生家庭之間有著怎樣的過往我們外人無法知道,但從他的這句話可以看到,即使過了二十年,他依然對家人抱有很大的意見。即使他是高等學府培養的博士後,學富五車的知識和二十年的時光也不能痊癒他內心的傷痛。

博士後消失20年,母親病危仍不歸:與原生家庭和解,才是該做的事

一、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

原生家庭,即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在原生家庭中生活的經歷,會對我們一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產生不可磨滅和無法忽略的影響。

博士後消失20年,母親病危仍不歸:與原生家庭和解,才是該做的事

我們成年之後的各種不良行為習慣都能夠在這原生家庭的環境中找到影像。有人性格開朗,有人有暴力傾向,還有人自卑一生,性格各式各樣,長大後的我們如果意識不到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我們就永遠就沒有辦法改善自己,重塑自己,更無法成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人。

在之前很著名的章瑩穎案中,優秀的她異國求學,卻陰差陽錯搭錯車,後被嫌犯克里斯滕森殘忍殺害後分屍,兩年多之後嫌犯也不願供出遺體下落,且沒有一絲悔改之意。其父親在面對採訪時竟然認為自己兒子無辜,面對兒子經常上“恐怖”網站這一事實時,也毫不驚訝的說自己曾上過類似網站,很多事情自己也做過。

博士後消失20年,母親病危仍不歸:與原生家庭和解,才是該做的事

兇手的父親對兒子的暴行熟視無睹,對受害者及家屬也沒有表現出絲毫歉意。兇手在行兇過程中表現的殘忍行為,我們從其原生家庭的監護中,也可以窺出一斑。

不是所有的不幸家庭養出的孩子都是有人格缺陷的,但有人格缺陷的成年人在原生家庭中一定是不幸的。心理學大師榮格曾說過:“原生家庭對家裡子女的影響越深刻,子女長大之後就越傾向於按照幼年時小小的世界觀來觀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

博士後消失20年,母親病危仍不歸:與原生家庭和解,才是該做的事

如果我們成年後有很多讓自己無法釋懷和麵對的記憶經歷,那麼我們就應該重視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找到了問題的原因,解決自己的困惑或難題就是時間了。

二、學會與原生家庭和解

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遠比我們感知的要深遠很多,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害?答案是我們必須要學會與原生家庭和解,才是唯一的出路。在《原生家庭》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借鑑兩個方法來進行和解。

博士後消失20年,母親病危仍不歸:與原生家庭和解,才是該做的事

1、學會自我界定

自我界定就是要求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拋開父母或他人對我們的的灌輸和影響,自由的擁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情感、行為、和信念。

自我界定不是要我們自私,而是要我們保持自己情感的完整性,忠於我們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鄰居阿杰是獨生子,其在大學期間談了個兩個女朋友,母親都不同意,因此都分手了。工作之後,母親也阻止阿杰去外地,只讓他在小縣城找份一般的工作,在母親的撮合下,和一個沒見幾面的女孩結婚了。

婚後妻子與母親鬧矛盾,特別是在女兒出生後,婆媳矛盾更嚴重,但阿杰從來不敢違背母親,否則內心會充滿愧疚之情,只能委屈妻子,最後妻子選擇了離婚,帶著孩子走了。母親似乎依然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依然在生活上控制著阿杰,最後阿杰痛苦的不知道如何勸解母親,慢慢的得了抑鬱症,有一天他失蹤了,再也沒有回家。

博士後消失20年,母親病危仍不歸:與原生家庭和解,才是該做的事

遇到阿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就要學會自我界定,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一味地妥協,並且對待父母的態度可以少一些反應,多一些回應,明確的表明自身的立場。

2、不再自我懲罰

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有些責任不是我們造成的,比如小時候父母離異,可能我們會自責,覺得是自己的錯,甚至會極大的影響我們成年後與另一半的相處。

博士後消失20年,母親病危仍不歸:與原生家庭和解,才是該做的事

有的父母性格暴躁,總是打罵幼小的自己,我們不能總是把自己責任歸於自己成績不好,不乖巧造成的,這是父母自己的問題。我們需要卸下為童年不幸遭遇而承擔的責任,將責任歸還給應承擔責任的人。

其次我們要對自己負責,將責任歸於父母或他人,但也不可將我們自損行為的責任一腳踢開,將自己身上的責任免除。不論是與原生家庭決裂還是形同陌路,都是因為我們與父母的親密關係出現問題導致的,我們需要知道對家庭自己有屬於自己的責任。

就像開頭失蹤20年的博士後,可能是因為原生家庭的經濟問題引起的自己的不滿,故意與家人失聯,也算是對自己的懲罰。正如喬治·蕭伯納認為:“如果你無法擺脫家醜,那就欣然接受吧!”如果他不能正視自己的問題,不重新與原生家庭產生關聯,他也永遠無法對自己釋懷。

博士後消失20年,母親病危仍不歸:與原生家庭和解,才是該做的事

自我恢復是一個過程,註定不會順利,有些目標實現起來可能不太容易,但我們一定可以把自己內心的孩子從永久的懲罰中解脫出來。

三、超越原生家庭

儘管我們從原生家庭中受過不同程度的影響,不論我們現在多大年紀,我們依然可以選擇讓自己超越原生家庭,活出更好的自己。

一、家庭心理治療

在《超越原生家庭》中,我們通過這幾個步驟來改變自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

博士後消失20年,母親病危仍不歸:與原生家庭和解,才是該做的事

首先我們需要制定一個家庭譜系,繪製我們家庭三代或三代以上的譜圖,是為了我們更好的瞭解自己的性格缺陷的來源;

第二步是聯繫家庭成員,並一起回憶和創建家庭的歷史往事,這是為了從多方面瞭解家人的性格特點及對每個人的評價,方便自己客觀的認識家庭關係;

第三步為認清家庭關係,搞清楚是父母與子女的敵對關係,還是三角關係;

第四步是需要回家看看,選擇一定的時間來探訪,從而針對自己之前的發現和認識進行了解和確認;

最後一步實現自我分化,努力解開心結,瞭解真實的自我,然後下定決心要為自己負責,學會重新接納自己,接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他人。

這種方法步驟多,且工作量很大,我們需要做好強大的心理準備,有人用12年完成了這個步驟,有人用七八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但如果做到了,我們就獲得了新生。

2、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個小房間,裡面裝著我們童年悲劇的道具,那裡面或許有不為人知的幻想,或許是部分尚未克服的童年痛苦,而這些如果不改變,我們的孩子,將會被迫可能踏入這個小房間。

如果我們的性格缺陷不改變,很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孩子,當我們的性格缺陷導致我們無法正常生活,或者將要走向極端的時候,我們必須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敞開心扉,緩解自我,改善自我。

博士後消失20年,母親病危仍不歸:與原生家庭和解,才是該做的事

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年人並不簡單,我們會經歷一個很艱難且又疲憊的過程,這個過程會伴隨著焦慮、恐懼、內疚和困惑。但跨過去,跨過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們就是重生。

博士後消失20年,母親病危仍不歸:與原生家庭和解,才是該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