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时间旅行和鞋带悖论


浅谈时间旅行和鞋带悖论

当一个人、物体或者一组信息被传回到过去造成无法溯源的无限循环中,在这个循环中被传送回到过去的对象没有起点(源点)被认为是“凭空创造”的。这就是时间旅行中的Bootstrap Paradox,中文通常称作鞋带悖论,又称作本体论悖论。

鞋带悖论的来源

鞋带悖论(Bootstrap Paradox)一词来源于一句话:Pull oneself over a fence by one’s bootstraps--即用自己的鞋带把自己拉到栅栏上面,意思是执行不可能或者荒谬的任务。就像话中所描述的,你握住自己的鞋带向上拉,将自己拉过栅栏,想想都觉得不可能。

公认的最先出现这种观点的是18世纪的经典文学作品《吹牛大王奇遇记(The Surprising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hausen)》--书中的主人公陷入了沼泽,最终他通过向上拉自己的头发最终从沼泽中脱离。武侠小说中也有一个经典动作,当侠客掉落悬崖时,通常可以通过左脚踩右脚的借力飞回去。

Bootstrap Paradox这个词是通过科幻小说家Robert A. Heinlein于1941年发表的著作《By His Bootstraps》所普及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Bob Wilson通过时间门进行时间旅行时发生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Bob Wilson来到未来拿着未来自己的笔记本回到早于未来的时间,通过笔记本上所记录的内容让自己成为一位仁慈的独裁者。之后笔记本变得破旧,Wilson就将笔记内容复制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上。后来他意识到,从来就没有两本笔记本,这本新的笔记本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给到时间穿梭的自己,那么,到底是谁写的笔记呢,笔记的内容又是从哪里来的?

鞋带悖论例子

-关于信息:

有这么一个关于信息的鞋带悖论的例子,爱因斯坦穿梭时间回到了爱因斯坦还没有发现相对论的时候将相对论教会了年轻的爱因斯坦。然后爱因斯坦才发表了相对论,随着时间流逝,相对论经过无数次的发表和验证获得了主流科学界的认可。

这时相对论的起源就是个问题了?我们不能说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研究出来的,我们也不能说是爱因斯坦学会的,因为是爱因斯坦教的爱因斯坦。那么,是谁发现了相对论?

-关于物品(对象更合适):

1980年的电影《Somewhere in Time》(时间倒流七十年)中就有一个关于物品的鞋带悖论示例。1972年,主角克里斯托弗从一位老妇人手里拿到一块手表,结果证明,这块手表就是1912被穿梭时间的克里斯托弗送出去的。那么这块手表就成为了鞋带悖论中无限循环的存在,同时又保持了不老化且不受时间的影响,这就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

电影《终结者》中,天网系统也是涉及到了鞋带悖论的对象。天网如果没有将T-800传送回到刺杀约翰·康纳的话,康纳就不会拿到T-800的残骸并通过逆向工程研究出天网和机械人。

-关于人:

2014年上映的电影《前目的地》的灵感来自罗伯特·A·海因莱因的短篇小说《All you zombies》(1959),电影中讲述了主角是一个双性人,在以男性身份时被诱骗通过时间旅行回到过去与身为女性的自己并生下了自己,最后自己杀了自己的电影。一句话当然说的很简陋,感觉逻辑自相矛盾,但是编剧巧妙的设计让故事逻辑自洽,每一次的循环都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

与时间轴保持一致

一致性悖论,例如祖父悖论、希特勒悖论和波尔钦斯基悖论,会导致在时间轴历史上的“自相矛盾”。毕竟,如果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杀死了自己的祖父,他自己将永远不会出生,也就无法进行时间旅行去谋杀自己的祖父。

另一方面,命运悖论和鞋带悖论则是时间上的闭环,其中因果以循环的方式重复出现,从而形成了一个没有源点的自创实体。虽然这个听起来很奇怪,这与我们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完全不同,但是像“大爆炸”这样没有因的自发性事件并非不可能。这也不意味着与时间轴上的历史有任何的不一致,事实上,所有在这种循环中的事件都是“固定”的,发生在单个不可更改的时间轴上。


浅谈时间旅行和鞋带悖论

所以,在看文章的你会不会时间旅行的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