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字的人

自從約翰·柯克隆有記憶起,文字就一直是他的剋星。小時候上學,他總覺得書上的字母跑東跳西,母音的聲音他永遠捉不到。由於有自卑感,他有學校總是表情呆滯,沉默寡言,他多麼希望有人能坐到身旁,拍著肩膀安慰他:"我來幫你,別害怕。"


  
  但那時沒人知道什麼叫閱讀困難症,約翰的左腦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將文字之類的符號有次序地排列。
  
  小學二年級時,他被編到班上的"放牛組"。三年級時,老師將一把直尺交給其他學生,約翰要是不肯唸書寫字,每個人都能拿尺抽他的腳。四年級時,老師點他起來唸書,眾目睽睽下,他只能沉默不語,其他學生以為他快窒息,他就這樣一年熬過一年,最後終於完成了小學學業。
  
  上了中學後,情況大為改觀。由於他在籃球場上表現神勇,很快便成為風靡全校的明星人物。畢業典禮上,他母親喜孜孜地表示要讓他繼續上大學。大學?這是他連做夢也不會想到的事。但他最後決定選擇德州艾爾帕沙大學,並申請加入該校的籃球隊。他深吸了一口氣,緊閉起雙眼,準備硬著頭皮往前走。
  
  入學的第一天,約翰便四處向人打聽,哪個老師給分最松?哪一堂課最容易混!每堂課下課後,他一定立刻將在課堂上畫的塗鴉給撕掉,免得有人要跟他借筆記。在宿舍裡,他也會抱著厚厚的教科書,若有其事地讀著,免得他的室友起疑。他躺在床上,身心俱疲,但滿腦混亂的思緒,卻又讓他無法入眠。結業考的前一晚,他向上帝祈禱,這次若能過關,他一定到教堂連做彌撒30天。

  
  後來他拿到了大學文憑,也遵守諾言連做了30天的彌撒,接下來該做什麼呢?由於自身有著極大的不安全感,他渴望能彌補腦中的這片空白,也許就是如此,他決定投身教職。
  
  1961年,約翰開始在加州的一所小學任教。他每輪流讓學生上臺讀課文,考試用的是標準測驗紙,使用有答案洞的卡紙來改考卷。一到不用上課的週末,他便躺在床上好幾小時,任由心情沉到谷底。
  
  他後來遇見了在校表現傑出的護士凱西,一個外柔內剛的女孩。1965年,他們決定攜手共度一生,就在結婚的前一晚,約翰向凱西坦白:"有件事我得告訴你,我……我是個不識字的傢伙。"
  
  "教書的怎麼可能不識字?他大概是覺得自己英文程度太差才這麼說。"凱西當時並不以為意。但幾年後,凱西發現約翰無法念本故事書給18個月大的女兒聽,她才瞭解他是真的不識字。也許有人會問,叫凱西教他識字不就結了?問題是約翰不肯學,因為他覺得他一輩子也學不會。
  
  28歲那年,約翰貸款2500美元買了第二棟房子,加以裝修出租。他的房子越買越多,生意愈做愈大,他決定找人合夥,並僱用秘書和律師來處理相關事項。

  
  經過幾年的經營,約翰已躋身百萬富翁的行列。但沒人注意到這位百萬富翁總是去拉門把上寫著"推"的門,而在進入公廁前,他一定會遲疑片刻,看有男士進出的門是哪一個。
  
  1982年由於經濟不景氣,他的生意一落千丈,投資人紛紛打退堂鼓,那時每天都有人威脅要對他提出起訴或是沒收抵押物。他每天忙著四處求銀行延長貸款期限,安撫工人繼續施工,還得面對堆積如山的複雜文件。他唯恐有天會被提去證人席,接受法官的質詢:"約翰·柯克隆你真地不識字嗎?"
  
  到了1986年的秋季,48歲的約翰做了兩個破天荒的決定。首先他拿自己的房子做貸款抵押,再就是他鼓起勇氣走進市立圖書館,告訴成人教育班的負責人,"我想學識字。"說完他便哭了起來。
  
  教育班安排了一位65歲的祖母當約翰的指導老師,她一個一個字母地耐心教導他,14個月後,他公司的營運狀況開始好轉,而他的識字能力也大有進步。
  
  他後來在聖地亞哥的某個場合裡公開自己曾是文盲的事實,這項告白跌破了與會約200名商界人士的眼鏡,為了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他加入了聖地亞哥識字推廣委員會,開始到全國各地發表演說。

  
  "不識字是一種心靈上的殘障,"他大所疾呼:"指責他人只是徒然浪費時間,我們應該積極教導有閱讀障礙的朋友。"
  
  約翰現在一拿到書本或雜誌,或是見到路標,便會大聲朗讀,只要妻子凱西不嫌他吵,他覺得讀書的聲音可比歌聲更美妙,他現在也能安然入睡。
  
  有一天他突然靈光一現,興沖沖地到儲存室翻出一個沾滿灰塵的盒子,裡面有一疊用絲帶綁著的信箋,沒錯,經過25年,他終於能看懂妻子當年寫的情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