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恰逢其時還是生不逢時,明明功在千秋卻始終不被承認

歷史上有這麼一位帝王,明明有大格局,身具治世之能,在位期間也做出了功在千秋的偉業,卻偏偏得不到後世的承認,還被喚作暴君。有沒有替他喊冤、覺得他很委屈呢,我說的這個人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隋煬帝楊廣。

是恰逢其時還是生不逢時,明明功在千秋卻始終不被承認

你是不是想說這位有啥好說的,他的暴政都是坐實了的啊。你真的這麼覺得嗎,讓我們回顧歷史長河重溫下他的悲劇人生吧。

想當皇帝沒有點手段還真是不行的,楊廣不是嫡長子,所以想當皇帝就得先把太子楊勇和自己的父親隋文帝楊堅搞掉,具體的過程不說了,這個大家翻翻歷史書自行腦補就好,反正就是上演了一出弒父殺兄的血腥爭奪。

是恰逢其時還是生不逢時,明明功在千秋卻始終不被承認

這是楊廣被稱為暴君的第一個汙點,但是這個成立嗎,要知道歷史上伴隨著皇權的更迭,這種骨肉相殘的事情並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做了好吧。在他後面緊接著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親哥哥後又逼自己的父親退位才坐上皇位的。所以這個只能說是道德有失但在皇權面前那些又算得了啥呢。

是恰逢其時還是生不逢時,明明功在千秋卻始終不被承認

接下來是消耗大量勞動力修建東都和大運河,後世稱楊廣因好大喜功不顧民生強行修建大運河,導致民不聊生,開始有民間力量反抗徵召起義。但事實是大運河的修建並不是楊廣一個人的工程,他也是在以往眾多朝代歷代修建的各個地方性運河的基礎上進行了貫通連接,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時候水運是很重要的運輸途徑,大運河的鑿通使得隋朝運送物資的便利提高了很多,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互通。如果不是隋朝滅亡的那麼快,大運河必然會是楊廣建立盛世的經濟命脈之所在。

是恰逢其時還是生不逢時,明明功在千秋卻始終不被承認

隋滅後,唐朝統治期間大運河始終是那時候物資運輸的主要途徑,而且大運河的疏通也從未中斷過,都是做同樣的事,為了同一個目標,為啥就要把帽子扣在人家楊廣身上呢。

再說楊廣的第三個大汙點,他統治期間頻繁發動戰爭,三次征戰高句麗,鬧的國內經濟崩潰,民心背離,民間起義此起彼伏,最後在一片聲討中眾叛親離被殺去世。

是恰逢其時還是生不逢時,明明功在千秋卻始終不被承認

看看楊廣早年的經歷,他並不是一個啥都不懂得坑二代,相反他的治世思想和軍事才能都是出類拔萃的,這樣一個聰明人,為啥就要一根筋的想要滅了高句麗呢,只是為了所謂的皇家臉面?這樣想那也太小看楊廣的政治頭腦了。

高句麗本身國力不弱,而且多次攻擊隋朝邊境吞併隋朝土地,這樣的狼子野心是哪個皇帝能容忍的,如果放任不管最後能發展成什麼樣子誰也不敢肯定,所以楊廣為了消除威脅,進行了三次征討高句麗的戰爭,策略是對的,只是沒想到高句麗的國力如此強大,征討三次依然沒有結果,反而把周圍滿是虎視眈眈的敵人的隋朝給拖垮了,這才讓唐朝李淵撿了個大便宜。

是恰逢其時還是生不逢時,明明功在千秋卻始終不被承認

唐朝開始後,高句麗依舊是國家的心腹大患,也多次征討高句麗,如果沒有最後成功征討高句麗的話會不會也被後世不齒呢。再說如果沒有楊廣三次傾舉國之力征討高句麗,大量的消耗了高句麗的實力,唐朝接手後也不會那麼容易的就把高句麗降服。

分析完楊廣這三點飽受後世詬病的汙點你還覺得楊廣是那個我們一直認為的暴君嗎,所謂"成王敗寇",他的作為和很多被譽為千古明君的帝王有太多的共同點,但是就因為他繼承隋朝統治二世而亡所以就被譽為了一代暴君,是不是有點不公平了。

是恰逢其時還是生不逢時,明明功在千秋卻始終不被承認

至於你說楊廣貪圖享樂,日子過的驕奢淫逸,那我還真不反駁,話說回來,歷史上除了少有的幾個帝王日子過得精打細算之外,大部分的日子都可謂是錦衣玉食的吧,為了一己私慾勞民傷財的也不在少數,比如說乾隆下江南。

勝利者才有書寫歷史的資格,唐朝繼承了隋朝的統治,再加上李世民和楊廣之間複雜的關係,為了漂白自己把前朝說的腐朽不堪也能顯示自己天命所歸對吧。

是恰逢其時還是生不逢時,明明功在千秋卻始終不被承認

楊廣這個倒黴蛋真不知道是恰逢其時的站在了這個歷史轉折點還是生不逢時錯生了時代,明明做出了功在千秋利在後世的偉業卻一直都未得到承認,真是悲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