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搞笑卻真實存在的事情?

不才講史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有一位開國大將陳賡。他就是《亮劍》裡面386旅旅長的原型。這個人文武全才,在黃埔一期的時候,就被稱為“黃埔三傑”之一。

他不但文能提筆斷字,登臺演戲,武能帶兵打仗,衝鋒陷陣,還在周總理的直接領導下,在特科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他的一生堪稱傳奇,曾經救過蔣介石的命。而且他為人幽默風趣,能夠博得大家的喜愛,搞笑當然也是他的專長之一。這也體現了他的個人魅力。

在南昌起義的時候,陳賡身負重傷。他離開部隊去上海尋找黨組織,在海員的幫助下,他混上了一條去上海的輪船,住在輪機艙裡。當輪船路過汕頭的時候,因為起義軍在這一帶失敗,很多起義軍官兵也想方設法混上這條輪船去上海。

當時擔任起義軍師長的周逸群也混上了輪船,他挾著一張席子來到輪機艙倒頭就睡。陳賡看在眼裡,便假裝看報紙。他用報紙遮住臉,故意自言自語的說明,“這報紙的消息真靈光啊,這周逸群剛上輪船,這報紙上就登出來了。”

周逸群嚇了一跳,後來聽著聽著,發現是陳賡,兩位戰友一見面,開懷大笑。

後來,陳賡擔任了軍事指揮員的職務,抗日戰爭中,他擔任了八路軍386旅的職務。他帶領386旅痛擊日軍,使得日軍對他和他的部隊恨之入骨。日軍組織了對他的部隊的大掃蕩,在裝甲車上貼著“專打386旅”的標語。每到一地,就先問當地部隊是不是386旅的部隊,不是的話扭頭就走。陳賡和他的部隊在抗日戰爭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美軍觀察團稱作“中國最好的一個旅。”

在解放戰爭期間,陳賡的部隊打出了很多勝仗。其中,在山西,陳賡消滅了國民黨的所謂“天下第一旅”,國民黨軍第一師第一旅。這支部隊是胡宗南賴以起家的部隊,裝備好,老兵多,思想頑固。誰知道這樣一支王牌軍,一上戰場就被陳賡的部隊消滅了。

該旅的旅長黃正誠是留學德國的高材生,他對失敗極不服氣。在把他清查出來後,他多次對我們的幹部抱怨,我軍打仗不講章法。

後來陳賡和他談話的時候,黃正誠又說的此事,他說,“我的兵力沒有展開就被你們包圍了,火力沒有發揚,我的失敗也不能顯得你們多麼高明。”陳賡當即訓斥他,“我就是不讓你把兵力展開,就是不讓你發揚火力,你有什麼不服!”

陳賡的訓斥如醍醐灌頂,黃正誠再也不敢犟嘴了。這也是當時那些迷信正規戰的國民黨軍的一個普遍的誤區。他們打了敗仗,沒法解釋就說,“不是我們無能,是共軍的戰術超越了條令範疇。”

陳賡平日裡幽默風趣,很多他人辦不成的事情,在他那裡手到擒來。比如彭德懷元帥,平日裡不苟言笑,只有陳賡能夠讓他開懷大笑。

有一次,彭德懷到陳賡的部隊視察。陳賡讓做幾個好菜給彭總改善一下伙食。他手下人怕捱罵,陳賡說包在他身上。

到吃飯的時候,陳賡對彭德懷說,中午請彭總吃飯,吃的都是本地的一般特產。彭德懷欣然答應了。先開始上的都是些普通的菜,彭德懷吃得很香。不久上了一盤魚,彭德懷不吃了,問陳賡哪裡來的魚。陳賡解釋說,這魚是當地河裡野生的,是大家為彭總專門去撈的。彭總也就繼續吃下去了。

可不久又上了一盤雞。彭總立刻虎著臉質問陳賡,這雞不是河裡野生的吧?陳賡解釋說,我們這裡的雞都是吃河裡的魚長大的,也跟河裡野生的一樣。彭總面對陳賡無可奈何,只好就坡下驢,大家高高興興吃完了飯。

雖然這些事很搞笑,但是,陳賡一生光明磊落,不圖名利。他的幽默是與生俱來的,是他的天性。這也是他善於與人交流,團結同志的一種手段。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我講一個自己鬧的笑話。

2015年,我女兒生小孩,我的親戚們都來送禮,他們都把紅包送到我這裡,再由我轉交給女兒。我姐夫不知道怎麼搞的,用一個印有“喬遷之喜”的紅封,生小孩送紅包,怎麼用“喬遷之喜”的紅封呢,我就去買了個印有“茁壯成長”的紅封,把禮金換過來,先那個紅封也沒丟,兩個紅封一起放在包裡給女兒送去。到了女兒家,閒聊了幾句我就從包裡拿了個紅包遞給女兒,告訴了她這是誰送的,然後我就回家了。晚上翻包時,發現印有“茁壯成長”的紅封還在包裡,卻把一個印有“喬遷之喜”的空紅包給女兒了。趕緊打電話告訴女兒原委。

後來給親戚們講這件事,都覺得太搞笑了,幸好是自己的女兒。如果是外人,這笑話就鬧大了。


月下獨酌zxl


話說這哥們生在當時秦朝正鼎盛的時候,年齡才23歲,風華正茂的歲數,並且他身體強壯,孔武有力,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孩子有點缺心眼,喜歡跟人家比力氣。跟他比過力氣的人都封了大官,比如:烏獲、孟說等人,23歲那年,外出到洛陽,看見洛陽的大鼎頓時來了興趣,還聽說有個姓孟的也是個大力氣之人,這他就不服氣了,所以找人過來一比高低,非得說自己也能舉起來,最後舉是舉起來了,可惜沒抗住啊,最後鼎掉下來砸斷了大腿,放到現在不過是截肢的問題而已,可是當時醫療條件差了,沒幾天就死在了洛陽,真是英年早逝啊!史稱:龍文赤鼎。大家知道是誰嗎?


愛鴿之旅


1.楊國忠出差回來之後,發現老婆懷孕了,問老婆怎麼回事,老婆說:晚上做夢夢見和你啪啪啪,然後我就懷孕了。楊國忠說:

"這是因為你太想我造成的啊"

楊國忠出使於江浙。其妻思念至深,荏苒成疾。忽晝夢與國忠交因而有孕,後生男名朏。洎至國忠使歸,其妻具述夢中之事。國忠曰:‘此蓋夫妻相念,情感所至。’

----《開元天寶遺事》

2.秦武王嬴蕩(名字好邪惡),招了個大力士孟說做大官,然後有一天為了證明自己的力氣更大,就要和孟說比舉鼎,結果鼎舉起來了,折斷了脛骨,人死了。(死的時候只有23歲,覺得如果沒作死的話,或許可以提前統一七國。)

秦武王爭強好勝,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都因此位居高官。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八月,秦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兩眼出血,脛骨折斷,到了晚上,氣絕而亡,年僅23歲。秦武王無子,群臣迎立秦武王異母弟、在燕國作人質的公子稷回國繼位,是為秦昭襄王。

3.一個叫王子猷的人,有一天晚上下大雪,喝多了,覺得想自己的朋友戴安道了,就坐了一晚上船到了戴安道家門口,然後沒進去,直接回家了,說:

"我開心就好,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王子猷居山陰》

4.左宗棠出征新疆前,躊躇滿志,一日在城中閒逛,見一人擺棋攤,旁豎“天下第一棋手”,左也是弈道好手,見此頗為不忿,和老人下了兩局,發現不過爾爾。臨走對老人說,趕快把招牌給撤掉了。

左宗棠出征新疆回來,偶然發現老人依舊懸掛招牌,販棋為生,心中大惱,又邀戰下棋,不料被老人殺的大敗。左宗棠慚愧道:怎麼近來棋藝進步這麼多?

老人道:當時左公微服出巡,我已知你身份,知你即將出徵,故意輸給你。

5.戚繼光怕老婆,其部下皆不平,紛紛表示要為領導出口氣。戚繼光被部下所激,命親兵接老婆入軍營。帳內眾將皆盔明甲亮,手執利刃,一派殺氣騰騰,想給其妻一個下馬威,不一會兒,其妻來到營帳,卻無絲毫恐懼之色,對著戚繼光喝道:“喚我何事?”戚繼光聞言,膽戰心驚,撲通一聲跪下說道:“特請夫人閱兵。”

又有一次,戚繼光架不住部下的極力慫恿,衝入家裡想用利劍嚇唬一下老婆,以振夫綱。當時其妻午睡剛醒,戚繼光拿著寶劍大聲喊喝以給自己壯威,其妻立馬怒吼道:“你拿著寶劍想要幹什麼?”戚將軍嚇得渾身哆嗦,寶劍掉地,倉忙應答道:“我想給夫人殺只雞吃,所以才高聲叫喚。”夫人一聽,開口說:“以後殺雞再不要這麼大聲嚷嚷!戚繼光連連稱是!


我沙漠獨行者


紅四方面軍到達陝北後,紅10師師長王近山、紅91師師長徐深吉和271團團長聶鳳智,三人違紀去看低俗的“迷糊戲”,結果被糾察隊抓個正著,很是丟面子,弄的三人在部隊中好一陣抬不起頭來。

由於張國燾的錯誤指揮,疲於奔命的紅四方面軍,歷盡艱難,九死一生才到達陝北,終於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官兵們的身心也終於能得以放鬆一下。


(王近山)

除了每天必要的學習、訓練,紅軍將士們業餘生活也日漸豐富起來,他們當時大多都是20多歲的小夥子,精力充沛,沒用多久就一掃往日的疲憊落魄的之氣,一個個又生龍活虎,活力十足,閒暇之餘,他們也常常三五成群的自娛自樂。

當時陝北有種地方戲叫“迷糊戲”,多在鄉村、集市演出,內容比較露骨,彭德懷怕影響部隊風氣,有損紅軍形象,就特別下令,紅軍官兵任何人不許去看這種戲,為了嚴肅紀律,還派出流動糾察隊時常巡視,發現有違紀官兵都要嚴肅處理。

命令一出,紅軍上下頓時引以為戒,不越雷池。但越不讓看卻越發讓許多小夥子對這種戲充滿了好奇,還有不少膽大的總想一探究竟,先睹為快。


(徐深吉)

有一天,在完成了當天學習、訓練計劃後,紅10師師長王近山、紅91師師長徐深吉、271團團長聶鳳智,三個20來歲的小夥湊到一起打鬧說笑,閒極無聊之時,不知道是誰出了個餿主意“去看迷糊型,見見世面”。

好奇的年紀,獵奇的心思,三個人一拍即合,鬼鬼祟祟的溜到戲場,去見“世面”。

看上戲後,這三人可真是大開眼界,大飽眼福,很接地氣的“迷糊戲”,看得三人樂不可支,也把“警惕性”拋在了腦後,全然不顧的大過戲癮。

正在看得入神之際,機靈的聶鳳智卻猛然發現了有紅軍糾察隊前來巡查,並且已經近在眼前了,急中生智的他急忙把軍帽往懷裡一塞,身子一矮,從人群中溜之大吉了。




(聶鳳智)

等王近山發現“情況”時,要跑已經來不及了,師長的智慧顯然比團長更勝一籌,只見他也是把迅速摘下帽子,不動聲色的往裡挪了幾步,站入人群之中,氣定神閒的繼續看戲。

徐深吉此時卻已入戲,目不斜視的專注於舞臺上,樂得大嘴都合不上了,等到被糾察隊抓住時才傻了眼。

在被帶出戲場後,他見只有自己一人被糾察隊抓住,實在是心有不甘,就非常不厚道的喊叫“你們別光抓我,裡面還有兩個”。


(王近山)

由於“叛徒”的出賣,漏網之魚王近山也被抓獲,垂頭喪氣的兩位師長還不甘心,見四下無人時,就和糾察隊的帶隊連長討價還價“我們是師長,下不為例行不行?”

可沒成想,弄巧成拙了,本來不說還好,這一表明身份,這位連長頓時心花怒放,無意中捉到兩條“大魚”,成就感立刻膨爆,“師長?有彭德懷司令大嗎?我們有尚方寶劍,師長怕甚?”

見人家根本吃這一套,沒把人唬住的王近山徐深吉腸子都悔青了,幹嘛說出身份呢!看樣子要丟人丟到家了。

好在溜之大吉的聶鳳智還是個“俠義”之人,沒有扔下他倆不管,可能也不敢不管,因為三人之中他官最小,精明活絡的他,最後不知用了什麼手段,竟讓糾察隊放了兩位大師長。


(徐深吉)

回來後,三人互相埋怨,打起了”官司”。

“聶鳳智,你小子最不夠意思,當逃兵誰也跑不過你。”

“別不知好歹,我出來也是為了曲線救你倆,難不成全軍覆沒就好了?”

“徐深吉,你這個叛徒,還沒上刑就把同志給出賣了”。

“王瘋子,誰叫你見死不救,還在旁邊幸災樂禍”。

三個人吵得不可開交,是非難斷。

不過糾察隊的那位連長從此 神氣十足,名聲大振,陝北的紅軍沒過多久都知道了“一個連長抓了兩個師長,一個團長”,王近山、徐深吉和聶鳳智三人被弄的挺沒面子,堂堂的師、團長,因為看這種戲被抓了現行,有點丟人。

三人同為共和國的開國中將,也都是後來我軍赫赫有名的傑出將領,建國後,王近山、徐深吉先後出任過北京軍區副司令員,聶鳳智曾任南京軍區司令員。在戰場上他們英雄無畏,智勇雙全,但生活中卻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們時常也有讓人忍俊不住的糗事。





(聶鳳智)

歷史微點與您共同學習,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歷史微點


說兩個歷史上發生的,關於周恩來總理處理外交事件的時候,搞笑卻真實存在的事情吧。

不得不說有的時候,搞笑也是一種智慧,而且是一種大智慧,有的時候很多事情能夠做成做好,搞笑的天賦是不能少的。

這在周恩來總理的身上,發揮的淋漓盡致。

下面我們開始舉例,看看周恩來總理是如何用搞笑來處理棘手事件的。

在一次西方記者招待會上,有一個記者,他對周恩來總理說,我去過你們中國,但是,我對中國的一件事情十分的不明白,就是你們中國的路明明是人走的,為何要叫馬路呢?

相信聽到這個提問,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

提出這樣的問題來,很顯然提問者是不懷好意的。

但是,面對這個問題,周恩來總理覺得不回答他會顯得自己有點不禮貌,這不像我們大國做事的風格。

可是,實話實說的話外國人可能很難理解。

於是,周恩來靈機一動,他就說了我們中國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所以,我們把走得路簡稱為馬路。

周恩來就用這樣搞笑的形勢,把這個複雜的問題給解答了。

還有一次,有一個美國的記者,他看到周恩來總理的上衣兜裡放著一個美國製造的筆,然後他就問周恩來總理,你們中國那麼大,難道連一個筆都製造不出來嗎?

周恩來總理聽說之後笑了笑,然後他說道,說到這個筆呀,還是大有來頭的,你知道抗美援朝嗎?

這個筆就是抗美援朝之後,朝鮮人民為了增進中朝之間的友誼,他們送給我的紀念品。

周恩來總理一這樣說,美國記者就羞愧的底下了頭。

你看看用搞笑的形勢處理一些複雜的問題,是不是真的很機智呀。不得不說搞笑有的時候,也是一種大智慧。

當然了關於周恩來總理處理的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我們都知道周恩來是新中國的締造人之一,他為中國的獨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他也是中國人民最為敬仰的領導人之一。尤其是周恩來總理,全心全意為我們人民服務的態度,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他是人民心目中的好總理。


漢史趣聞


紅軍時期,由於敵軍圍剿,紅軍補濟十分困難,時不時的要靠打土豪來籌集糧秣款項。

1931年夏,時任紅四軍2師33團特務連指導員的吳富善隨團攻打由土豪劣紳、團丁、土匪據守的紅石寨。英勇無比的33團很快便攻下了紅石寨,進入寨內收繳土豪劣紳的浮財。

時任紅四軍軍長,一向注重察看地形,善於戰後總結的林彪,在33團團領導的陪同下來到寨中指導戰後總結。當他們走到一家土豪的宅門前時,發現門前散落著不少用紙張包著的東西。林彪撿起一包看了看,又聞了聞,對陪同的團長說:“這些可是好東西,是高麗參,是大補的補品。”

(紅軍時期的林彪)

正帶領特務連打土豪的吳富善,聞知便撿了幾包留在了連裡。等到休整時期,吳富善便囑咐炊事班買了幾支雞,將幾包高麗參放入鍋中與雞燉了起來,準備給全連官兵打牙祭,補補身體。

雞燉好了,全連官兵吃起來是又苦又澀,可官兵們很少有吃肉的機會,又聽說人參是大補的東西,於是便顧不了許多,肉照吃,湯照喝。沒多久,全連官兵各個是滿口燎泡,鼻中出血,大家紛紛懷疑是敵人投毒。

此事驚動了上級保衛部門,專門派人下來調查,結果才知道是因為燉雞時放入了過量的人參,導致上火所致,一時間吳富善的大名在紅四軍中傳開,成為了人們的“笑談”。

抗戰時期,吳富善先後任一二九師771團政委,新四旅政委,八路軍後勤部政治委員。

(吳富善將軍在東北)

解放戰爭時期,隨老領導林總進入東北。先後任齊齊哈爾衛戍區政委,嫩江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西滿獨立第三師師長兼政委。東野第七縱隊政委,四四軍政委等職。

全國解放後,吳富善先後任廣州警備區副政委、中南軍區空軍副政委,志願軍空軍聯合衝擊機指揮所政委、中南軍區空軍政委。1955年,吳富善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

(吳富善中將)

1961年,時任廣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的吳富善,接到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的調令,任命他為國家民航局局長。當他聽到為此要脫下軍裝時,對人民軍隊充滿感情的吳富善,表情絕決的對劉亞樓說:“寧可寫檢討,也不去民航局赴任。”為此還在劉亞樓面前大哭一場,幸得一向治軍嚴厲的劉司令網開一面。

1975年,吳富善任空軍副司令員,兼空軍學院院長。

2003年12月31日,吳富善將軍因病去世,享年92歲。


方城闕


二百五的由來

(一)戰國時期,大家都知道有個蘇秦,他是個縱橫家,四處遊說六國共同對抗秦國,有一天他在齊國被刺殺了。齊王非常生氣,於是想出一個計策,他把蘇秦的頭割下來,然後鞭笞他的屍體,弄得很慘的樣子,然後對外宣稱說蘇秦是個大壞蛋,非常感謝有義之世殺了他,然後準備黃金一千兩來獎勵刺客,請刺客領賞。結果有四個人前來領賞,齊王一看氣笑了,問那四人該怎麼分,其中一人說,這好說,每人二百五十兩黃金不就行了?齊王一聽更生氣了,拍案叫到:“把這四個二百五給我拖出去斬了!”但這四個都是替死鬼,真正的刺客是秦國派來的,已經逃回秦國了。後來人們用二百五形容傻瓜,貪心錢財的人。

還有其他好幾個說法。

(二)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發奮苦讀,可是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連兒子都沒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終於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貴子,添得雙丁。秀才回想一生成敗,不由得感慨萬千,於是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從此秀才在家閉門課子,日子過得其樂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寫字,大兒子寫三百個,小兒子寫二百個。”秀才趕集回來之後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三)據某中學語文書記載,古代人用銀子按兩劃分,一般五百兩是個整數單位,用紙包好,當時包五百兩是為“一封”,而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銀子,因為跟“半瘋”諧音,所以後來人們也把瘋瘋癲癲的人做“二百五”。

(四)從前有一個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賣傳家至寶,寶物上寫“賣金二百五十八兩”,結果他賣的時候有人和他討價還價,硬是隻給250,他想250就250,於是賣得金子250兩,很多人笑話他少要了8兩金子,笨蛋一個。從那以後人們就把做事糊塗的人稱為二百五。


山西曉鵬


中國歷史上發生的真實搞笑的事情,真的有很多,遠古的我們就不說了,我們說一下中國近現代史上發生的這類事情吧。

今天我們說一個十分搞笑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民國時期,張宗昌是山東的一代大軍閥。我們都知道,山東是孔老夫子的故鄉,在這裡的人基本上都是有文化的人。

張宗昌來到山東,他當了孔子的父母官,這時候他也覺得自己特有文化,他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舞文弄墨。

可是,自已要整一點什麼,讓人看到自己才顯得自己特有文化呢。

這時候張宗昌就想到了寫詩,在他看來一個人有沒有文化,是可以通過寫詩看出來的。可以說只要我們說到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人都是有文化的人。

所以,張宗昌還是在這詩文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的。

不過,很快他就絕對自己學業有成了,並且他還專門寫了一本詩集。

當然了張宗昌這一本詩集在當時還是很有影響力的,他的詩集主要是讓別人嘲笑他的。下面我們來看看,他的詩集裡寫的都是那些東西。

我們說的搞笑,就是張宗昌寫的詩是最搞笑的。

第一首:笑劉邦

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

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

第二首:俺也寫個大風的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吞扶桑。、

第三首:遊泰山

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第四首:天上閃電

忽見天上一火鏈,好像玉皇要抽菸。

如果玉皇不抽菸,為何又是一火鏈。

當然了張宗昌寫的這樣的詩句,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一個比一個好笑。


史學達人


卻說淮海戰役最後關頭,國民黨軍杜聿明、邱清泉、李彌三人的被俘過程讓人覺得十分搞笑。

1949年初,華東野戰軍在戰場上的優勢已然十分明顯,杜聿明集團、邱清泉、李彌兵團被分割包圍在一個叫陳官莊的地位。



三人拉扯到一起,決定商討一下突圍攻略。

雖說是突圍,但此時雙方兵力交錯,指揮體系已然十分混亂,尤其國民黨軍面臨崩潰局面,場面混亂到李彌的第八軍軍長周開成竟然誤打誤撞直接走到了我軍陣地上,莫名其妙就當了俘虜。



在這種情況下,杜、邱、李三人“默然相對”,眾人期盼杜聿明能做出跑路決斷,結果杜遲遲不應,窮途末路之下國民黨軍還是一貫地推諉扯皮,而華東解放軍卻已經打到了軍部附近。

杜聿明終於下令分頭突圍。但他以不能被解放軍一齊包圓為由拒絕了邱和李二人同行的請求,於是三人踏上了喜劇般的逃亡之路。

最慘的是邱清泉,他先是趕緊打電話找還能聯繫的部隊,隨後像一名長跑健將般狂奔,只見他“時而跑到東,時而跑到西,不停地高聲大叫共產黨來了”,然而跑了大半夜後,邱才猛然發現,他這樣賣力地跑路,竟然是在原地打轉!



跑了一晚上的邱清泉發現了他人生中最大的缺點——路痴,伴隨著我軍不斷逼近的炮火,邱的屍體最終被發現在他繞圈跑附近四百米的曠野上。

接著是“軍需處長”杜聿明。我軍在國民黨軍軍部附近發現了一個降落傘的傘包,上邊貼心地寫著“杜聿明親收”,裡邊盡是餅乾、牛肉乾等物品,由此判定杜聿明就在附近沒跑遠。



沒過一會,周圍的老鄉有了發現,表示有一夥蔣軍鬼鬼祟祟在田裡躲著,還交給自己一枚金戒指請求保守秘密。

經過搜索,我軍很快俘虜了這夥國民黨軍,只見這十幾人帶有湯姆槍、卡賓槍和快慢槍,身著美式軍裝,明顯與普通國民黨軍不一樣。

一個自稱是“軍需處長”的人更是奇怪,只見他拒絕了我軍遞出的“飛馬”牌香菸,默默地從兜裡拿出一盒美國香菸抽了起來。

仔細觀察,這人手戴一隻高等游泳表,十分講究,兜裡都是美國香菸、牛肉乾、派克筆,很是闊氣,與我們教科書裡《豐碑》軍需處長反差鮮明。

在我軍的盤問下,這個“軍需處長”很快露出了馬腳,他叫不出國民黨軍十三兵團六大處長的名字。在被關小黑屋後,甚至拿石頭猛敲自己腦袋打算以死報效黨國。



此人正是重要戰犯杜聿明。

值得一提的是,杜聿明有個女婿叫楊振寧,杜於1959年特赦後負責政協文史研究,1981年病逝。

最為幸運的是李彌,他將荒野求生技能發揮到了極致,僅憑指北針,愣是找到了第九軍三師部,而此前他聯繫不上任何部隊。

他先是組織殘餘國民黨部隊做最後頑抗,是我軍付出了一定犧牲,然後與部下相擁而泣,隨後化裝隱藏跟隨部隊投降。



由於俘虜太多,我軍無法抽出多餘部隊押解,李彌趁亂逃出,一路跑到了南京,還受到了蔣介石的接見。

李彌重組十三兵團,在此後的戰爭中屢敗屢戰,最終退入緬甸境內仍與我軍糾纏,可見此人冥頑不寧。

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杜、邱、李三人各顯神通,向歷史展示了逃跑本領和技能,活脫脫一部黑色幽默喜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