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百億、董事長豪賭輸掉十幾億、一代手機巨頭“金立”消亡史

說起金立,大家可以聽說過“金品質、立天下”這句廣告詞,十多年前,這句氣勢磅礴的廣告詞,曾經在電視多個頻道鋪天蓋地,邀請劉德華、馮小剛等知名人士代言,氣勢不輸於後來的8848。曾經輝煌的金立手機直逼三星、諾基亞,在國內手機出貨量排名第三,僅次於華為和小米,國產品牌手機的老大哥。

負債百億、董事長豪賭輸掉十幾億、一代手機巨頭“金立”消亡史

金立曾經的代言人

金立從02年到18年,16年的光景,最終難稱王,走向消亡。在後來者不斷地激烈競爭,金立出現最大的危機,資金鍊出現重大問題,公司負債高達百億,失去最後一張保護牌,從此身陷泥淖。

在18年1月,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所持股份和財產被法院凍結。3月份,金立宣佈裁員萬人。6月份,金立出售金立印度公司74%的股份。9月份,50家中小供應商聚集金立總部維權,金立啟動破產重整,此時的董事長劉立榮依然還在滯港未歸。為什麼金立從曾經國產手機品牌第一淪落到如今地步?

創始人無意起高樓

金立創始人劉立榮,從大學畢業到金正集團副總裁,僅用3年時間,如同開了掛,直到後來的“零部件商走私案”,才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負債百億、董事長豪賭輸掉十幾億、一代手機巨頭“金立”消亡史

劉立榮

在這場變故中,劉立榮看到昔日同僚萬平入獄,金正董事長楊明貴移民出走,段永平退居轉做投資人,金正控制發生了改變,劉立榮的心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02年,劉立榮創辦“金立”手機,自立門戶。

劉立榮本無意進入手機領域,但在多個下游渠道商的“鼓動”,劉立榮下定決心。當時國產手機開始崛起,中國移動突破2億用戶,劉立榮的機遇剛剛好,金立手機有著穩固的代理商體系,以及超長續航的賣點,快速崛起。

2004年,金立投資1億元,成立設計研究院,金立手機邁向新臺階。

2005年,金立迎來新轉機,工信部給金立頒發了手機制造牌照,從此擺脫貼牌銷售,重金聘請劉德華、馮小剛,從此“金品質、立天下”的廣告語開始鋪天蓋地,月銷量突破25萬部,成為國產手機的黑馬。

負債百億、董事長豪賭輸掉十幾億、一代手機巨頭“金立”消亡史

劉德華代言金立手機

2007年,金立開始轉向印度市場。2010年,成立印度分公司。2014年,金立在印度的出貨量是所有中國手機在印度市場的銷量總和。

2008年,在同質化競爭中,金立淘汰波導、夏新、科健等競爭對手,金立穩居線下市場第一,開始精細化發展。

2010年,金立手機銷量突破1000萬臺,成為最大的國產功能手機品牌,風光無限,但這也是金立衰敗點。

高樓走向塌陷

2010是金立的風光轉折點,在前一年蘋果發佈了iPhone 3GS,喬布斯時代即將來臨。國產智能手機拉開序幕,魅族、OPPO、小米、vivo相繼崛起,手機市場格局發生鉅變,錯過智能手機風口的金立,再也趕不上了,從國產第一到三線品牌,海外市場也被競爭對手擠壓,劉立榮在澳門賭博輸掉十幾億的消息被官方實錘,撕開了金立債務危機。

金立負債高達百億,被供應商、銀行討債兌現,最終破產結局。在公司破產之後,“商業棋王”劉立榮失蹤,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金立敗在哪裡?

回憶了“金立”發展史後,曾經的國產第一,金立敗在哪裡?

1.品牌定位混亂

從 “去金立化”到“小清新”,再到商務,金立品牌定位追逐市場潮流,沒有明確的品牌定位,打亂自己陣腳。

負債百億、董事長豪賭輸掉十幾億、一代手機巨頭“金立”消亡史

金立全面屏手機

在2017年,全面屏是智能手機主流,金立為了趕上潮流,同時發佈了8款產品,品牌定位不一,被質疑為“機海戰術”。在金立這16年時間裡,始終沒有明確的品牌定位,效仿華為的高端手機、OV主打商務、時尚的中端手機,跟著競爭對手走,始終會打亂自己陣腳,一無所有。

2.過度營銷

金立開始是靠電視廣告打天下,而OV是靠明星代帶來成功的營銷,金立開始了砸重金營銷霸屏,金立每年平均贊助6部高人氣的電視節目。品牌代言人頻繁更換,重金聘請薛之謙、余文樂、劉濤等高流量明星助陣,但非常尷尬的是沒有帶動金立手機的銷量,僅完成劉立榮預計一半的銷量,為資金鍊埋下了隱患。

負債百億、董事長豪賭輸掉十幾億、一代手機巨頭“金立”消亡史

薛之謙代言金立手機

重金投入,利用明星的流量為導流,沒有銷量支撐,這種模式註定是失敗的。因為金立沒有一個清晰的品牌定位,無法得到高的轉化率。做過淘寶運營的朋友會非常清楚,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去開直通車,只能白白浪費。

3.其他業務的拖垮

金立作為手機品牌,自然需要擴張自己業務,擴大自己實力。劉立榮選擇進軍金融和房地產領域,這種高投入、高回報為金立提供支援。

負債百億、董事長豪賭輸掉十幾億、一代手機巨頭“金立”消亡史

劉立榮

自2014年到2017年,劉立榮在金融和房地產領域,共投入高達70多億元,如此高的投入,也讓金立資金鍊極緊,隨著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不斷地擠壓,金立財務壓力非常大壓力,供應鏈和渠道體系岌岌可危,變賣資產還債,最終得不償失。

4.創新乏力

當年市場霸主諾基亞為什麼落沒了?因為對市場缺乏適應性,金立也同理。自從進入了2010關鍵年,智能手機新風口出現,金立比對手慢一步,產品研發再也趕不上對手。

2017年,金立發佈了金立S10,首發四攝拍照,雖有創新但乏力四攝拍照效果不如友商的雙攝,華為、OV、美圖等友商已經對拍照進行深度優化,深受大眾喜歡,金立唯一的優勢也沒了。

負債百億、董事長豪賭輸掉十幾億、一代手機巨頭“金立”消亡史

金立S10四攝拍照

同年底,金立的“全面屏戰略”,再次比對手慢一步,友商發佈的新品幾乎都是以“劉海”或“美人尖”為主的全面屏,劉立榮戰略再次受挫。

金立把重心過度投入在營銷和投資上,導致產品研發比對手慢一步。金立在17年發佈的新品,幾乎沒有市場競爭力,從一線品牌淪落到三線品牌。

最後

劉立榮具有穩重見長的棋風,被稱為圍棋高手,但金立的發展也映射其“佛系”心態,不比別人爭光鮮,只比誰更會長久,這種心態放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最終會被對手擠壓。

金立手機具有16年發展史,但淪落到如今地步,大家認為未來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如何?可以在下午分享自己想法。

大家覺得文章好,可以轉發、收藏、點贊,也可以關注我,瞭解更多一流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