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锐意进取的宋太宗,是如何一步步跌入“守内虚外”的深渊?


曾一度锐意进取的宋太宗,是如何一步步跌入“守内虚外”的深渊?

宋太宗

赵光义,早在五代后周时期,就跟着哥哥赵匡胤南征北战,开始戎马生涯。他与赵普一起策划了陈桥兵变,北宋建立时任殿前都虞侯,成为禁军高级将领,后又担任开封府尹,被封晋王爵位,位在宰相之上。

宋太祖外出时,赵光义都是作为东京留守,坐镇京城,代理朝政。因此,在宋太祖驾崩之前,赵光义就已经掌握了朝廷大权,也很顺利地成为了宋朝第二任皇帝,是为宋太宗。

在宋朝的皇帝中,宋太宗也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王,他即位之初,立即把宋太祖未完成的统一战争等未竟事业继续推行下去。宋太宗先是迫使吴越王钱俶纳土归附,获得东南13州、1军、86县;接着,割据福建漳、泉一带的陈洪进,也迫于压力,放弃对漳、泉二州14县的割据,向宋朝纳土。

自此,宋朝正式统一了南方疆土,只剩北境的北汉政权未归附。

为了攻下北汉,宋太宗事先做了周密的计划,从外交和军事两个方面入手,先是六次派使臣出使辽国,对辽作出友好和平的姿态,通过这种亲善举动,使辽放松与宋朝作军事对抗的准备。与此同时,宋太宗加紧军事训练,查看武器装备,加紧修造兵器及攻城器械,检阅禁军的演习等。

灭北汉,攻幽州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先是任命潘美为主帅,兵分四路,围攻北汉都城太原,再派兵占领太原以北的石岭关,阻止辽军援兵,最后,宋太宗御驾亲征,一路打到了太原城。

当时,辽国并没有坐视不管,一方面,派使臣向宋朝抗议,质问宋朝为何攻打北汉;另一方面,派兵驰援北汉。而宋太宗也表现得很强硬,说:“河东逆命,所当问罪,若北朝不援,和约如旧,不然则战”,你辽国不救援北汉,宋、辽继续保持和平,不然,咱们就打一仗。

结果是,辽国派来的援兵,被埋伏在石岭关的宋军击溃,几乎全军覆没。而北汉也在宋太宗的军事打击下,迫于压力,献城投降,自此,北汉10州、41县并入大宋。

自此,宋太宗不仅继承了宋太祖的统一事业,灭掉了五代最后三个割据政权,奠定了北宋的疆域,完成了天下的局部统一。特别是灭掉了顽敌北汉,让宋太宗豪情万丈,把目光盯上了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是后晋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宋太祖一直想收复它,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封桩库,把每年财政的结余都存入封桩库,等钱存够了,就向辽国赎回燕云地区。如果辽国不答应,就用封桩库里的钱,招募勇士,用战争手段夺取燕云,可惜的是,宋太祖死得早,还没来得及实施这个计划。而宋太宗先后两次北伐,欲收复燕云十六州,但都遭到了惨败。

当时,宋太宗携灭北汉之余威,压根就没想着用钱赎回燕云,直接对辽发动了战争,调派大军围攻幽州。但可惜的是,宋太宗兵败高粱河,腿上还中了一箭,最后是靠乘驴车才脱险。这次由宋太宗亲自指挥的幽州之役,以宋军的惨败而告终。

曾一度锐意进取的宋太宗,是如何一步步跌入“守内虚外”的深渊?

幽州之役惨败的原因

当时,宋军对北汉连续作战好几个月,已经疲惫不堪,早成了强弩之末,将领大多都反对进攻幽州,对广大的将士们来说,打下了北汉,封赏还没有拿到,又急匆匆要去打更强大的辽国,自然是不愿意的。

但是,宋太宗不顾宋军的厌战情绪,下令猛攻幽州城。幽州是一座军事重镇,也是辽的南京,城池坚固,防守很顽强,宋军日夜不停地用最新式的攻城炮具,连攻11天,都未能把幽州攻陷。

而此时,宋太宗接到情报,辽国宰相耶律沙率援军前来救幽州,前锋已经到了高粱河。于是,宋太宗命令宋军放弃进攻幽州,直奔高粱河,先把辽国援军给干掉再说。宋军杀到高粱河,见数万辽兵越河而来,宋太宗不等辽兵排兵布阵,立即指挥宋军杀向辽兵。

于是,宋、辽两国军队激战三四个时辰,辽兵伤亡惨重,就有些顶不住宋军的进攻,便开始撤退。宋太宗一看辽兵败退,立即追杀过去,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无数的辽兵从宋军的两翼杀了过来,从左翼杀出的是辽将耶律斜轸,右翼杀过来的是辽将耶律休哥。宋军经过刚才一番激战,早已是精疲力尽,怎能抵挡得住两支劲旅的冲击,一下就乱了队形,宋军就这样败了。

宋太宗从幽州城下兵败后,很长时间就消停了,攻取燕云的事情就暂时搁置起来了。此后,宋、辽两国都是在边境上对峙,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雍熙北伐惨败的原因

但是,三年之后,也就是太平兴国七年,辽国政局发生了变化,辽景宗病死,幼主即位,大权都落在了母后萧太后手里。于是,宋朝一个边境将领就向宋太宗报告说:“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请趁此机会攻取幽、蓟”。宋太宗接到这个报告之后,觉得这是一个攻取幽州的好时机,就开始为收复燕云做战争准备。

雍熙三年(986年)三月,宋太宗命曹彬、潘美、田重进为三个方面军的主帅,兵分三路,约定在幽州会师。

其中,曹彬率领的东路军为主力,号称十万,从雄州出发,主攻幽州。中路军由田重进率领,由定州向飞狐关挺进。西路军由潘美、杨业率领,出雁门关。

宋太宗的进攻策略是,先让东路军步步为营,缓缓进攻辽国,以牵制辽军主力;西路军则采取大迂回战略,攻入燕云之地后再会合中路军东进,对幽州形成夹击之势,一举夺取幽州。

不得不说,宋太宗的这个策略,也挺高明的,在战争前期,宋军都进展非常顺利,中路军和西路军都是捷报不断。而曹彬率领的东路军,也不甘示弱,为了争功,不知不觉加快了行军速度,把宋太宗让东路军缓缓进攻辽国的策略抛到了九霄云外,一路高奏凯歌,深入敌境,攻占了涿州。

当宋太宗还沉浸在捷报的喜悦中时,听说曹彬攻占了涿州,被辽兵切断了粮道,急忙命曹彬退出了涿州,不准再冒进。但是,曹彬的部下不乐意了,见中路军、西路军连续打了胜仗,东路军却只能憋屈在后方,就联合向曹彬施压,而曹彬也经不住大家的劝说,就再次率军进攻涿州。

等曹彬的东路军再次杀到涿州,已经是人困马乏,而粮草也吃得差不多。当辽国大军杀来,饿着肚子的宋军,自然不是辽军的对手,曹彬三战三败,几乎全军覆没。

因为曹彬率领的东路军主力惨败,其它两路宋军也被迫撤退,否则就会被辽军切断后路。宋太宗这次三路大军伐辽国,再次遭到了惨败。

军事上的失利,除了曹彬犯了冒进的错误,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宋太宗对武将的防范,“将从中御”,皇帝坐在宫殿里,指挥千里之外的战争,无疑会剥夺将领的灵活指挥权。

宋太宗两次北伐辽国,都遭到了惨败,从此就采取了“守内虚外”的国策。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准确。因为,促使宋太宗采取“守内虚外”的国策,还有另外的两个重要原因。

曾一度锐意进取的宋太宗,是如何一步步跌入“守内虚外”的深渊?

原因之一:党项人的崛起

在唐末五代的割据势力中,还有党项人拓跋氏割据的夏州,辖有夏、绥、银、宥四州之地。党项人最初居住在青海高原东南部,唐朝时迁徙到了今甘肃、陕西一带,被唐朝统治。

唐末,党项人的首领拓跋思恭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被唐僖宗任命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姓李氏,封夏国公,镇守夏州之地。从此,党项人成了西北一支地方割据势力,在五代时期,党项人都同中原王朝保持着臣属关系,但又保持着割据地位。

北宋建立后,党项人继续向中原王朝称臣,同北宋保持着密切的臣属关系,名义上,夏州地区仍然是宋朝的一部分。

太平兴国五年,定难军节度使李继筠死,其弟李继捧继位,但是,部分党项人不服他,李氏家族闹起了内讧。李继捧出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向宋太宗表示要归附宋朝,献出自己的地盘。

但是,在归附宋朝的问题上,党项人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反对归附宋朝,率领一些亲信逃到了夏州东北300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将当地的党项人聚拢在一起,反抗宋朝的统治。

李继迁利用宋、辽之间的矛盾,向辽国称臣,从辽国获得了支持,在与宋朝的对决中,李继迁采取了足够的灵活策略。如果宋朝大军压境,李继迁就遣使向宋朝谢罪,等缓过神来了,就再次进攻宋朝。当时,宋太宗派人押运40万石军粮到灵州,半道上被李继迁劫了。宋太宗大怒,兵分五路进攻李继迁,但由于五路大军协调出了问题,还是无功而返,对李继迁是彻底没撤了。

原因分析

当李继捧上表归降,宋太宗还是采用当初削平吴越、闽两个割据政权的老办法,派官员直接管辖夏、绥、银、宥四州,再把李氏宗族迁移到京城。

但是,宋太宗没有考虑到夏州是多民族杂居之地,情况非常复杂。官员到那里之后,不但没有采取优抚当地少数民族的政策,反而把宋朝繁重的赋税、徭役制度带了过来,甚至还把之前十多年来少数民族掠夺的奴隶、牛、羊还给了原主。本来,这样做并没有错,但未免操之过急,在统治还未稳定的情况下,就得罪了当地占优势的少数民族,无疑是不利于宋朝的统治。

对少数民族来说,既然归降宋朝不能获得好处,还让自身利益受到损失,那干脆就不归降了,纷纷起来反抗宋朝。

而这一切,都被李继迁看在眼里,他知道宋朝在当地的统治难以巩固,就举起了抗宋的大旗。而宋朝为了对付李继迁,对夏州进行了经济封锁,不准夏州人用当地产的青盐来换汉族的粮食,使得许多“戎人”因缺粮食进而对宋朝采取了敌视态度,纷纷加入李继迁的队伍。

而之前亲宋的李继捧,看到夏州当地的百姓生活困难,其归降之心也出现了动摇,暗中同李继迁勾结,这使得李继迁更加嚣张,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与宋太宗的对决中,渐渐占据了主动权。

曾一度锐意进取的宋太宗,是如何一步步跌入“守内虚外”的深渊?

原因之二:内部不稳

此时,宋太宗无疑是被边患搞得焦头烂额,本来一个辽国,宋朝就难以招架;现在又多了个党项人,辽国与党项相互驰援,这对宋朝来说,是处于战略上的被动。

鉴于此,宋太宗曾经对大臣们发表了一个观点:

“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是边事,都可以预先防备。只是奸邪难以察觉,若为内患,深为可怕。”

这说明,宋太宗不再把外敌当作首敌,而是把内部敌人当作首敌,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他的话中提到的“奸邪”,显然是指内部问题,但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指统治集团内部有可能阴谋夺权的人。

因为,宋太宗也是在“烛影斧声”的一片质疑声中上位的,当初也参与策划了陈桥兵变,自然对内部政变问题异常敏感。而且,当初第一次攻打幽州之时,宋太宗一度与大军走散了,宋军又找不到宋太宗,以为皇帝凶多吉少,就有人提议拥立赵德昭为皇帝,事后知情的宋太宗,非常愤怒,一句话逼死了赵德昭。

二是指农民暴动。

当宋朝北伐辽国失败,西北李继迁又加快了武装抗宋的脚步,就在宋太宗疲于应付之时,川蜀又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由王小波、李顺领导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四川,声势浩大。从淳化四年十二月到淳化五年(994年)正月,起义军以风卷残云之势攻克了蜀州、永康军、邛州、双流、新津等城邑,所到之处惩治贪官污吏,对百姓秋毫无犯。因此,起义军所到之处,都获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最终攻下了成都,建立了“大蜀国”。

虽然四川大规模的起义被宋朝镇压了,但其提出的“均贫富”口号,却获得了百姓的支持。因此,川蜀小规模的起义则频繁爆发,到了宋仁宗时期,这波浪潮下的农民起义才彻底被镇压了下去。

川蜀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距宋朝建立仅仅过去了33年,距宋朝消灭北汉,实现局部的国家统一才14年,就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对于历史上统一的王朝来说,是非常罕见的,宋朝自开国之初,就有尖锐的矛盾未解决,这无疑会动摇宋朝的统治。

曾一度锐意进取的宋太宗,是如何一步步跌入“守内虚外”的深渊?

总结:

当宋太宗收复幽州的梦想破灭了,党项人又崛起,与辽国联合对付宋朝,这使得宋朝在“国际上”的处境非常被动;同时,宋朝内部又出现了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经过日积月累,越来越严重,爆发起来就会动摇宋朝的统治。当宋太宗听到成都被起义军攻破的消息,曾大吃一惊地说:“岂料贼势猖獗如此”!这说明,内部问题的严重性,已经远远出乎宋太宗的意料。

对宋太宗而言,对外又不能开疆拓土,只能把重心放在国内,重点防范农民起义,地方上一出现农民暴动,就把农民招募到军队中,强壮一些的,编入禁军,体质弱的,编入地方厢军,用这种釜底抽薪式的方法,防范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

这种在边境采取消极防御,而重点防范内部的政策,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守内虚外”,而宋太宗及其后面的继任者,都在这种政策下越陷越深,最终,两宋皆亡于外族。

宋朝相关:

宋朝国防思想的内涵规律,打仗遵守了就十战九胜,否则就十战九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