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貴州丨榖雨之後紅滿市的櫻桃,最得中國式審美之妙

逛吃貴州丨榖雨之後紅滿市的櫻桃,最得中國式審美之妙

沒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難稱完滿,有機會的話,最好不要錯過。在“逛吃貴州”的青綠山水、尋常巷陌,有一個看得見、遇得到、聞得著、吃得上的貴州等你來。

看到眼饞處,便是出發時。

櫻這個字惹人聯想,總跟春光短暫、流年易逝脫不了干係。

大概因為,跟櫻有關係的,一個櫻花,一個櫻桃,都是在春天生髮,且花期果期不長,稍不留神便錯過。旅日作家李長聲在文章說日本的櫻花,“像潑婦,嘩地開了,又嘩地落了”。細味之下,好像還不僅僅是講世間風物,有些隱喻在背後。

逛吃貴州丨榖雨之後紅滿市的櫻桃,最得中國式審美之妙

敝處大成路一側,種有櫻花樹,每到花季,一兩天內,忽然開花滿枝頭,繁盛絢爛。然而,不過一週左右,春風吹落花瓣,碾落成泥或者乾脆就是讓車輪子蹍掉,不免叫人感嘆。

櫻桃亦然,從上市到下市,短短兩三週而已。宋人范成大的詩說“榖雨熟櫻桃”,鄭板橋的詞也有“四月櫻桃紅滿市”之句。明明白白,其果期在榖雨後,暮春時節。

逛吃貴州丨榖雨之後紅滿市的櫻桃,最得中國式審美之妙

葉靈鳳先生晚年定居香港,懷念江蘇老家,寫下《能不憶江南》一書,其中有兩篇文章涉及櫻桃,他說,“我在感情上對櫻桃一向有一點特別好感,是另有一種原因的。我並不愛吃櫻桃,它的行色可愛也還不致使我要形諸筆墨。我見了櫻桃,提到了櫻桃就特別感到親切,是因為我們家鄉玄武湖一向以出產櫻桃著名。玄武湖上有許多小洲,洲上的居民以種植櫻桃為業。櫻桃樹是不高的,枝葉低垂,有點像荔枝樹那樣。春深了,洲上的櫻桃成熟,在細碎密茂的綠葉之中,一簇一簇的紅櫻桃真像是珊瑚珠。這種情景,從小到大,從大到老,都使我難以忘記。這裡面有詩情,有畫意,更有鄉情”。

逛吃貴州丨榖雨之後紅滿市的櫻桃,最得中國式審美之妙

貴州出產的櫻桃,也頗有些名氣,譬如烏當下壩、安順鎮寧、思南塘頭……皆為有名的產區,不能一一羅列,但也足見種植的普遍。

中國文人喜歡櫻桃,至少部分的,是因為其纖弱美麗,古人形容說,以白色的瓷盤盛之,就像那鐵如意敲碎了珊瑚枝,竊以為倒是個煞風景的比喻。中國人沒見過珊瑚枝的大把,說起櫻桃,反而熟悉,且櫻桃風姿綽約,似不染塵,譬諸富貴之物,簡直惡俗。

逛吃貴州丨榖雨之後紅滿市的櫻桃,最得中國式審美之妙

櫻桃惹人憐愛,與其不耐保存,好像也有一點關係。葉靈鳳在香港吃到櫻桃,“非常新鮮。櫻桃熟透了,滋味就特別甜,可是熟透了就不能外運久藏,這是難以兩全的。因此這次運來的櫻桃,達到了新鮮的標準,甜味卻差了一些”。

逛吃貴州丨榖雨之後紅滿市的櫻桃,最得中國式審美之妙

這倒不假,貴州本地人吃櫻桃,非常強調是本土出產,且得是當日所採摘,否則便跌身價。上週朋友送來一小筐子鎮寧櫻桃,特地交代,一早去果農的園子裡摘得,不敢耽擱,當天就要送到幾位好友家中,“不要過夜,趁新鮮,趕緊吃”。

記得好些年前,幾個朋友約在黔靈山頂上的西苑喝茶,我有事晚到,正巧櫻桃上市,遂在公園門口買了兩斤,裝在塑料袋裡拎著。一邊爬山,一邊拿張報紙看,忽覺手腕一鬆,定睛看時,發現居然被一隻大猴子搶走,沒法再奪回來,只好認栽。倒是佩服猴子亦是靈長目,知道櫻桃是好東西,能夠趁人不備,半道打劫。

逛吃貴州丨榖雨之後紅滿市的櫻桃,最得中國式審美之妙

櫻桃是我們自己的土產,清人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有條目,說“櫻桃,《別錄》上品。《爾雅》為之楔,即含桃也。有紅白數種,潁州以為脯”。足徵古已有之。

不單中國,近鄰日本,也產櫻桃,藤澤周平《小說周邊》裡寫到,“鄉間的我家庭院有很多果樹,記憶中有慄、梨、櫻桃、茱萸、樹莓、杏、梅等。櫻桃有小粒的,還有一種大粒的江戶櫻桃,我覺得跟現在店裡賣的那種被稱作plum(洋櫻桃)的屬於同一品種”。

逛吃貴州丨榖雨之後紅滿市的櫻桃,最得中國式審美之妙

所謂洋櫻桃,大概就是這些年大行其道的車釐子,引進甚廣,更大粒而飽滿,甜度也更高,身價不菲。得承認亦是美味,然美豔濃烈,要論餘韻,比不來中國櫻桃清雅宜人,更符合中國式的審美。

偶得暇餘,三兩知己,泡一杯雨前春茶,搭配櫻桃共食,閒談半日,真可洗卻世間塵埃。

撰文:周之江

編輯:蘇丹

責編:飛宇

編審:蘇姝

逛吃貴州丨榖雨之後紅滿市的櫻桃,最得中國式審美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